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命已天定,是否还要努力?

如果命已天定,是否还要努力?

领读人 | 唐妈 · 主播 | 李斌

“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都只是演员而已。”

——莎士比亚

如果命已天定,是否还要努力?

如果命已天定,是否还要努力?

公元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西汉、新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东汉。东汉传八世共十四帝,历经一百九十五年,又称后汉,与西汉合称汉朝。新莽末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汉朝宗室后裔刘秀趁势而起。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并息兵养民,开创了光武中兴。刘秀死后,谥号光武帝。光,是指再现先辈辉煌;武,是指平定天下大乱。刘秀当之无愧这个谥号。

刘秀布衣起家,荡平割据统一中国,励精图治光复汉室,不可谓不强大,但作为开国皇帝,刘秀的名气似乎一直没有其他的开国皇帝大。

和秦始皇相比,他不折腾;和刘邦相比,他不流氓;和王莽相比,他不拍脑袋;和李世民相比,他爱他的兄弟;和赵匡胤相比,他统一了中国;和朱元璋相比,他不杀功臣。刘秀不好美酒不好美人,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他不过是史书上一张面目模糊的侧身像。

这样一个人,是如何登上帝位,权倾天下的?他手下又有哪些功臣名将?我们似乎知道的都不多。曹昇的《嗜血的皇冠》,以独特的视角,轻松诙谐的语言,聚焦东汉开国风云,向我们展现了刘秀的传奇一生。

《嗜血的皇冠》生动再现了当年的风起云涌,读完此书,刘秀将不再是一个扁平的名字,而将成为一个鲜活的形象,整本书可以说是字字珠玑,一幕幕故事仿如亲历。

如果命已天定,是否还要努力?

如果命已天定,是否还要努力?

《嗜血的皇冠》的作者曹昇,15岁考入浙江大学,19岁毕业,研究历史十余载。自2007年写作《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以来,他成为国内最受读者欢迎的历史作家之一。

在《流血的仕途》中,曹昇复活了千古一相李斯的风采。而在《流血的皇冠》中,曹昇将目光专注于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以恣意汪洋的笔力,重现新朝末年至东汉初年的风云际会,将刘秀、刘縯、王莽、邓奉等一个个人物,隔着绵长的时间带到我们面前。

曹昇在本书的后记中提到梁任公的话:“我们读历史,要看其人人格如何,每事如何对待,遇困难如何打破,未做之前如何准备,这一点比知道当时呆板的事实更为重要。”曹昇在《嗜血的皇冠》一书中将“以心证史,仿佛亲历”的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他重走刘秀的一生,与斯人同炎凉,共悲喜。

《嗜血的皇冠》从公元三年刘秀幼年丧父写起,一路慷慨高歌,到刘秀二十九岁一战成名,而后坠入地狱,逃出洛阳,再从河北东山再起,一步步开创东汉帝国,可以说既是一本可读性极强的历史小说,更是一本让人热血沸腾的励志史诗。全书分为上下两卷,每卷十五章,共计五十余万字,历时三年完成,以史实为依据,加上作者的奇思妙想,非常具有可读性。

如果命已天定,是否还要努力?

如果命已天定,是否还要努力?

二十九岁的时候,我们在哪里,在做什么?

刘秀二十九岁这年,坐了一整年的过山车:正月初一,他和长兄刘縯一起,大破南阳太守甄阜的十万精兵,汉军起死回生,声威大震;二月初一,绿林军势力为夺取控制权扶植傀儡刘玄称帝,本该天命所归的长兄刘縯被汉军抛弃,他也随之被排挤;

六月,他取得了名垂青史的昆阳大捷,而长兄刘縯却在宛城被逼自杀,他连夜赶回,为了自保,不敢发丧,为了自保,不顾居丧之礼,迎娶阴丽华;九月,王莽被低阶士兵枭首的时候,他在一场夜宴中得知,自己并没有让绿林军放下戒心,随时可能会丢了性命;十月,他终于逃出洛阳,渡河北上;十二月,王郎河北称帝,他被列入追杀名单,进入幽州……

刘秀二十九岁这一年,过得实在是不平静。但,冥冥之中,这一切早已注定。在他与长兄刘縯起事前夕,两人曾去拜访过南阳著名半仙蔡少公,蔡少公只说了一句话:刘秀当为天子。

不管愿不愿意,自那时起,他的命运就被锁定,他是为当天子而生的,他只能为成为天子而活。二十九岁这年,他困顿无助,也正是这个信仰让他找到了黑暗中的明灯,逃出生天,才有了后来的青云直上。

刘秀的故事是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嗜血的皇冠》是引人入胜的。接下来的一周,我们将一起徜徉于浩瀚的历史中,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我将全书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少年不知愁滋味(上卷:第一到八章)

第二部分:蹲下来,是为了跳得更高(上卷:第九道十五章)

第三部分:那些打不倒他的,终将使他更加强大 (下卷:第一到七章)

第四部分:荡平四海,权倾天下(下卷:第八到十五章)

希望我们能够一起从《嗜血的皇冠》这本书种读出刘秀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不拔,面对胜利不骄不躁,面对责难波澜不惊。假若命运已经被注定,那也应当宠辱不惊,“我命由我不由天”,更加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