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真相

长期以来,珍珠港事件充满神秘色彩,究竟是谁导演了这一悲剧?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争论从未间断过。美国历史学家约翰·托兰经过30年的努力,从他收集到的大量事实资料中找到了答案:美国总统罗斯福事先知道日本舰队的动向,故意让日本人进攻夏威夷基地,以便为美国参战寻找正当理由。这个孤注一掷的血腥行动改变了世界格局。

揭秘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真相

美国在太平洋最大的军事基地不到3小时被日本联合舰队的炸弹和鱼雷摧毁之后,美国领导人立刻认识到这一事件的重要意义。陆军部长史汀生同海军部长诺克斯以及国务卿赫尔在当天晚上举行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录音证明了这一点。

史汀生说:“在此之前,我们无法参战,为了拯救英国,总统很想进行干涉。自1940年6月以来,在一年半的时间内,英国一直在孤军奋战。总统想在为时不太晚之际,彻底粉碎纳粹德国对整个欧洲的疯狂进攻。但是绝大多数美国人过去却一直主张袖手旁观,‘坐视狂热的、堕落的欧洲人自相残杀。’”

诺克斯接着说:“现在,日本人帮助我们摆脱了进退两难的困境。辩论已经结束。我们的夏威夷基地遭到卑鄙无耻的突然袭击,美国人的思想障碍解除了。”

当晚,同陆军部长谈话的最后一个人是他的副官哈里森上校。史汀生对哈里森说:“没有珍珠港事件,我们—包括罗斯福总统—决不可能把我国推进战争中去。”

翌日中午,因行动不便而深居简出的罗斯福总统作出了异乎寻常的举动,亲自前往美国国会,而且没有坐轮椅,由他的长子詹姆斯搀扶着走进国会大厅,向美国参众两院发表讲话。

揭秘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真相

罗斯福总统用两只大手撑在讲台上,对参议员、众议员、最高法院法官和政府部长们开门见山地说:“昨天,1941年12月7日,美国遭到蓄意的猛烈攻击,这个日子将永远是我们的国耻日!”美国电台向全国实况转播了罗斯福总统的讲话。

他最后宣布:“美国和日本帝国已经进入战争状态。”

漫长、残酷的太平洋战争爆发了。这是美日两国领导人的决策失误导致而成的。那么日美领导人是如何决策的?现在让我们看一看这一事件的具体过程。

1941年春,华盛顿和东京的樱花盛开,近卫首相越来越明显地看到,他根据三国条约制订的宏伟计划正在破产。德国放弃入侵英国,美国在谈判中的立场更趋强硬,加强向英国和中国国民党人提供更多的武器,并逐渐拉紧向日本出口战略物资的经济套索。于是日本军部加紧制订消灭太平洋美国海军力量的冒险计划。这一计划的主要设计者是山本五十六大将。

山本是一个精明的赌棍,他以自己下象棋、打扑克的高超本领而自豪。他在下棋、打扑克的时候,依靠的是审时度势的绝妙本能。1940年11月11日晚,当英国皇家海军“卓越号”航空母舰出动“旗鱼式”双翼轰炸机,袭击意大利海军在塔兰托基地的战舰的成功,使山本看到袭击珍珠港是可能的。1941年l月7日,他提交了《对战争准备的看法》长达9页的汇报提纲,提出了袭击珍珠港的具体计划。他将此计划交给参谋长大西泷次郎。大西少将立即责成源田实中佐研究这一计划。36岁的源田是一位足智多谋的飞行战术专家。前一个秋天他担任驻伦敦海军武官期间,也仔细研究了袭击塔兰托的报告。他很快得出结论:提出的计划是冒险的,但有取得成功的很大希望。于是日本海军总部责成山本全权指挥,负责实施这一计划。

