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團隊和興安盟行署達成高規格的戰略合作協議

袁隆平團隊和興安盟行署達成高規格的戰略合作協議

8月4日袁隆平團隊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鹽鹼地高效利用研究中心、湖南博川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和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行政公署在長沙正式簽署合作協議。袁隆平團隊將以耐鹽鹼水稻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推動興安盟打響“袁隆平”品牌,以科技化力量構建創造歷史、造福人類的耐鹽鹼新型科技產業,助力興安盟新型產業發展,共同構建全國第一個“耐鹽鹼產業先行試驗示範區”。

袁隆平團隊和興安盟行署達成高規格的戰略合作協議

作為新中國第一個少數民族自治政權——內蒙古自治政府的誕生地,內蒙古興安盟傳承紅色基因、引領綠色發展,以“建設紅色興安、生態興安、活力興安、健康興安、幸福興安”為發展目標,近年來在扶貧攻堅、生態建設、綠色發展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興安盟擁有大量的鹽鹼荒漠沙化地,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博川集團擁有雄厚的資本、先進的水稻選育種植及鹽鹼地改良技術,三方在生態環境改善、產業發展、脫貧攻堅等方面達成一致共識,攜手合作,共同支持在興安盟建設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和鹽鹼荒漠化土地高效利用研究中心,引進我國最新培育成功的“耐鹽鹼雜交水稻”品種和世界領先的水稻種植、鹽鹼地改良技術,提高耕地土壤質量,發展高產雜交水稻,在3年內總結出一套興安盟每畝水稻增產100公斤的技術方案,同時,還將拓展研究苜蓿、山桐子(油葡萄)等多種高經濟附加值的農林作物鹽鹼地種植技術,帶動農牧民脫貧致富,吸引更多資本投資,充分整合本地人才、資源、環境優勢,在興安盟打造全世界首個耐鹽鹼產業推廣模式,通過強產業,帶來快發展,產生大效益!三方於8月4日正式在長沙簽署合作協議,並得到了自治區政府領導的高度關心和密切關注。

袁隆平團隊和興安盟行署達成高規格的戰略合作協議

袁隆平團隊和興安盟行署達成高規格的戰略合作協議

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迅速組織專家研究具體實施方案,安排土壤學專家勘察土壤質量,研究成土母質情況和鹽鹼土壤培肥技術,對試驗地塊分層次取土樣,分析檢測相關理化指標和養分結構;鹽鹼地改良專家提出以鹽鹼地改良利用為主線,開展水鹽動態變化規律研究,形成鹽鹼地高效改良集成技術體系;育種專家提出利用引種馴化、選擇育種、雜交育種等常規育種技術,結合現代分子進化、分子育種技術及其他的專利性狀改良技術,研究當地水稻品種和耐鹽鹼雜交水稻抗逆性狀和重要經濟性狀改良技術,建立長期育種策略和育種技術體系,聚合優異抗逆基因,定向培育多抗(耐鹽、極端溫度和乾旱)和營養高效利用的水稻育種材料;作物和基因專家提出要收集、創制耐鹽鹼水稻種質資源,挖掘其耐鹽鹼關鍵基因,建立耐鹽鹼水稻種質資源庫,開展耐鹽鹼水稻品種的篩選和申報;水稻栽培專家提出開展輕簡化高產栽培技術、耐逆境栽培調控技術、新型農田耕作制度、病蟲草害高效防治技術研究;遺傳專家提出利用植物解剖學、生理學、生化學等實驗方法和基因組學、蛋白組學、轉錄組學等現代生物技術,從形態結構、生理生化及分子水平,探索耐鹽鹼水稻應對非生物脅迫耐性機理、進化機制、分子基礎和功能途徑,克隆、鑑定耐鹽鹼水稻抗逆主效基因,解析抗逆基因參與的表達調控網絡和代謝途徑,提高水稻抗逆性,改善大米口感,為耐鹽鹼水稻新種質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持,這些專業科研工作都已經按計劃進入實質性推動程序。

