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新生入学家长会,我讲了什么

一年级新生入学家长会,我讲了什么

今天是我们学校的一年级新生家长会,本文是我在新生入学家长会上的发言。文章较长,6000字左右。

01

亲爱的家长们:

上午好!

首先感谢大家准时前参加家长会,这足以表现出您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对学校和老师的尊重,也恳请您今后把这种态度一以贯之,始终保持!

其次,欢迎您的孩子走进咱们这所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了。您选择了我们学校,意味着您对我们的信任。未来希望我们能够彼此信任,携手共育。

自我介绍一下。

我叫××,中文硕士,读研之前和读研以后,一直从事小学教师工作,多次带一年级,工作经验丰富。我有一个儿子,明年上学,所以我同时会用老师和家长的视角看待孩子的学习和教育。

我的教育理念——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我的班级管理理念——培养好学会学的学生,打造团结向上的集体。

我郑重承诺:

我将用百倍的努力,万分的真诚对待您,

用爱心、耐心对待您的孩子。

严格要求,快乐学习,

感受成功,收获硕果。

今天是第一次家长会,不夸张的说,您对这次会议内容的领会和吸收,将直接影响孩子以后的学习和校园生活,所以再次强调,务必请您重视,手机静音,有需要请出去接电话,适当做记录。因为有很多事情布置,所以会议时间较长,还请您理解和坚持!先谢谢大家!

今天我讲的内容,主要是以下4项。

幼小衔接

各项准备

建议、要求

其他事宜

02

一,幼小衔接

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孩子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对孩子来讲,他将面对新的校园、新的老师、新的伙伴、新的作息时间、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期望水平。

1、时间安排——紧

学生上学后,每天的时间安排远比幼儿园来得紧凑,对新入学的孩子来说显得有点紧张。学生8:00上课,上午要上4节课(40分钟一节课,课间10分钟休息。)

2、生活方面——独立完成

在幼儿园里除了午饭还有点心,在小学没有点心。在学校吃午饭,拿饭、打汤,洗手,都要自己来,大小便后的事要自己来做。

3、纪律方面——硬性要求

在幼儿园,课堂上可以说话,大小便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但小学一般是在课间才能上厕所。在幼儿园,迟到早退请假相对比较自由,但是小学,如果经常有这些现象,就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在班级的形象以及各项评定。

4、学习方面——学科多

学习任务重、心理压力大,幼儿园以活动、游戏为主,进入小学开始以学习为主(学科有: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品德与生活,7—8门学科,各课都有相应的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参与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获取文化知识。

家长要转变心理期待。我儿子还上幼儿园大班,我知道,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比较省心,生活上照顾得无微不至。但是,在小学里,没有生活老师,40个学生1位班主任,还有大量的教学任务,喂饭、擦屁股、盛饭、接水,这样的生活上的事,全靠孩子自己。过去我们一年级遇到过家长和老师提喂饭的要求,遇到过学生不会自己吃饭的情况。

从幼儿到小学生角色的转变,需要家长积极帮助孩子去适应。因此刚入学的第一个学期,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为了更好地完成小幼衔接,希望家长帮忙做:

按时就寝,遵守制度,培养自理,重视学习。

按时就寝:早睡早起,有的孩子越是到了晚上,精力越充沛,上了床也难以入睡,做大人的必须保证孩子9——10小时睡眠,以充沛的精力迎接每天的学习。

培养自理:在幼儿园有老师帮助喂饭、擦屁股、穿衣服,在学校不但生活上都要自己做,还要做卫生值日。所以,要放手,多让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而且,自理能力强的孩子,一般学习能力也强,容易建立自信。

遵守制度:就是按学校要求做,孩子刚入学,家长也是不太摸门,一时不知从何抓起,请您每天认真阅读老师所发短信,按上面要求去做,帮孩子养成好习惯。有些事很小,但是教育无小事,每一件小事都认真做,遵守制度,孩子自然就能成为一个有秩序感的好孩子。如果您总觉得晚一会儿没关系,或者因为种种原因忘记做,那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就苦恼了。

重视学习:重视学习,并不表现在你每天一道题一道题看着孩子做,给孩子报很多辅导班,

很多时候老师会给予要求和指导,请您按老师要求做,比如,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同学们抬头看黑板要强调某一笔画了,有的孩子可能刚刚让写的字还没写完,就只顾着低头写,课堂上是没有那么多时间等待的,如果没按要求做,这一笔就带过了。日久天长,听讲的习惯随之减弱了。需要家长配合的是,在家里的日常生活中,养成按大人指令做的习惯,比如,该吃饭了,大人招呼去洗手,孩子能立刻照办。长久以往,他在学校也能一切行动听指挥,这跟孩子独立的个性发展并不冲突。他按老师要求做,受到表扬,内心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会帮他形成在校的良性循环。

