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初年到底有多富?汉文帝只用一招9个月堆满了天下的粮库

汉文帝十三年,汉文帝对免除田之租税的解释,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与“成功学”想象完全不同的汉文帝时代:

今廑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谓本末者无以异也,其于劝农之道未备。

翻译过来就是,好好种地却有农业税,则没法分别“本末”,问题是,在秦汉体制下的“贾人”本就是在户籍上分别开的二等公民,将其视为“末”是否合适?

所谓“无以异也”,也就意味着原来是相同待遇,而现在要分别开来,那么,这个“本末”就不可能是针对民户和贾人之间的区别,贾人不单独立户也不存在授田,而只能是在民户之中有人“舍本求末”,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农民投身商品经济大潮了。

汉朝初年到底有多富?汉文帝只用一招9个月堆满了天下的粮库

这一点,《汉书·食货志》早已自承:

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时民近战国,皆背本趋末。

也正是在此背景下,紧跟着就是“贾谊说上曰”,一整段对汉文帝的劝谏: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今敺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基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畮,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贾谊的文字确实优美,也指出了问题,所以汉文帝的反应是:

于是上感谊言,始开籍田,躬耕以劝百姓。

开籍田,就是皇帝亲自去做个种地的样子给天下百姓看,展示他劝百姓归农的态度,也仅仅是态度,因为这种“秀”,中国的皇帝2000年来一直做,没见有什么卵用。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吸引力根本不是安心做黔首,踏踏实实给国家当“耕战”资源可比的,这是人性。

所以,懂人性的晁错紧跟着上书,指出了问题:

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

社会现实很清晰,不管国家愿意不愿意,导向是什么,商人已经富贵,农夫已然贫贱,这是事实,所以,国家所看不惯的、轻贱的阶层,时俗世风就是崇尚之,法令尊崇的阶层,官吏们依旧不放在眼里,这就是上下的需求抵牾,好恶相反。

汉朝初年到底有多富?汉文帝只用一招9个月堆满了天下的粮库

在这样的条件下,强求国家财政的丰盈和统治秩序的遂心,根本不可能。

所以,晁错提出了顺应人性的解决方案: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

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

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

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亡穷;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夫得高爵与免罪,人之所甚欲也。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

晁错的思路很简单,完成两组交易:

国家以爵位换富人的粮食;

富人以钱去换农民的粮食。

则国家得粮食,农民得钱财,富人得爵位,各得所欲,其实是通过“交易”的手段来刺激粮食的市场需求,从而“贵粟”,自然就收到了“劝农”的效果。

相比之下,晁错“以利诱之”的观念,远比贾谊的“以德化之”的思路好用的多,所以:

汉朝初年到底有多富?汉文帝只用一招9个月堆满了天下的粮库

于是文帝从错之言,令民入粟边,六百石爵上造,稍增至四千石为五大夫,万二千石为大庶长,各以多少级数为差。

错复奏言:“陛下幸使天下入粟塞下以拜爵,甚大惠也。窃恐塞卒之食不足用大渫天下粟。边食足以支五岁,可令入粟郡、县矣;足支一岁以上,可时赦,勿收农民租。如此,德泽加于万民,民俞勤农。时有军役,若遭水旱,民不困乏,天下安宁,岁孰且美,则民大富乐矣。”

上复从其言,乃下诏赐民十二年租税之半。明年,遂除民田之租税。

当我们观察完这个过程,很容易就得出结论,汉文帝免除天下民田租税的政策出台的背景,根本不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乱世萧条,什么天子不能用纯色的马,将相乘牛车,百姓困苦的景象,早在惠帝、吕后的时代即已成为过去。

晁错在汉文帝十一年六月,匈奴寇狄道(地在陇西郡)之后,上疏言兵事,之后才“复言守边备塞、劝农力本,当世急务二事”,上面转引《汉书·食货志》的文字,应为“劝农力本”一篇,而汉文帝下诏赐民租税在文帝十二年三月,也就意味着晁错的“复奏”只能在这之间的9个月间。

在结合晁错的建议:

边食足以支五岁,可令入粟郡、县矣;足支一岁以上,可时赦,勿收农民租。

翻译过来就是,边郡的粮食足可以吃五年之后,可以让富户把粮食送到内地本郡县换取爵位,够天下郡县支用一年以上,则可以免除农民的田租。

文帝听了他的建议,也就意味着他的“入粟拜爵”上疏被下发执行,最多也就9个月间,就能让天下富户、商人嗷嗷叫着购买粮食堆积到国家仓储之中,已经可以让边郡的粮食可以吃5年,天下郡县的仓储也足够支用1年以上……

那么,我们再深想一步,汉文帝十二年时,全天下的民间储粮该是怎样海量的规模?买爵的富户、商贾们又拥有多么巨大的财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