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周年之散文——敲骨吸髓

改革開放40週年之散文——敲骨吸髓

在改革開放40週年來臨之際,忽然想起那幅漫畫——魚頭比魚身貴,粗糧比細糧貴,骨頭比豬肉貴,貌似誇張,卻真實反映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改善。

“骨頭比肉貴”的時尚是由“先富起來”的人引領的,儘管只有一小部分,但迎合了消費潮流,影響所及猶如春風化雨。就像我這個60後農家子弟,從跳出“農門”到擠進“食肉者”行列,感同身受著這種餐桌變遷,不由得喟然慨嘆。

猶記得年少歲月,大凡與過日子相關的東西都是憑票限量供應的。布票、糖票、肥皂票之類,省省也就過去了。最稀缺的還是肉票,儘管那時的豬肉只要0.64元一斤(後來漲到0.71元),豬頭肉也不過0.42元一斤,但要是兜裡沒錢手中無票,也就只能買塊骨頭啃一啃。因為骨頭便宜,而且無需用票。

骨頭通常用做“搭頭”,要是單獨買骨,最多也就一毛錢一斤。家父與屠夫相熟,又是老顧客,買回的骨頭總是比一般“搭頭”多帶點肉。但就是這點“面子肉”,便讓我們五個嘴饞的小傢伙欣喜不已。

骨頭燉黃豆是那時的家庭“大餐”──夏喝湯,冬吃凍。更重要的是,我們吸乾骨水之後,將其曬一曬,還可賣給供銷社的收購站。至於多少錢一斤,早已淡忘,只記得除了骨頭外,供銷社還收購豬鬃之類的雜物。

改革開放40週年之散文——敲骨吸髓

豬骨賣錢的陳年舊事,聽來有些難以置信。就像現在的金華餐桌,一碟焐肉,居然要價20元,著實讓人瞠目結舌。

焐肉是坊間俗稱,類似杭幫菜中的東坡肉。之所以金貴,概因用兩頭烏豬肉作料,文火慢焐而成。一般的豬肉是擺不上餐桌的,而骨頭卻能。像蘿蔔排骨煲、椒鹽子排、醬炙肉排、香酥豬蹄等等,都是餐館常備菜式。要說味道,那一鍋鍋肉少骨多的菜餚不僅開胃,還著實能品咂出別樣滋味。

有智者調侃說,人是個犯賤動物──沒有油水入口,人會面黃肌瘦;油膩多了,人會長膘發胖,各種富貴病也接踵而至。如此想來,“骨頭比肉貴”還是頗有道理的。因為附在骨頭上的豬肉特別鮮,且不說依據何在,但起碼肥肉是不會長在骨頭上的,少量的精肉配上熬得濃濃的骨頭湯,味道之美是可想而知的。

如今的肉鋪,肉與骨頭都是分開售賣的,價格雖說不會像股市一樣頻繁波動,但也並非靜如止水。一頭豬的骨頭就那麼多,胴骨肉少、骨粗,奇貨可居。不止一兩次,我以急切的目光在肉攤中搜索,想買幾根胴骨煲一煲,得到的答覆總是“沒有”。若問胴骨去了哪裡?答:金華江南煲莊。金華煲莊是越地知名小吃店,胴骨煲是煲中翹楚。豬場的肉豬尚未出欄,胴骨已被煲莊預訂,骨價也就隨之倍增。

一口豬四根胴骨,前腿比後腿好——個頭粗,骨髓也多,骨味自然就更加甘香。然而,許多食客只知肉味,不知肉趣。因為煲中之骨,少則三四根,多則十來根,一般是按人頭而定的。倘若有人因為味美,多吃多佔,篤定有人心打鼓,很是不爽。

胴骨講究縫裂不溢髓——骨頭敲裂,骨髓卻不能淌出來。要是不敲,則要斫去一端之關節,骨髓還是不能外露。斫骨之技巧,就在於分寸的拿捏。

國人大多篤信“以形補形”“吃啥補啥”。敲骨吸髓,飲骨頭湯,補什麼呢?多數人會說“補鈣”。其實不然。因為骨頭中的鈣任你怎麼熬煮,也不會遊離於湯中,即便你將骨頭碾成粉吞服,腸胃也無法吸收。倒是骨髓中的脂肪含量甚高,極易溶解於水,是人體“三高”症的主要誘因,必得有所剋制。

如此說來,敲骨吸髓並不可取?非也。俗話說:“好肉長在骨頭上。”骨與肉剛柔相濟,難解難分,煮得好的骨頭往往肉爛而不離骨,讓進食者多了一份挑戰的樂趣。在美食理論中,此乃“間離效果”——啃食時的專心投入和吞嚥之後的心滿意足相互疊加,進而迸發出愉悅之感。

“我就像一條狗,等待愛情的骨頭……”這是迪克牛仔唱的歌詞。人與狗雖不可比擬,但有些本能極為相似。譬如,啃骨頭——狗見著骨頭,會兩眼發光,啃得歡快;人遇著骨頭,最好也用“啃”。啃之於人,雖說不太雅觀,但最能撕去“文明”的遮羞布,使人回到動物界原始的純真。

改革開放40週年之散文——敲骨吸髓

啃骨頭不能太講究吃相——徒手拿住一根,啃光大骨上的瘦肉與肥腱之後,將胴骨倒轉過來,像吹小號一樣,對著骨口小孔用力一吸,一股肥而不膩、滿溢肉香的骨髓便瞬間澆開味蕾之花。哪像現在去煲莊消費,每人發一根塑料吸管嫌不夠,還要再配一隻薄膜手套。殊不知,且不說吸管、手套是否乾淨衛生,只要骨水經過吸管再進入嘴裡便已失去了她原有的溫柔。同樣地,戴著手套啃食骨頭,是遠遠不如空手拿著吸吮快樂的。

□ 三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