总之一句话:学习成为主体,转变不可避免。

03

二, 各项准备。

(一)心理准备

家长的心理准备

孩子入学,是接受系统教育的开始。家长都很重视,容易焦虑,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您的重视和焦虑,怎样用行动来表现,来化解?千万别以为,孩子读一年级,仅仅是孩子的事。

在全社会都日益重视孩子教育的今天,孩子入学,孩子在学业上的表现,可以说是全家最重要的事,用我的话来说,孩子培养的是否成功,才是一个家庭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家长,你在事业上再成功,如果孩子不成材,你怎么把你的成功继续延续?

重视,反映在行动上,对孩子的关心和帮助,对老师的理解和配合。焦虑,可以用行动化解。当你尽到了家长的职责,孩子一定能够适应学习生活,这时候,你还会焦虑吗?

一年级,其实关于知识的学习并不难,难在哪里,难在孩子的习惯养成上,习惯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养成之后,也将是受益终生。一年级习惯好的孩子,家长会越来越省力省心,习惯差的孩子,家长会一直很忙碌,发现自己怎么忙、怎么重视、怎么帮助,效果都不够好。

一年级的老师最难当,难在哪里,不是孩子年龄小,不懂事,而是既要培养孩子,更要培养家长。有的家长不重视,觉得一年级学的简单,看上去孩子都会,成绩分数很好,就高枕无忧了,经常这只是假象,孩子在吃过去6年的老底儿。我过去教过的学生家长,就有的说,开始只想着不给孩子压力,看她都能完成,就不管他了,结果到了二年级、三年级,发觉自己的思路不对了,再回过头来管,不是不行,但是更费力,效果更差了。

给大家一个建议,如果对孩子有较高的期望值,这一年请全程陪同。怎么陪,在今后都会讲。

在这里要和大家明确一个观点,尽管也许作为老师我这样说要承担被误解的风险。孩子的学习和教育,首先是家长的责任和义务,不是学校,不是老师,请您一定不要以为,孩子上学了,总算有人管了,我可以放心了。

说到学校和老师,没错,我们是专业的教育机构,我们负责传道授业,我们研究孩子研究教学,我们负责诊断开药,但是我们不是神圣,无法保证实现家长的期待。因为,在教育这件事上,有三方,教师、学生、家长,

少一方都保证不了效果。

我说这么多的意思,总结为一句话,就是,孩子上一年级,家长有了一个新身份,小一家长。孩子学习怎样做一年级学生,您学习怎样做一年级的家长。也许有家长听完这番话更焦虑了,那我再告诉您一句话,既然您认可我们是专业的教育人员,那么请相信我们,理解和配合我们,接受我们的指导,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多学习,多陪伴,多观察,多思考。

2. 孩子的心理准备

正常来说,孩子都向往长大,而上学是长大的第一步,所以孩子都盼望上学。所以,家长要注意自己平时的表达,既不要流露出:上学了,就上小夹板了,让孩子觉得上学很辛苦。又不要随意说:你平时这么不听话,等上学了老师收拾你,让孩子觉得老师很可怕。

用欣喜的心情,和孩子一起去迎接新生活的到来。家长什么心态,孩子就有什么表现。

(二)物质准备

1.学具的准备:

一个不太大,比较轻便的书包,(便于放在楼道的小柜子里,且每天要背回家的书本并不多。)每天至少准备6支尖铅笔、干净的橡皮、一把直尺、一块软垫板,学具不要太花哨,以免影响孩子学习的注意力。

尽量给孩子准备笔袋,

因为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会经常把文具盒碰掉地上,这样很容易把新买的文具盒摔坏,而且会发出很大的声响,分散大家的注意力。如果换成笔袋能这样的事情就会避免很多。

在家里为孩子准备安静的学习环境和专门的书桌,培养孩子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

在开学的一两个月之内,慢慢帮孩子养成每天提前准备学具的习惯(如:削好尖铅笔、清洗橡皮、按课表准备学具、检查该带的东西是否带齐)。

由于孩子年龄小,刚开始阶段请嘱咐孩子看管好自己的东西,有可能的话,学具上贴上姓名,同学间尽量不要随意交换,以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2.餐具的准备:

