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习俗」村落居所均有说

点击“蓝色”关注

香河方志

「民间习俗」村落居所均有说
「民间习俗」村落居所均有说

村落居所均有说

香河县的村落,有的由当地自然形成,年代久远;有的是明朝初年移民及历代屯田屯军之所,渐渐成村镇。村(镇)名称,来源不一,大致有十几种。有的与历史传说有关,如义井、刘宋、安头屯、卸甲庄、扁城、渔阳院;有的与寺庙(及庙宇传说)有关,如红庙、白庙、宣教寺、铁佛堂、延寺等;有的与希望和理想有关(包括民间这方面美好的传说),如太平庄、富各庄、安平等;有的与姓氏有关,如刘庄、张庄、李庄等;有的与河流(及有关河流的传说)有关,如百家湾、牛济河等;有的与移民有关(主要是明代移民),如罗屯、赵屯、叶屯等;有的与屯田、屯军有关,如双营、黄营、孙小营、朱大营;有的与元代领户分封制有关,如头百户、二百户到十百户;有的是在游牧少数民族(如元、清)统治时期开辟的养马所,后成村落,如大马坊、小马坊、前马坊、后马坊、马房顶;有的与职业有关,如杨簸箕庄、纸(止)务;有的与地形有关,如南台、北岗、高坨;有的与动植物有关,如雀林院、打鵏户、茅草店等。当然还有其它类型,不再细述。

民众居所也有许多说法。富人家多为四合院型,经济条件稍差的多为三合院,当然,穷人的房子是很难讲究了。房的山向(方向,多指主房的方向)多为坐北略朝东南型,叫做抢阳房。也有坐北略朝西南的,叫做抢阴房。还有坐西朝东(即西为正)的房宅,不过很少见。

邻里间连山房,房脊要一般高,若有不平的,也要东邻高,最忌西邻高。乡间有“不怕青龙高一丈(东邻房),就怕白虎(西邻房)压一头”的说法。

农村院落有猪圈厕所的,在前院要放在西侧,在后院要放在东侧。碾子要安在大门以东,磨要安在大门以西(农村人习惯上称碾子为青龙,在东方,称磨为白虎,在西方)。院中井要在外屋以东。泄水道(水过眼)多数在门西侧,家中人丁不旺的,门两边都有水过眼。

住房以东为上,长辈要住东屋,其余房的安排也是长幼有序。

前后若有房,前后门都不能和窗户相对,有“窗户对着门,不打官司就死人”的说法。假如对上了,咋办?就在门楣或窗楣上钉一块镜子,据说这就可以破解出凶事。其实这是子虚乌有的事。

邻里间都力求和睦团结、互助,乡间有“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的说法。

「民间习俗」村落居所均有说
「民间习俗」村落居所均有说

关注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