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地的晚年與百年身後事

李光地的晚年與百年身後事

影視中的李光地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李光地已有七十四歲高齡,他不得不再次上書,提到當年母親去世,他在京守制的往事,希望能在有生之年返回故鄉,將父母重新安葬。

康熙只好同意他的要求,但又說:“暫給假二年,事完即來京辦事,以副朕篤念老臣至意。”言辭間還是不願李光地離開京城。

李光地的晚年與百年身後事

影視中的康熙

李光地回鄉不久.康熙便一再催促他儘快回京,李光地於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還朝,繼續編書工作。

李光地假期未滿,提前回京,又引起了一番議論,許多人說他年紀老邁依然貪戀權位,想來李光地只能苦笑以對。

康熙心裡明白,曾對人說:“大臣中每事為我家計萬世者,獨此一老臣耳。”

李光地的晚年與百年身後事

李光地塑像

李光地年紀大了,工作難免出現疏忽。

康熙五十六年,李光地為去世的孝惠章皇后定諡好,奏摺上竟然少寫了“章皇后”三個字。按照清朝律令,此事大為不敬,立刻有朝臣參上一本,要求將李光地連降三級以儆效尤。

孝惠章皇后是順治的第二位皇后,她雖然只是康熙的嫡母,但康熙的生母在康熙十歲時便已去世,康熙與這位嫡母感情很深。即便如此,康熙也不忍心苛責李光地,而是下旨寬免了他的過錯。

李光地的晚年與百年身後事

李光地塑像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李光地病逝。

康熙正在熱河行宮,沒有及時收到李光地的死訊。直到半個月後,他才知道老臣已經離世。他不但賞賜銀兩,派皇子前去李光地的家中弔唁,還做了這樣一件極具人情味的事:

他將李光地屢次要求求退的那些奏摺拿出來讓群臣觀看,證明李光地早有歸鄉之心,並非貪戀權位之人。

李光地的晚年與百年身後事

康熙為李光地所寫的祭文.

康熙這樣評價自己與李光地的關係:“知之最真,無有如朕者;知朕,亦無有過於光地者。”

李光地溢號文貞,雍正繼位後,追贈他為太子太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