一张书桌大小的桌垫(也可以是一块大毛巾,便于携带)、勺子或筷子、汤盆(最好带把儿便于端,开口大些,便于师傅盛汤,以免烫手)。学校没有条件让孩子在校清洗,嘱咐孩子每天放学时记得把餐具带回家清洗。

学校有直接饮用的白开水,可以用杯子接水喝,也可以自己带水,水瓶上要写清班级姓名。

学校有营养餐,餐费20天一收,交餐费时会提前通知,请家长按照要求准备银行卡,学校统一扣款。

请把所有的物品让孩子认识,记住,并做好记号,可以贴上姓名贴。

请一定按照要求准备,带给孩子最大的便捷。

04

三, 建议、要求。

1. 严格遵守考勤制度,

有事有病的,要向班主任请假说明,有称呼和落款,否则老师短信很多,不知道您是哪位同学的家长,尤其是发烧的孩子要说明发烧多少度。

医院诊断出传染病的,一定第一时间向班主任报告,说明诊断医院及病情,我们也要及时向上级机关汇报,以免学校整体工作上的被动。请假一定要及时,最好8:00前给老师发短信。家长电话要畅通能第一时间联系上。

临时有事的,请留出时间差给老师发短信,老师不能随时接电话、看手机,以免误事。

2. 认真收看各项通知。

开学初,小幼衔接的工作比较琐碎,特别是学校一些集体性的活动,比如开学典礼、社会大课堂等,怕孩子回家说不清,放学时比较乱也听不清,我们会及时发飞信通知,请大家一定认真看短信内容,按上面的要求做。

另外,现在的管理比过去细致、全面,经常有一些上级传达的任务,比如学籍、学生卡、填写表格、等级信息之类的工作,将来还有孩子的体检等,需要家长配合。

特别想在这点上多说两句,孩子刚入小学,我们做大人的要以身作则,要帮孩子尽早适应,您重视学校的要求了,孩子才会重视,才能遵守制度,受到表扬,形成良性循环。集体生活中,的确存在很多指令性行为,咱们大人其实也是要遵守各项规定的,并不是说遵守制度就泯灭了个性,一个有个性的人,首先是有秩序感的人。家长把学校的任何一件事,都上升到这是教育孩子契机的时刻,就不会有忽视了。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纠正姿势:下发坐立行走及写字姿势图表,请家长平时在家也能随时督促,特别是写字姿势(演示: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边一拳,拇指、食指握住笔杆下端,指尖用力,中指自然随后)。

强调:不拖拉作业、及时订正、大声朗读、家长签字、不过度神话快乐学习减负

拖拉作业,绝不是小问题,其实反映的可能有:孩子不会、学习能力差、自控能力差、没有时间观念、不专注、不守信等。我上一个班教了3年,有几个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拖拉作业,当天不能按时交,到三年级还是交不上来。这意味着什么?你的孩子在最初的阶段,已经在集体中落后了。为什么一直改不了?就是因为在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家长不重视,以为是小事,补上就行了。

朗读的好处太多,我不一一赘述,一年级会教孩子们预习,预习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把课文读下来,读熟练。家长签字之前,一定要听孩子读的情况,您可以一边休息一边听,一边做饭一边听,可以陪着孩子练习,也可以只听最后一遍。

读的要求是:大声、正确。正确的意思是:不丢字、不添字、不换字、不回读、不破句。当然,要求是慢慢提高的。

关于家长签字。我知道天天签,很麻烦,但是对孩子好,很重要。老师也是想用这种方式,引起家长的重视,引起孩子的重视。我前面教的学生,有几位家长,每天、每次作业、所有的作业、记事本,都给孩子签字,他们也工作很忙。这么忙还关心孩子的学习,孩子也就很认真努力。各方面都很优秀。

关于快乐学习,减负。是一个大课题,无法展开说。我只想说几个数据。《经济学家帮家长算了笔精明帐:减负谁当真谁就输了》一文中写到:

建国以来国家颁布的减负令

1949-1967,37个减负令。

1967-1977文化大革命。

1977-2000,12个,

2000-2013,7个。

一共56个。

世界各名牌大学的录取率和报名率

美国学生进哈佛的比例0.06%,

日本学生进东京大学的比例0.19%,

中国学生进清华北大0.04%。

不要随便和孩子说:考试成绩不重要,导致孩子不重视学习,以后会后悔的。正确做法是:您心里可以更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能力提高、视野开阔等,分数不是衡量孩子的全部,但是对于孩子的作业正确率、测验成绩,一定要重视,考得好要夸奖,考得不好,要帮孩子分析错误的原因,对症下药。

