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哪位開國上將率華北主力部隊發起保北戰役叫板傅作義

1948年5月中旬,華北野戰軍作為陝北中央的戰略機動力量,實實在在地起到了特殊的戰略牽制作用。為配合東北野戰軍作戰,牽制華北之敵無力外援,晉察冀野戰軍第三、第四縱隊和第二縱隊之第四旅,共7個旅,組成戰役兵團,從5月13日至6月25日,牽著敵暫三軍、十六軍、九十四軍、九十二軍、獨立師及新編騎兵第四師等部,周旋於冀東、熱西。我軍以游擊戰專家的姿態,輕靈地轉戰騰挪,不僅牽住了大量的國民黨軍,還一路斬獲,高奏凱歌。在短短的一個月內,晉察冀我軍先後攻克了隆化、豐寧、新灤平、灤平、平泉、豐潤、昌黎等名城重鎮,解放了廣大鄉村,殲敵萬餘名。我軍的行動像一把利刃,直刺華北通往東北的咽喉要地,切斷了關內外敵人的聯繫。

1948年哪位開國上將率華北主力部隊發起保北戰役叫板傅作義

楊成武上將

半年前方走馬上任的國民黨華北“剿總”司令傅作義有些沉不住氣了,但自恃兵力佔優,以往與我軍交手時也曾頗有建樹。為了尋找我軍主力部隊,他急調主力7個師,自平谷地區出發,經三河、薊縣、玉田向東馳援,企圖與我主力決戰,消滅我軍,打通關內外的聯繫,以支援關外被圍之敵。但是求戰心切的傅作義卻在被動的應付過程中將主動權拱手讓出。傅作義將其主力東調後,保定、北平之間守備薄弱,其第九十四軍第四十三師駐守涿縣,新編第二軍的暫編第三十一師守備定興、高碑店、淶水、北河店、固城、徐水各點,新編第二軍軍部率暫編第三十二師、第三十三師駐守保定及其周圍地區。如此一來,在北平、保定間360華里長的鐵路線上,除新二軍外,多系非正規武裝,沒有多大的戰鬥力。

1948年哪位開國上將率華北主力部隊發起保北戰役叫板傅作義

1939年,八路軍將領 左至右聶鶴亭,楊成武,陳伯鈞,王平,舒同,程子華

保北咽喉幾乎成了國民軍設防的真空。保北地區,指南靠保定的徐水至北靠北平的涿縣之間的一段鐵路沿線地區,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保定一帶,西有險峻的太行山雄峙,東有群川河谷東西彙集,宣化、大同是它的外圍屏障,倒馬關和紫荊關是它的內地阻隘。這些屏障、阻隘與它互相聯絡,構成表裡之勢,共同護衛著京師。

解放戰爭中,我軍曾多次出擊保北地區。由於這一帶地域狹窄,迴旋餘地不大,不適宜大兵團運動作戰,同時,鐵路、公路、河流縱橫交錯,我軍每進入此地,敵人迅速沿鐵路、公路匯攏而來,使我不易分割,不易包圍,更難全殲,甚至每戰只打幾天便需撤離戰場,否則就會造成不利局面。所以我軍數次出擊保北始終未能打出大的殲滅戰。但是,這裡是敵人在華北的戰略基地,集重兵於此,我軍只有向保北出擊,才能調動敵人,尋機殲敵。更重要的是可以鉗制華北之敵,配合東北戰場我軍的作戰。所以,每次我軍出擊保北,作戰命令上都有配合東北野戰軍的字樣。

1948年哪位開國上將率華北主力部隊發起保北戰役叫板傅作義

楊成武前線勘察地形(右一)

晉察冀野戰軍雖數次未能在保北取得預期戰果,但仍時刻盯著保北,尋找戰機。眼下,傅作義讓出保定,無疑為我軍出擊保北賜於良機。為了配合冀東我軍作戰,調動開往冀東之敵回援,並造成孤立保定之勢,粉碎敵人糾集殘敵聯合出擾我河間、石家莊之企圖,晉察冀軍區首長決定:以野戰軍第一、第六、第七和第二縱隊主力、炮兵旅及軍區所屬第一、三、五、六、十分區所轄之部隊,組成強大兵團,統歸楊成武指揮,於7月中旬再次舉行保北戰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