唐朝为何以胖为美?可不仅仅是个人喜好,还跟李氏王朝的血统有关

原文标题:《唐朝为何以胖为美?可不仅仅是个人喜好,还跟李氏王朝的血统有关》

关于审美,虽然说千人千面,但是总的归纳起来还是相似的,比如说现在女生都追求的是“A4腰”或者“锥子脸”,关键就是要瘦,一瘦遮百丑,一胖毁所有!但是回顾历史我们发现,自古以来并不是都“以瘦为美”,最特殊的就是唐朝。在留下来的绘画作品或者文学作品中多见唐朝女性丰腴饱满的姿态,全然不符合我们现代人的审美观!在唐朝全盛时期,“以胖为美”成了整个社会的审美基调!那么为何生活在大唐盛世的女性要追求胖呢?总结一下主要有这三个原因。

唐朝为何以胖为美?可不仅仅是个人喜好,还跟李氏王朝的血统有关

原因一:物质生活丰富。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和开放的朝代之一,人们生活物资极大丰富,就连一般的百姓之家都很少会出现缺衣少食的情况。于是饮食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再加上烹饪技艺的成熟,创造出各种美食供人享用。上至皇宫贵族,下到黎民百姓,人们对吃也越来越讲究。

唐朝为何以胖为美?可不仅仅是个人喜好,还跟李氏王朝的血统有关

比如说唐朝时期有一道很有名的菜,叫“红羊枝杖”,做法是将上好的红羊腿,经过腌制后固定到特殊的法杖上,用小火慢烤,烤熟之后由专人举着法杖送到餐桌,众人切而食之。所以可见唐朝时期人们的“口福”不浅。再加个社会安稳,基本没有战争和动乱,所以人们安逸的享受生活,家庭富裕的千金小姐也不需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作,于是就日渐丰腴起来。

唐朝为何以胖为美?可不仅仅是个人喜好,还跟李氏王朝的血统有关

原因二:外来文化的影响。

唐朝皇族是隋朝皇族的血亲,而隋朝皇族的女性血统却是鲜卑族,所以按照血统来说,唐朝其实是汉族人和鲜卑族人一起创造的王朝。而鲜卑族和蒙古族同为草原的游牧民族,他们的审美标准就是“以胖为美”,而且当时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女性也几乎都是体态丰满的样子,所以鲜卑族当然也不例外,他们同样追求剽悍和健硕的体态,天然的对“肉多”的人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

唐朝为何以胖为美?可不仅仅是个人喜好,还跟李氏王朝的血统有关

唐朝初期的几代皇帝和皇室子孙也都带有鲜卑族的血统,比如唐高祖李渊的母亲和皇后也都是鲜卑族的,甚至还有鲜卑族的儿媳妇。在唐朝初期的君王都十分宠爱体态丰腴的妃子,所以李唐王朝“以胖为美”也是在情理之中,这样也深刻的体现了唐朝自建立就带有明显的鲜卑族特性和血统。于是在唐朝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这种特性也一直在流传了下去,民间百姓和鲜卑族女性的通婚也变得习以为常,逐渐的这种“以胖为美”的审美原则日益兴盛。

唐朝为何以胖为美?可不仅仅是个人喜好,还跟李氏王朝的血统有关

原因三:肥胖基因的遗传。

达尔文的进化论,也许很多读者都知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关于为何唐朝人体态丰腴,也可以从进化论中找到答案。从东汉末年一直到唐朝初年,这期间的400多年,战争仍热是主旋律,难得的和平也维持不了多久。再加上天灾人祸的泛滥,中国的人口从最高的时候6000多万锐减到1200多万,这些人大多死于战乱和饥荒,而能活下来的人都具有“强大的基因”。

唐朝为何以胖为美?可不仅仅是个人喜好,还跟李氏王朝的血统有关

尤其是在饥荒年代,瘦小的人都饿死了,能活下来的都是身体内脂肪多的人,因为他们可以挨到饥荒结束。于是强大的肥胖基因就一代一代的传了下来,这样就导致后人也容易变胖,到了唐朝时期,经历了数百年的演变,这种“肥胖”的基因性状就体现的越来越明显。

唐朝为何以胖为美?可不仅仅是个人喜好,还跟李氏王朝的血统有关

其实上面的三个原因都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共同的影响了整个唐朝的社会文化。从整个朝代的角度来看,唐朝胖的不仅仅是人!唐朝有当时最大的宫殿,最宽阔的道路,最大的都城,和最鼎盛的社会文化!可见“胖”体现了唐朝整体的活力和散发出来的一种自信,向世界表明大唐盛世的繁荣和富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