4.孩子的学习,请不要扔给老人负责。放学后人多车多,请您接孩子尽快离开,需要和老师沟通的,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短信、电话、约好到学校来。尽量不要让老人和老师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毋庸讳言,老人对孩子的宠爱,知识更新换代,对孩子的威慑力,身体情况,都不适合。我们也怕孩子表现一时的不好,刺激老人,影响身体健康。

5.怎样做家长,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家长。

指导者、伴飞者、大朋友,做孩子心灵的港湾。管教孩子要宽严结合,俗话说:打一下,揉三揉。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的严格管教,是为了他成为更优秀的孩子,也是爱的表现,给孩子安全感。

05

四, 相关事项。

1.作息时间

每天大致这样:早7:30以后入校,8点上课,上午早操或课间操,四节课,中午12点左右下课;下午1:00上课,3:40放学,周二3:30放学,周五下午没有课,中午12:30放学。班主任会将课程表及具体时间放在班级邮箱。学校每周一及重大活动要求孩子穿校服,校服上要写清班级姓名,以免同学间弄混。今后发了小黄帽,也要求每天带。这几样东西也应该在准备学具时放在书包旁,以防忘带。

2.接送孩子

① 每天上下学按时接送,早上不要来的过早,由于老师没有进校,学生的安全无法保证,学校7:30以后才能入校, (特别是以后天气渐冷,孩子在外面站上二、三十分钟容易生病的)也不要来的过晚,8点上课再匆匆赶进教室,影响老师、同学、自己也受损失,最晚也要7:50入校,给孩子准备用具、上个厕所的时间,通常,我会安排孩子早上进教室后读读书,进入学习状态。

② 接孩子时也要准时,老师每天放学后还要打扫卫生、集体备课、开会等,不能陪孩子一直在外等候,孩子看到别的同学接走,也会着急,因此,请您一定按时接,并嘱咐孩子放学家长没来时跟着班主任返回到校园等候。

学校那么多班级和学生,上下学高峰时一定是人多车多,请家长按照学校要求,不要将汽车、自行车开进学校指定的区域,即为了自己的安全,也为他人行方便,更为自家孩子做遵守制度的榜样。放学接孩子时,在指定区域等候,想象一下,如果大家都堆在校门口眼巴巴地看着孩子出来,再尾随着队伍走,那场面一定很混杂。也拜托大家告知临时接送孩子的人员遵守,特别是老人接送孩子的,麻烦您跟他交代清楚。

还要注意接孩子时不要在人家窗根下聊天,接到孩子尽快离去,确保邻居的利益。(注:小学周边就是小区)

放学后,需要集体站队,在孩子们解散之前,您不要接过孩子的书包,让孩子们自己背书包。等我带孩子们排队走出校门,整队再见,您再招呼自己的孩子回家,一定不要在门口拥挤,为了您的孩子的安全,请一定理解学校的工作。

接到孩子以后,牵着手,院子里车多,注意安全。

不要回教室取忘带的物品。每天在放学的时候,我都会提醒孩子们检查自己的物品有没有带齐,也请您要求孩子,这也是培养孩子做事的条理性。

建议制作接送卡。很多家里是老人接孩子,说不清孩子的班级,记不清孩子几点放学,所以建议制作接送卡,写上孩子的班级姓名、每天的放学时间和地点。

放学地点:×××××××

3. 家长值周

从11周开始轮到咱们一年级家长值周,每天早上7:30—8:00时间段,提醒送孩子的家长在指定地点留步。

4.建立家长委员会

5.班级群(飞信群、微信群),群里传播正能量。

6.班级邮箱:网易邮箱、密码

7.吃饭银行划账交款

8.发书本后包皮写名字,检查书有没有缺损。

9、对于班级管理工作,请各位家长给予理解和支持,不要过多干涉。比如,家长们最关心的孩子的座位问题,老师会根据孩子的性别、身高来确定。谁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坐前排、坐中间,但是两边和后边的位置也总要安排孩子去坐。我理解家长的心情,请各位也理解我的工作。

10.近几天具体安排

题外话:

我近些年多次带一年级,实践、学习、思考、总结,这也是和同事、领导学习的收获。很多强调的点,是几年来在工作中,接触家长,发现的问题,所以希望在第一次家长会上就加以强调,以免家长和学生走弯路。

有的并非我个人独创,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此一并致谢!

一年级新生入学家长会,我讲了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