袁隆平團隊和興安盟行署達成高規格的戰略合作協議

袁隆平團隊和興安盟行署達成高規格的戰略合作協議

袁隆平團隊和興安盟行署達成高規格的戰略合作協議

袁隆平團隊和興安盟行署達成高規格的戰略合作協議

袁隆平團隊和興安盟行署達成高規格的戰略合作協議

袁隆平團隊和興安盟行署達成高規格的戰略合作協議

袁隆平團隊和興安盟行署達成高規格的戰略合作協議

袁隆平團隊和興安盟行署達成高規格的戰略合作協議

鹽鹼地高效利用研究中心和博川集團以及湖北旭舟林農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北禾水土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也選派水稻種植專家和耐鹽鹼林木專家教授以及精幹工作人員多次前往現場實地調研,採集基礎資料進行大數據分析,現已經註冊興安盟項目實施平臺---興安盟博川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進駐興安盟,收集氣候、物候、地質、土壤、光熱資源、水資源、自然災害、發展規劃等各方面的基礎數據和資料,聯繫、對接項目相關各方,促進項目推動,配合政府為領導、專家現場調研科研提供便利。

袁隆平團隊和興安盟行署達成高規格的戰略合作協議

經過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鹽鹼地高效利用研究中心和博川集團聯合專家組的初步考察論證,將選定科右中旗巴彥淖爾蘇木巴彥淖爾嘎查高木屯一處萬畝連片的鹽鹼荒地為袁隆平院士工作站試驗基地,該地塊維度為北緯45度,是全球公認的黃金大米生長地帶,光熱資源充足,地形平坦,周圍有水庫可引水灌溉,而且位於G111國道(京加線)旁,交通極為便利,地方政府也有意開展鹽鹼地改良及“旱改水”,綜合考量,該地塊相對比較適合作為袁隆平院士工作站試驗基地。

袁隆平團隊和興安盟行署達成高規格的戰略合作協議

袁隆平團隊和興安盟行署達成高規格的戰略合作協議

袁隆平團隊和興安盟行署達成高規格的戰略合作協議

據瞭解,耐鹽鹼水稻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及鹽鹼地高效利用研究中心各項工作準備就緒,即將正式掛牌落地。

一個是鹽鹼地資源集中的核心地區,中國鹽鹼地高效利用的引導者。

一個是全世界水稻科技一流團隊,世界雜交水稻科技的領跑者。

二者的這次牽手,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

袁隆平團隊和興安盟行署達成高規格的戰略合作協議,據在農業產業化(2014年)高峰論壇全國第一個提出“以鹽鹼地高效利用產業化構建耐鹽鹼新型產業體系是創造歷史的選擇”建議的農業產業化知名專家瞿衛國介紹,這次簽約後,袁隆平團隊將助力興安盟打造耐鹽鹼產業科技中心;打造以耐鹽鹼水稻、耐鹽鹼林木品種油葡萄為代表的新型高科技耐鹽鹼產業集聚區。

袁隆平團隊和興安盟行署達成高規格的戰略合作協議

同時依託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鹽鹼地高效利用研究中心、博川企業集團鹽鹼地修復治理項目以及湖北旭舟林農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北禾水土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等紮根在興安盟的新產業,並借可在全國推廣的耐鹽鹼水稻種植模式試驗示範基地建設,打響興安盟袁隆平耐鹽鹼水稻弱鹼大米品牌,通過博川企業集團土壤調理修復技術體系對100萬畝鹽鹼地高效治理修復,打造新型耐鹽鹼產業集聚中心。

袁隆平團隊和興安盟行署達成高規格的戰略合作協議

隨著耐鹽鹼水稻院士工作站的建立,袁隆平團隊將會把更多新品種、新業務、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放在興安盟,助力興安盟打造“全球耐鹽鹼新品首發地”“耐鹽鹼水稻新品種誕生地”“耐鹽鹼水稻種植模式全國示範區”以及“耐鹽鹼產業鏈集聚區”“耐鹽鹼科技服務孵化基地”,共同構建全國第一個“耐鹽鹼產業先行試驗示範區”和“全球耐鹽鹼植物生態環境示範區”。為解決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兩大基礎性物質——食物與土地,為人類實現“生理要素”配置共享提供現實路徑和新思路新模式。

可以預料,此次袁隆平團隊加碼與興安盟合作,將會創造一個耐鹽鹼水稻前沿理論、科學實驗、技術開發、育種培植、科普教育、技術培訓、新品培育、科技服務、種植模式、科技娛樂、人才培養、產業推廣的大型綜合平臺和產業孵化基地。將極大助力興安盟發展,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倡議和國際合作,為整個內蒙古耐鹽鹼產業一體化進程併為帶動東北振興帶來無限新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