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中,康熙爲什麼把李光地貶到台灣?

文/炒米視角

《康熙王朝》裡,康熙貶魏東亭去臺灣做知府,是為了保護魏東亭,避免其捲入明索兩黨之爭;而貶李光地去臺灣,似乎讓人看不太明白。其實也沒有那麼複雜,聽炒米給你解讀!

《康熙王朝》中,康熙為什麼把李光地貶到臺灣?

李光地從一介儒生,充滿理想與抱負,在福建協助姚啟聖平臺,功不可沒。可是進京之後,才發現原來自己實在是太幼稚了。京城的水之深,讓李光地始料不及,連自己和藍齊兒談戀愛時苦悶,喝醉酒誤入煙花柳巷的事情都被人抓了把柄要挾自己。加載明珠和索額圖兩人之間,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康熙王朝》中,康熙為什麼把李光地貶到臺灣?

最後書生意氣,破罐子破摔,直接戳破了表面的一團和氣,欲將明索二黨的黨爭暴露在康熙的聖駕之前,結果明索二人沆瀣一氣,把罪責反推至李光地身上。

康熙暴怒,把李光地囚了。康熙豈不知明索二黨黨爭已經日益白熱化?但李光地不爭氣的表現,讓康熙出離了憤怒。身為人臣,解決不了問題,還把麻煩引向主子,此罪當誅!

但康熙並沒有殺李光地,而是用身體的磨難,讓他醒悟,讓他懂得如何在大醬缸裡把酒釀好!《九品芝麻官》裡周星馳曾經有句經典臺詞,“清官要比貪官更奸,才能鬥得過貪官!”

《康熙王朝》中,康熙為什麼把李光地貶到臺灣?

李光地終於醒悟了,帶著令人冷得可怕的惡毒,重新回到了朝堂,開始跟明索二黨鬥。從大牢裡出來的李光地早已經不是當初那個羞澀 不懂屈服的李光地,但是他的心中仍然有一個最重要的東西,那叫“道義”。

經過多年奮鬥,終於鬥倒了明珠和索爾圖。明珠不愧叫萬花筒,從皇長子失勢,他就準確判斷出自己很快要倒臺,所以唯唯諾諾請罪探康熙口風。結果康熙要表現出自己仁義之君的形象,希望明珠可以安心過他六十大壽。然而李光地代康熙賜壽禮的時候,公然讀出自己參奏明珠的奏摺。讓明珠六十大壽都沒過好!

《康熙王朝》中,康熙為什麼把李光地貶到臺灣?

這事看起來事情並不大,但康熙再一次暴怒。並斥責李光地心思惡毒。其實這也是李光地最終結局的引子!

是的,李光地已經徹底變了,為了鬥倒明珠和索額圖,他把自己變成了一個明珠加索額圖的加強版。對於康熙而言,明珠和索額圖雖然鬥倒了,但是現在面前卻又擺了一個比他倆更可怕更強大的首輔。這相當於康熙為了消滅了兩匹狼,結果養肥了一頭老虎。

《康熙王朝》中,康熙為什麼把李光地貶到臺灣?

所以這個老虎不能因為他除二狼有功,就繼續把他養在自己身邊。所以,魏東亭老了,要回來了,你就去臺灣當個小知縣吧!至少表面上看起來,待遇和魏東亭是一樣一樣的。如果你老了,能活著回來,康熙照樣給你封侯賜爵,給你養老!但李光地其實功已成,心已死,實際他也希望徹底逃離康熙身邊。

文/炒米視角

《康熙王朝》中,康熙為什麼把李光地貶到臺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