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易經的理、數、象、卦、辭?值得收藏慢慢學習

什麼是易經的理、數、象、卦、辭?值得收藏慢慢學習

大家都知道《易經》是一本非常經典的中國儒家經典之一,它又分《經》、《傳》兩部分,《經》據傳為周文王所作,由卦、爻兩種符號重疊演成64卦、384爻,依據卦象推測吉凶。 今本《易經》通過釋經表達哲學觀點,包含世界觀、倫理學說和豐富的樸素辯證法,從而在中國哲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類似於國外的《聖經》所以說這本易經就是中國人的聖經。它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喜歡《易經》的朋友多加關注相互學習。

《易經》象、數、理、卦、辭的關係。

1、基本概念:《易經》以象、數、理、卦、辭為基本要素,構成邏輯嚴密的象數體系,詮釋天、地、人的運行、變化規律。其中:

“象”代表事物運行變化的現象。天雷山水、花草蟲魚、春夏秋冬、動靜剛柔、創業守業、革故鼎新、上下左右等大自然和社會的物象、現象,均為《易經》所取之象。

“數”是衡量事物變化程度和時位關係的量化指標。如天雷山水為四象,春夏秋冬稱四季,年月日時、個十百千,六爻的排序,均為《易經》所取之數。

什麼是易經的理、數、象、卦、辭?值得收藏慢慢學習

“理”指事物運行變化的規律、原理。天、地、人,大自然萬物之運行變化,並非雜亂無章,而是遵循一定的規則與原理,春暖夏熱秋涼冬冷、陰陽相應、日月循環,生老病死,吉凶悔吝,任何現象,皆遵循一定的自然或社會規律,易稱之為天理或天道。

“卦”,指《易經》的符號體系。包括八個經卦,六十四個別卦,三百八十四個爻,是象、數的表現形式,也是斷象明理的依據。

“辭”,指聖人斷象、釋卦、明理的文辭,包括卦辭、爻辭、易傳,是聖人表達天道、物理的文書。

2、象、數、理、卦、辭邏輯關係。《易經》之象、數、理、卦、辭,邏輯嚴謹,其中:理成於象,定於數,斷於卦,表達於辭;“數”是象、理的量化指標;卦是象、數、理的符號表現形式;辭是象、數、理的語言表達形式;象、數、理皆存於卦,辭源於卦。

在《易經》中,卦爻辭在於斷卦、析象、明理,相當於《易經》卦象說明書,易傳則解釋卦象,也解釋卦爻辭,相當於解讀卦爻、經文的工具書。

所以,學《易》在於明理,明理在於解辭,解辭在於觀象,觀象在於斷卦,斷卦在於品物,品物在於知性,知性在於斷陰陽,斷陰陽在於立太極,立太極在於明天道,明天道在於學《易》。

什麼是易經的理、數、象、卦、辭?值得收藏慢慢學習

所以,《易》有太極,是生兩儀(陰陽);兩儀生四象(屬性);四象生八卦(物類);八卦生萬物(象);萬物存卦爻(六十四卦);卦爻生變化;變化衍言辭;言辭明天道;天道立太極;太極之道,易道也。

所以,學《易》在於明理,明理在於解辭,解辭在於觀象,觀象在於斷卦。聖人所示之天道(理)盡在象中,聖人所表達之言語盡在辭中。

所以,欲明易理,先讀易辭;欲讀易辭,先觀易象;欲觀易象,先斷易卦。

所以,《易經》形成這樣一個循環:易--太極—兩儀(陰陽)--四象(屬性)--八卦(物類)--卦爻(六十四卦)--變化(象理)--天道(言辭)--太極—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