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与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

一、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

“裴李岗和磁山陶器上的篦点纹,也是相当突出的特点之一。...这种纹饰曾被称为弧形纹或‘之’字形纹,一种呈弧线,另一种呈弧线篦点,可称为弧线纹或弧线篦点纹以资区别。一般的发现限于辽宁西部,如锦西沙锅屯、赤峰红山和巴林左旗富河沟门等地都有出土,...。值得注意的是,莪沟(注:应该是指河南新密莪沟)还复原了两种大口深腹小平底瓮,其形制与红山、富河沟门等地的器形完全一致。这些迹象可能说明中原和东北之间,在文化上存在必然联系。”————《裴李岗、磁山和仰韶——试论中原新石器文化的渊源及发展》,安志敏

“1.磁山遗址的文化内涵和特点与仰韶文化后岗类型的关系较为密切。(下略)

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与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

2.与红山文化的关系。磁山遗址与红山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从陶器的器形、纹饰和石器等方面,两者极为相似。如筒状陶盂、圜底钵、最大腹径偏下的深腹罐、侈口罐,陶器底部有压印纹,常见的弧线篦点纹,以及舌状石铲等都很接近。这充分说明,位于我国东北的红山文化,在许多方面继承了中原地区的磁山文化。”————《河北武安磁山遗址》,河北省文管处、邯郸市文物保管所

二、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考古区陶制女人头像复原:

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与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

1)牛河梁遗址男女两性的患龋率、龋齿率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2)他们的患龋率和龋齿率有随年龄增长逐步增高的趋势; 3)上颌的龋齿罹患率高于下颌; 4)龋齿的发生主要集中在臼齿,且以咬合面部位为主; 5)他们的患龋率和龋齿率均较低。牛河梁红山文化人群相对偏低的龋齿率可能暗示出他们的经济生活方式还处在以采集狩猎为主体的模式中,农耕经济可能处于较低层次的状态。

“四 篦纹的起源与传播路线问题 纵观篦纹的时空分布,可以清楚地看出裴李岗文化是篦纹的发源地,其时代约在距今8500年。...篦点‘之’字纹和线状‘之’字纹以及篦划纹 在辽河上游和辽河地区最为发达。在出土的陶器中多装饰有以这三种纹饰所组成的复合图案。其竖行、横行弧线篦点‘之’字纹,有的与裴李岗文化如出一辙,其时代比裴李岗晚1000年,这充分说明它们是通过磁山、上宅等文化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篦纹的起源与传播》,赵世纲

“在遗传结构研究方面,...系统发育与多维度分析表明牛河梁红山文化居民与

东亚人群特别是中国汉族人群有最近的遗传距离,二者之间有最近的母系遗传关

系。”————《辽西地区先秦时期居民的体质人类学与分子考古学研究》,吉林大学,赵欣

三、夏家店下层文化

夏家店下层文化已属于一种精耕细作的农业类型,与辽西区新石器时代诸考古学文化相比已发生了显著变化。结合粮食颗粒和动物骨骼的鉴定与分析,可以认定大山前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的经济形态是以粟作农业经济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作为重要的辅助性取食手段,狩猎所起的作用已十分有限。这种经济形态与同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诸考古学文化亦十分相似。而较今优越的自然环境,成为支持粟作农业与家畜饲养业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