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又养生的医学三字经——医之始(内附手机高清壁纸)

古时候,童子们入学,塾师先授以《三字经》,作为识字的基础。而学医之始,比童子们入学更重要,医书典籍不仅浩如烟海,而且文辞深奥,初学者如果错认半字,其医道便入牛鬼蛇神之域。

因此,出身于医学世家的陈念祖,采历代医书典籍之所长,以三字歌诀的形式,高度概括了中医的理论,并介绍了常见病症的症治和方剂,以浅显的形式表述出深奥的医理,便于中医初学者记忆。

希望通过分享这本三字经,让大家知道疾病的起因,能够作为自身养生的参考,进而达到治未病的境界。

开篇介绍中医的渊源和历代医书典籍的特点、优劣之处:

养心又养生的医学三字经——医之始(内附手机高清壁纸)

医之始 本岐黄

世人皆认为,医之道,乃古圣人泄天地之秘,夺造化之权,起死回生,只有读破万卷书、参透事事物物之理者,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者。

养心又养生的医学三字经——医之始(内附手机高清壁纸)

古圣人,即岐黄:岐伯和黄帝,相传为医家之祖,后世以“岐黄”作为中医的代称。

黄帝和岐伯之间的一问一答,开启了上古天真论(天真,并非我们现在的意思,古人所说的“天真”二字,或指世间万物的天然本质,或指人生于天地之间,得以维持生命的真气、元气):

“上古之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养心又养生的医学三字经——医之始(内附手机高清壁纸)

这数千年前的话,用于当今,是多么的贴切!

文中关于病理的阐述比较详细而且正确,例如常见的咳嗽一症,大部分人都会和黄帝一样,问岐伯:肺,令人咳,为什么?

岐伯将咳嗽一症的病因,一一详细述之: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肺咳之状,喘息有音,病症严重时,会唾血;心咳之状,则心痛,如梗在喉,病症严重时,咽肿喉痹;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病重时,不能转身,转则两胁下感觉有牵制;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隐隐牵引肩背痛,严重时,不可以动身,动则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严重时,咳出口涎。

因此,这部始于先秦时期的《黄帝内经》,以人体经络、脏腑、运气、治疗和预防等医理为主,成为中医之祖,学中医者必读之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