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区开展油条制售摊点专项检查

【连网】 (记 者 侍敏 通讯员 张雷 谢羽) 色泽金黄、香脆可口的油条,是不少人家餐桌上的“常客”。然而,你经常吃的油条里面,有可能被不法摊主过量添加膨松剂明矾。为规范油条制售摊点食品安全管理,消除含铝添加剂超标的安全隐患,日前,海州区市场监管局幸福路分局联合海州派出所、市质监所,对辖区所有制售油条的摊点开展了含铝添加剂专项检查。

很多人都知道,含铝食品对人体危害不小,因此,一些油条摊点也会打出“无矾油条”的招牌吸引食客,可真正没有添加明矾的油条并不多。据了解,使用明矾等含铝添加剂,可以使油条卖相更好,更加酥软、松脆,这也是商贩乐于使用的主要原因。然而,我国对含铝食品添加剂有明确的使用标准———油条等油炸面制品,其添加量“按生产需要适量添加”,而且要求成品中铝残留量不得超过100mg/kg。

除了有一定规模的餐饮企业外,绝大多数从事油条加工的是个体户,经营者在炸油条时大多靠经验,一般不用秤称,而是用手掂量,一不注意,添加剂就会使用过量。为了防控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早餐安全,针对所反映的油条含铝超标问题,8月28日上午,海州区市场监管局幸福路分局联合海州派出所和市质监所,对辖区内所有的制售油条摊点进行含铝添加剂专项检查。检查从当天上午7时开始,联合执法人员通过对制售油条店面后厨使用食品添加剂种类、使用含铝添加剂情况、制售摊点证照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检查,并提取样本进行检测。共抽取样本7份,其中油条样本5份、涉嫌使用含铝泡打粉包子样本1份、制作油条的生面团样本1份。

通过此次专项检查发现,油条制售摊点大部分使用食盐、食用小苏打、明矾以及面粉作为原料,其中在一家店铺发现含铝泡打粉,还有一家制售油条店铺使用含铝添加剂。

下一步,海州区市场监管局幸福路分局将结合食品抽检情况,对辖区内制售油条时违规使用含铝添加剂情况进行查处,防控风险,保障广大市民的食品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