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昭想殺劉禪,看到他門匾上3個字卻再無殺心,倒著念你就明白

公元263年,司馬昭派兵討伐蜀國,而只用三個月,劉禪接受投降。而對於這個結果,蜀國內部也是經過一番討論,有大臣力諫背水一戰,但劉禪還是聽從了譙周的建議,向魏軍投降。這一點,也一直非常有爭議,有人認為是劉禪懦弱無能,有人認為這是當時最明智的決定。

司馬昭想殺劉禪,看到他門匾上3個字卻再無殺心,倒著念你就明白

劉禪投降後,就和妻兒到了洛陽,劉禪享受著不錯的待遇,不過劉禪的一舉一動也在司馬昭的監視下,司馬昭不是不想殺了他的,但劉禪在舊臣郤正的叮囑下,言行倒謹慎,司馬昭也找不到殺他的理由。

司馬昭想殺劉禪,看到他門匾上3個字卻再無殺心,倒著念你就明白

有一次,司馬昭擺了宴席招待劉禪,喝的正高興的時候,司馬昭就問劉禪,是否思蜀?劉禪則回答,此間樂,不思蜀也。郤正聽完之後,就趁著的劉禪去上廁所時告訴他,如果下次陛下再問你同樣的問題,你要表現得很難過,按老臣這樣說思念家鄉,這樣也許就能回到蜀地。

司馬昭想殺劉禪,看到他門匾上3個字卻再無殺心,倒著念你就明白

沒想到,劉禪就要喝醉的時候,司馬昭又再次問他這個問題,他隱約還記得郤正的交代,就按郤正的說法回答司馬昭。司馬昭聽完後,說了一句:“這怎麼那麼像郤正說的話?”劉禪聽完後大驚,脫口而出問:你怎麼知道?司馬昭和其他大臣聽完後都哈哈大笑起來,郤正則一頭冷汗。

司馬昭想殺劉禪,看到他門匾上3個字卻再無殺心,倒著念你就明白

不過這件事之後,司馬昭卻放鬆了對劉禪的監視,但並沒有完全放下戒心,把劉禪安置在洛陽的一個縣中,劉禪在這個縣裡錦衣玉食,司馬昭的意圖很明顯,就是磨掉的劉禪的鬥志,讓他過成一個“廢人”。老百姓給這個地方取名為“阿斗寨”不過劉禪正式給自己的地方取了名字,叫中山寨,做成匾額掛在寨門上。而司馬昭得知後,就對劉禪放下了戒心。

司馬昭想殺劉禪,看到他門匾上3個字卻再無殺心,倒著念你就明白

看到這裡也許大家百思不解,但如果把中山寨三個字倒回來念,意思就是“在山中”。劉禪的意思也就是表明自己願意一直在山中,不再過問其他,以此向晉朝表示忠心,所以司馬家也沒有再為難劉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