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倉位管理

大部分人在交易的過程中,非常容易被勝利衝昏頭腦,頭幾次盈利之後就開始膨脹了,紛紛都在計算如果我當時滿倉現在已經是盈利多少多少了,於是接下來一把梭成為了最為主要的模式,這樣的模式理論上方向對了是很爽的,可是凡事都會有兩面性,梭哈的結果往往是要麼爽死,要麼爽了,死。

如果要想做到爽而不死就會涉及到一個倉位管理的問題了。

研究倉位管理的前提是有固定的一種或幾種參與市場的模式!否則就失去了倉位管理的意義。這就好比研究農產品的株距和行距,不能去年種花生,今年種大豆,明年換成玉米,這麼搞永遠沒結果。

還有一個前提是未來的任何時刻,我們都不可能知道市場價格會是哪個精確的數字,也沒有任何人能夠知道。

沒有人可以精確知道明天市場的高低點位;沒有人可以知道下午行情上漲還是下跌;沒有人知道現在運行的行情能漲到多少;沒有人能找到一個方法幫你把多單賣在行情上漲的最高點。

以上各點如果有人短期內成功做到了,他是蒙的。不要相信任何號稱可以一直做到以上任何一點的人,他在忽悠你。

任何一個人,任何一種交易模式,都不能保證你在單次交易中賺錢。反過來說:任何一種參與市場的模式經過多次的統計都有可能是能盈利的。所以:請輕視任何對未來行情的預測、猜測、設想;但重視所有參與市場的方法。

這是因為一旦有了先入為主的判斷,就有可能使你陷入一種思維誤區,比如說:很多人都不喜歡追漲殺跌,或者壓根兒就覺得這是錯誤的,但其實經過統計真正從市場賺錢的多數都是追漲殺跌的人。

如果市場永遠不確定,我們應該怎麼交易呢?

1向死而生,預判自己最大能承受的損失程度。

2瞭解你的交易標的、確定你交易目的和預計週期。

3嚴格執行交易計劃。

所有人來到這個市場都是奔著賺錢來的,可畢竟能賺到錢的是少數,那麼我們首先就要考慮我們能承受多大的風險和損失,在這個範圍之內我們自由飛翔,超出這個範圍那就必須壯士斷腕了。

瞭解一隻股票是需要花時間的,而其中涉及到的面向取決於你的交易目的。

如果是長期持倉勢必你會對於公司的基本面瞭解得更為透徹一些,包括行業環境、政策走向、公司所處產業鏈的位置、面對上下游的議價能力、核心競爭力、盈利模式、管理層的穩定性、持續盈利能力、估值等等,基本相當於用做一級市場的方式在分析二級市場的個股,做到心裡有底,才能處變不驚,拿的住。

而如果是中期持倉,那麼更多的可能是理解一段時間內的趨勢形成的邏輯和標誌,以及這個形成這個邏輯的催化劑是什麼,還有基本的K線形態。當趨勢變壞或者邏輯不再成立,則要落袋為安。

短期博弈則更多的是看圖說話、對於盤面的感覺以及對於突發事件的反應,比如曾經風靡的打板戰法,那就是考驗你對於封單的判斷以及盤感。這個裡面又會涉及到是個股異動還是整個板塊啟動的判斷,是持續性題材還是一夜情題材的政策瞭解,要在短時間內做出相對準確的判斷,沒有長時間的積累也是做不到的。

大家都覺得短線容易,可其實短線保持持續盈利才是最困難的。長線很難,短線更難,絕大部分的人更加適合中期持倉,趨勢波段的玩法。

在做好以上準備的前提下,我們再來談一下倉位管理。倉位管理一般情況下從以下兩個維度來看:

首先是資金比例控制:大家最常看到的方法有等份分配法和金字塔分配法兩種。

所謂等份分配法就是資金分為若干等份,買入一等份的股票,假如股票在買入後下跌到一定程度,再買入與上次相同數量的股票,依此類推以攤薄成本。而買入後假如上漲到一定程度則賣出一部分股票,再漲則再賣出一部分,直到等待下一次操作的機會來臨。

而金字塔分配法也是將資金分為若干份,假如股票在買入後下跌到一定程度再買入比上次數量多的股票,依此類推,假如上漲也是先賣出一部分,假如繼續漲,則賣出更多的股票。

這兩種方法共同的特點是越跌越買,越漲越拋。究竟採取哪一種分配方法就要看投資者本人了,假如投資者對後市的判斷比較有把握,則應採取等份分配法。股價處於箱體運動中也可採取等份分配法來博取差價。而假如投資者喜歡抄底或者對後市判斷不十分有把握時,金字塔分配法則是較好的選擇,因為在攤低持股成本方面和最大化利潤率方面金字塔分配法都比等份分配法來得更穩健。

關於這兩種方法都比較適用於波段操作的投資者(通常追求低位買入),而對喜歡冒風險的激進型投資者就不適用了,激進型投資人(在拉昇過程中進場)由於參與的個股風險較大,因此一般應該設置較嚴格的止損位,越跌越買的策略可能會導致血本無歸。

其次是個股品種的管理:我們總是見到關於雞蛋是放在一隻籃子還是幾隻籃子裡的討論,而且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集中持股可以獲得相對較高的收益,但盈虧同源,也意味著會面臨比較大的虧損,站在風險控制的角度,我個人認為相對分散的持股更能抵抗風險。需要注意的是所買的幾隻股票應儘量避免買重複題材或相同板塊的個股,因為具有重複題材或相同板塊的股票都具有聯動性,一隻不漲,另外的也好不到哪去。

還有一種組合的管理:比較適合資金體量超過5000萬的投資者,那就涉及到品種、金額以及週期的綜合管理,需要考慮長中短線品種及資金量的搭配比例,各個投資週期標的建倉策略又不相同,而且還要在行業品種上進行選擇,非常複雜。

不管你的倉位管理是那種策略和模式,永遠要記住一點,到了該止損的位置就一定要止損,永遠不要和紀律作對。

這或許會讓我們錯過一些機會,但我們會活的更久。

淺談倉位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