对于日本的这一计划,美国已有觉察。

1941年12月4日晚,罗斯福在白宫总统办公室同他的主要助手(陆军部长史汀生、海军部长诺克斯、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一起研究日本舰队的动向时,发现一支强大的日本海军舰队从日本启航后悄悄地驶向太平洋中心。华盛顿情报部门几星期前就破译了这支舰队的代号“机动部队。”

此时,摆在罗斯福及其助手面前的选择有三种:第一,他们可以向全世界宣布,这支强大的日本舰队已经启航,因此,战争迫在眉睫。“披露”这一事实可能阻止战争的爆发;第二,他们可以在日本舰队继续向目标前进时,通知珍珠港基地和舰队司令金梅尔上将,日本舰队攻击在即,让他向部队发出警报,把军舰疏散到远海,或者先发制人,粉碎日本海军的突然袭击。第三种选择是罗斯福本人决定并在当晚会议上向他的两名部长和马歇尔将军宣布的:只有柏林—东京轴心国之一突然侵略美国领土(例如夏威夷),美国才有理由参加战争。1941年初,他曾私下同丘吉尔讨论过这个问题。

这确实是罗斯福的主张。他认为,尽管风险很大,但不可避免,为了打败希特勒,美国必须参战。然而美国只能在遭到侵犯的情况下参战,主动参战会在国内引起政治和道义上的分裂。

可是,希特勒是杰出的战略家。他向德国海军将领下达了严格的命令:任何德国潜艇不准在大西洋攻击美国船队。德国海军严格执行命令。当时,纳粹空军根本不可能袭击遥远的美国。希特勒认为,他征服欧洲,摧毁社会主义苏联,最后制服英国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但必须有一个“条件”,美国不要介入。当时大多数美国人也主张持中立态度。

据希特勒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当他获悉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后暴跳如雷,在场的人被吓得目瞪口呆。当时德军已经取得席卷欧洲的辉煌胜利,德军的装甲部队直捣苏联腹地,即将“大获全胜”,珍珠港事件的爆发使希特勒预感到,他的世界战略可能要功亏一篑。

与此同时,有三位国家领导人也预感到,自1939年以来不断遭到失败的民主国家可能要转败为胜。他们是华盛顿的罗斯福、伦敦的丘吉尔和自由法兰西伦敦总部的戴高乐将军。后者当晚对帕西上校说,他认为战争已成定局,今后“应做好解放法国的准备……”

12月6日晚,华盛顿最高当局作出决定,不通知珍珠港守军,让珍珠港遭受日军攻击。这天晚上,罗斯福彻夜难眠,同他的主要助手一起在白宫总统客厅等待日军攻击夏威夷的第一批电报。已经知道总统秘密决定的是史汀生、诺克斯、马歇尔将军和总统的私人顾问哈里·霍普金斯。

这些主要决策人知道即将发生的事件,知道今后几天的连锁反应:向日本宣战,然后向日本的盟友德国宣战。他们没有料到并深感震惊的是日本海空部队的猛烈和威力。他们预计美军将遭受重大损失,但绝没有想到舰队被全歼,基地毁坏殆尽。

揭秘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真相

华盛顿当局和美国情报部门同当时所有的美国人一样,对“矮小的黄种人”抱有种族偏见,因此没有估计到日本航空母舰和潜水艇具有如此巨大的摧毁力。在几个小时内,珍珠港美军全军覆没,美国至今未能忘记这一惨痛教训。这也是在战争后期,美国不经宣布便在广岛投下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的原因之一。

对于美国领导人对珍珠港事件的决策,约翰·托兰评价道:“富兰克林·罗斯福虽然是一位杰出的领导人,但他同历史上的许多英雄一样也有弱点。他认为只要目的是好的,可以不择手段,可是,我认为,同日本打的这场可怕战争是可以避免的。我们为这场太平洋大战造成的数百万死者默哀,为在4年冲突中,在城市大火中,在广岛原子弹爆炸中丧生的所有士兵、平民,尤其是日本平民默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