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湿是从这些地方侵入人体!学会五条“三字经”, 驱寒祛湿很简单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寒、热都好办,寒则温之,热则寒之;有风咱就驱风,有燥咱就润燥,有暑咱就清暑。用燥湿的方法,十有**会伤了津液,湿邪还是除不去,所以中医里除了燥湿,还有利湿、化湿、渗湿等对付湿邪的方法,湿是最容易渗透的。

寒湿是从这些地方侵入人体!学会五条“三字经”, 驱寒祛湿很简单

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 为什么现代人的病那么复杂,那么难治?因为他们体内有湿,体外的邪气总是和体内的湿气里应外合,纠缠不清!

寒气湿气竟都从这个地方进入的

“湿”气的感觉怎么样? 当身体“寒”气越来越重时,身体慢慢更容易进入“湿”气,一个身体“湿”气重的人,就象下雨天穿了一件淋过雨的衣服,感觉身体重与不舒服; 特别注意:寒湿气容易进入我们身体的5个主要通道是:

寒湿是从这些地方侵入人体!学会五条“三字经”, 驱寒祛湿很简单

(1)肩颈部的“大椎**”:正坐低头,该**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2)前胸的“膻中**”:在体前正中线,两**连线之中点。

(3)肚脐部位的“神阙**”:位于脐中部,脐**。

(4)腰部的“命门**”:位于第二、三腰椎棘突间。

寒湿是从这些地方侵入人体!学会五条“三字经”, 驱寒祛湿很简单

(5)脚底的“涌泉**”:在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学会五条“三字经”,驱寒祛湿很简单!

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一些措施,防止寒邪**人体。

一、顺时令。多吃时令蔬果,如**、萝卜、白菜等。一日三餐要有规律,早餐重营养,午餐要吃好、吃饱,晚餐宜清淡、易于消化。

寒湿是从这些地方侵入人体!学会五条“三字经”, 驱寒祛湿很简单

二、晒太阳。午后太阳当头之时,晒20分钟左右,让阳光温煦头顶中心的百会**,可起到通畅全身经脉、养脑补阳的作用。傍晚时分则可以背对阳光晒后背,最好是边晒边拍打**,有助调理五脏气血。

三、迈开腿。“动则生阳”,阳气足,寒湿就容易排出。秋冬季节可以选择天气暖和的时候到公园慢跑、散步、骑车等,最好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

寒湿是从这些地方侵入人体!学会五条“三字经”, 驱寒祛湿很简单

四、少熬夜。熬夜的人大都会有类似的感受:一到凌晨三四点钟,就会手脚冰凉、浑身发冷、脑子不听使唤,这其实就是熬夜内耗气血,寒邪趁虚入侵人体,导致经络阻塞的表现。

因此,夏季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以防寒邪伤身。建议作息调整为“早卧晚起”,如果时间允许,躺到阳光照耀时再起床最好,可以躲避寒邪,避免阳气受到扰动。

寒湿是从这些地方侵入人体!学会五条“三字经”, 驱寒祛湿很简单

五、多喝水。想要去除体内湿气,就要多喝水。白开水、淡茶水,都是很好的选择,可以排毒祛湿,一身轻松。

淡茶水首推乌草根栀子茶,用火麻仁、栀子、人参、冬瓜、薏苡仁、藿香、砂仁、白扁豆、显脉旋覆花(乌草根)等成分搭配在一起,全部碾碎,就可制成乌草根栀子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