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天天吸的東西什麼,既然頂平民一整年的收入

研究過清朝歷代皇帝的都知道,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大部分都有一個“雅好”,那就是吸菸。據傳慈禧老佛爺最喜歡吸食水煙,每當其感到乏困或者是思考問題時,就會讓專門伺煙的小太監跪下來為其手捧水菸袋點上火,然後自己就開始吞雲吐霧好好的享受一番。乾隆年間,陸耀曾經寫過一部《煙譜》,他曾經這樣形容水煙:先含水在口,故煙性雖烈而不受其毒--用水煙吸食菸草,有毒的煙氣經水而過,降低了煙毒對身體的危害。煙味不僅變得醇和,菸民還可盡情享受吸菸的樂趣。根據清廷內務府的檔案記載。

慈禧天天吸的東西什麼,既然頂平民一整年的收入

慈禧太后老年的時候,有一個吸食水煙的愛好。要是平常人吸食水煙,2兩銀子,買一個煙具再花2兩銀子買來菸絲,一年不過五六兩銀子,可是慈禧每年在水煙的消耗,至少也要20萬兩白銀,當時全北京城只有“同臺盛”和“雙盛泰”兩家有資格為慈禧製作御用水煙壺。而在競爭中“同臺盛”花費了天價從 西藏地區購買了一批寺廟祭祀用的藏銀禮器,然後將這些經受過洗禮的“有靈氣”的禮器融化作為製作御用水煙壺的原料。古代可不像今天這樣交通便利物流發達,在當時要從藏人手中購置寺廟用禮器需要花費巨資,而要把這批物品運到北京更是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這還不算匠人手工製作的花費,最終卻僅僅為了製作這麼一個享受用的小玩意兒!慈禧太后駕崩之後,她的陪葬品中不僅有銅水煙壺,還有銀水煙壺和銀潮水煙壺。可惜的是民國時軍閥孫殿芳強行打開了慈禧的陵寢,將其中的財寶玩物洗劫一空,這些水煙壺如今流落何方我們已無從知曉。那麼究竟為何水煙需要花費如此高昂的費用呢?這邊有幾個原因可以分析到:

慈禧天天吸的東西什麼,既然頂平民一整年的收入

其一,慈禧享用的水煙和一般普通的水煙具有較大的區別,前者水倉中加了過濾用水的,當然,為了增加過濾的效果,往水倉里加入些米湯也是允許的。一些有身份的王公大臣,還會在過濾的水中加入酒、冰、蜂蜜等等。水煙中加入蜂蜜,一般也就是普通的槐花蜜,百花蜜等等,而慈禧太后水煙水倉中加的蜜竟是黑蜂蜜。黑蜂是長白山特有的蜂種,不僅體型大,而且耐嚴寒,可以採集到海拔2000米以上的奇花異草,來釀成風味獨特的花蜜,但這種黑蜂性情兇暴,採蜜人採黑蜂蜜異常危險,也就是說,這種黑蜂蜜產量極其有限,除了慈禧太后,一般的王公大臣別說用,見都沒有見過黑蜂蜜。

慈禧天天吸的東西什麼,既然頂平民一整年的收入

其二,慈禧太后的銀製仙鶴水菸袋需要每年祈福,慈禧太后的水菸袋是京城名家所製作,並且必須要經過西域的高僧開光,朝廷每年都要將水菸袋護送到大昭寺,祈福7天7夜,祈福過後。慈禧的手下就會捐給大昭寺8.8萬兩香火銀子。

慈禧天天吸的東西什麼,既然頂平民一整年的收入

其三,慈禧吸食的水煙菸絲價格昂貴,國內生產水煙最好的地方在蘭州,給慈禧生產水煙的煙田,是全蘭州最好的煙田,慈禧高價僱傭了十名種煙的高手外加30多名政府兵,分成三班倒,日夜不停地守護著這塊寶地,這還不算什麼,這塊煙田的肥料則是用“童子屎”,蘭州知府選了100名8歲左右的男童每天讓他們吃雞吃鴨,每日排出的童子屎全被收集起來,放在煙田旁邊的糞池中漚上幾個月,然後再給煙田施肥,每年到了秋天,這還不算,等到了收穫的季節,總共出產的數千斤成千上萬片菸葉並不是全部留存,而是優中選優僅僅選出來30斤,經過數道工序最後切成菸絲,由專門的使者騎乘快馬送往皇宮大內以供慈禧享用。從菸草的種植到收穫,每年至少需要花費10萬兩白銀。

慈禧天天吸的東西什麼,既然頂平民一整年的收入

其四,水煙保存在紫禁城煙樓,想要不變味卻有大學問,300斤水煙不能在普普通通的條件下保存,故此在紫禁城中,特安排了一個屋子當成煙樓,管理煙樓的十名太監夏天的時候,要往煙樓中放冰,冬天的時候。要用炭火盆為洋樓升溫,每月還需要用特製的燻料,對樓中的菸草做保味的燻蒸。一年至少一兩萬兩銀子,慈禧的一口煙就是農家普通人家的一年糧,而她吸菸一年的費用換算下來,可以相當於一門克虜伯的頂級大炮,但慈禧為了享受海軍的軍費,都可以拿來修頤和園,這點小錢又能算什麼!

慈禧天天吸的東西什麼,既然頂平民一整年的收入

如果說大清的江山,是慈禧太后用一個水菸袋給抽沒的,這確實有些聳人聽聞,但是從這一個小小的水煙壺裡我們足可以看到清朝統治者窮極奢華追求享受絲毫不顧國計民生的醜陋面目。逸豫可以亡身,當他們沉浸於安樂,把在自己的快樂建立在百姓的痛苦之上的時候, 民心已經慢慢消散了,而沒了 民心,這個腐朽的王朝不死何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