譜寫新時代農村改革發展的新篇章

——巷道鎮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綜述

記者 周淑雲

近年來,巷道鎮率先在東聯、高地等村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為全縣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闖出了一條可複製、可推廣的“東聯模式”。

核實資產 摸清家底

開展集體資產清產核資,明晰農村集體產權關係,是農村集體產權改革工作的基礎。巷道鎮今年4月迅速啟動清產核資工作,對全鎮179個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資金、資產、資源進行全面清查核實。

為保證工作的順利進行,鎮上成立了清產核資工作組,各村成立了清產核資工作小組和評估小組,制定了清產核資方案和實施細則。鎮、村層層召開會議,集中宣傳清產核資的相關政策、知識,並先後舉辦4期業務骨幹培訓班,對參與人員進行系統培訓;制定清產核資十條程序及相關基礎表冊,明確清查工作時間節點。在清產核資過程中,採取鎮工作組包村的方式,運用公示、面詢、函證等方式,對1990年以來的債權債務,逐筆查明逐一核對,簽訂債權債務確認書進行確認;對債權、債務單位撤銷、破產,債權、債務人死亡無義務承擔人的,經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後報鎮農經站審核並公示7天后核銷;對固定資產現場對照明細賬逐一進行盤查,對清查出盤盈、盤虧的,查明原因,經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後報鎮農經站審核公示後進行賬務處理。對有需要進行價值評估的,各村評估小組民主討論確定估價方法,對清查出的以前沒有納入賬內核算或無法取得購建成本資料的資產進行價值評估;對清查出的賬面價值與實際價值背離較大的資產,進行價值重估,估價結果報鎮農經站備案。清產核資結果,由村清產核資工作小組負責逐項逐筆在村務公開欄或通過發放明白紙等形式進行公示,向農民群眾和有關當事人徵求意見。公示期滿,召開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進行確認,得到了全體群眾認可。目前,全鎮清產核資工作已接近尾聲。

確權分股 富民強村

摸清家底,如何更好的管好用好集體資產,推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制度支撐才是關鍵。鎮上積極承擔起了全縣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試點任務,率先在東聯村開展了農村土地股份制改革。

工作伊始,鎮、村就通過印發宣傳資料、召開座談會、入戶走訪等形式向農戶宣傳、講解農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有關政策,組織試點工作人員及農戶代表外出考察學習,參加系統培訓,調動了農戶參與土地股份制改革的積極性。隨後,鎮村經過反覆研究討論,確定了“土地股份制改革+採摘+觀光”為一體的產業發展定位,制定了以林果業為主,短期發展花卉蔬菜,長期發展休閒觀光農業的產業發展規劃。同時,成立“東聯金土地股份經濟合作社”,動員全村農戶以土地經營權、資金、固定資產等要素入股,與合作社形成了利益共同體。合作社依據產業規劃,引進名優特新林果品種,對全體農戶入股的2780畝土地分三期實施栽植,計劃通過3年的發展,形成獨具特色的立體式循環農業發展模式。目前,第一期1000畝的果樹栽植已完成,配套建成了產業發展基地、氣調庫等基礎設施。合作社獲得收益後,通過“保底+分紅”的模式,預計每年可為農戶實現分紅130萬元,有效盤活了全村的資產、資金、資源要素,激發了農業、農村發展活力。

汲取經驗 揚帆起航

汲取經驗,才能更好的由點帶面,整體推進。東聯村鮮活的範例、寶貴的經驗,在全縣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革工作中起到了“頭雁效應”。

試點工作啟動以後,東聯村通過組織人員外出觀摩學習,結合本村實際確定了“土地股份制改革+採摘+觀光”為一體的休閒觀光農業發展思路,築牢了試點工作的基礎。為確保試點工作模式服水土、有成效,村上在深入分析研究本村發展現狀和群眾意願的同時,主動對接周邊市縣區,就產業發展前景進行了廣泛調研,形成基本思路後,組織全村幹部群眾充分參與討論,獲得了群眾的極大支持。在土地股份制改革試點中,村上確定了收益分配機制,村集體獲得的經濟收入集中用於村上的公益事業和群眾福利發放,使群眾真正獲得了改革帶來的“紅利”。在試點工作中,村兩委班子按照既定的產業發展思路,充分發揮黨支部在發展中的“戰鬥堡壘”作用,先後發動農戶開展全村土地細碎化整合,探索實行“六權”抵押,創新農村金融改革,積極發展奶牛產業,取得戶均年分紅1.2萬元、集體增收89萬元的良好收益,贏得了黨員群眾的充分信任,為改革試點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保障。

在東聯村的示範帶動下,高地村、南灣村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革工作順利推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