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數三國十大猛將悽美的離世遺言(一)

三國爭霸在我國恢宏的歷史中雖然只有不到一百年的時光,但是名將輩出,各顯神通。他們用獨特的英勇事蹟抒寫著自己傳奇的一生,給後人留下了無限的遐想。在他們生命最後時刻,留下了或悲壯或無奈或留戀的警世遺言,使後人聞者傷心,聽者動容。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三國中十位名將的離世遺言。

歷數三國十大猛將悽美的離世遺言(一)

最氣憤的離世遺言:呂布“大耳兒劉備最無信!”

歷史上呂布以勇武聞名,號稱“飛將”,時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之說。 《三國演義》中,呂布被塑造成三國第一猛將,在白門樓迎來了他人生最後的時刻。死前呂布曾要求鬆綁,曹操笑說:“捆綁老虎不得不緊。”呂布又說:“曹公得到我,由我率領騎兵,曹公率領步兵,可以統一天下了。”曹操頗為心動。但劉備在一旁說道:“明公您看見呂布是如何侍奉丁建陽和董太師的嗎!”呂布死前大喊:“大耳兒劉備最無信!”最終被縊殺,然後梟首。

歷數三國十大猛將悽美的離世遺言(一)

當時的呂布完全沒有了三國第一猛將的氣節,貪生討命,空罵大耳兒,這樣的勇將如此沒有氣節真是令人唏噓,親手毀了自己第一勇將的形象,留下了最氣憤的棄世遺言。

歷數三國十大猛將悽美的離世遺言(一)

最無奈的離世遺言:趙雲“雲老矣,再不能隨丞相剋復中原。”

趙雲一生忠義,百戰百勝。兩千年來一直是有口皆碑、最得人民大眾喜愛的三國英雄,甚至相當程度上可以去掉之一。歷史上的趙雲,當然不是演義和遊戲裡那個天下首屈一指的無雙名將,或是單槍匹馬七進七出曹營勇武能以一當千的長坂坡戰神,但確實是見識高遠、忠勇兼備、品行無可挑剔的完美英雄。

然而英雄亦有垂暮之時,趙子龍在229年走完了他七十三歲的一生。史書上雖然沒有記載他離世時的遺言,但從他二子對諸葛亮所說的話中,我們亦可知道這位垂暮英雄在離世之際是多麼的無奈,一句“雲老矣,再不能隨丞相臨陣討敵,克復中原。”道盡了英雄垂暮,無力迴天的蒼涼。

歷數三國十大猛將悽美的離世遺言(一)

最無聲的遺言:典韋“死據轅門”

典韋有“古之惡來”之稱,俠義遠播。典韋是陳留己吾人,他形貌魁梧,膂力過人,有大志氣節,性格任俠。同鄉劉氏與睢陽人李永為仇敵,典韋便為劉氏報怨。他懷匕首向前截殺李永,並殺李永妻,再慢慢走出,取出車上刀戟,步行離去。由於李永的住處靠近集市,整個集市的人都震驚了。雖有幾百個人追趕典韋,但卻無人敢近,自此俠義之名遠近皆知。

後隱遁山林,逐虎過澗,被夏侯惇發現,舉薦給曹操,自此成為曹操貼身侍衛,深得曹操喜歡。在徵宛城張繡之時,為給曹操逃脫爭取時間,死據轅門。獨奮神勇,敵前寨不能進,後營以失。敵用長槍刺典韋后心,典韋瞠目而亡。韋死刻鐘,敵不敢前。曹操之所以得脫,全賴典韋。他克己奉公、嚴以律己,用自身性命保全曹公。身雖隕,浩氣長存,此處無言勝言百倍。曹公提及典韋必落淚,痛惜其才,痛惜其忠義。曹公雖奸雄,但對典韋之情,可謂情真意切。似此忠義勇猛之士又有誰不敬愛呢?

歷數三國十大猛將悽美的離世遺言(一)

最悲壯的離世遺言:關羽“玉可碎不可改其白、竹可焚不可損其節;身雖隕,名可垂於竹薄也。汝速出城,吾欲與孫權決一死戰。”

關羽是三國中最具悲情色彩的英雄,縱橫天下三十餘年,斬顏良、水淹七軍、威震華夏。然而不免麥城被圍。關羽身臨絕境,東吳便差諸葛瑾前來勸降,但關羽卻不為所動,說:“若城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 毀其節。身雖死,卻可名垂丹青。先生不必多言,吾欲與孫權決一死戰!”諸葛瑾再三勸誘,最後仍無功而還。

關羽一生殺人無數,看淡生死。身處絕境時,視死如歸,留下“身雖隕,名垂竹帛也”的悲壯遺言,令小編無限惋惜。假使關將軍不早亡,域中屬誰所有尚未可盡知也。

歷數三國十大猛將悽美的離世遺言(一)

最令人惋惜的離世遺言:馬超“臣宗族數百人,皆被孟德誅略殆盡,僅存族弟馬岱一人矣,深託陛下,別無他言。”

馬超人稱錦馬超,神威天將軍,西蜀五虎上將之一,可謂英雄無匹。《三國演義》素有前表呂布後表馬超之說。殺得曹操割須棄袍,渭橋避箭,輔佐劉備七年有餘,攻克成都,威震漢中。然天不假壽,使英雄短命而亡,222年年僅四十七歲,病逝於任上,臨終上表託付先主照顧自己的族弟馬岱。其淒涼之情溢於言表,使人無不惋惜。

馬超梟雄半世,自歸劉氏,常懷憂懼之心。雖有名爵但無實權,鬱鬱而終。一代英豪才華沒有施展,便已身隕,誠為可惜。

歷數三國十大猛將悽美的離世遺言(一)

這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三國時期五位勇將的離世遺言,希望小夥伴們喜歡,下期將為大家帶來【三國十大勇將離世遺言(二)】

文不加點一孔章,歷史長河論短長。你我一起在歷史的長河中,推杯換盞,觥籌交錯。歡迎大家留言交流探討點贊,我是雲羽軒,我們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