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李崗文化、磁山文化與紅山文化、夏家店下層文化

一、裴李崗文化、磁山文化

“裴李崗和磁山陶器上的篦點紋,也是相當突出的特點之一。...這種紋飾曾被稱為弧形紋或‘之’字形紋,一種呈弧線,另一種呈弧線篦點,可稱為弧線紋或弧線篦點紋以資區別。一般的發現限於遼寧西部,如錦西沙鍋屯、赤峰紅山和巴林左旗富河溝門等地都有出土,...。值得注意的是,莪溝(注:應該是指河南新密莪溝)還復原了兩種大口深腹小平底甕,其形制與紅山、富河溝門等地的器形完全一致。這些跡象可能說明中原和東北之間,在文化上存在必然聯繫。”————《裴李崗、磁山和仰韶——試論中原新石器文化的淵源及發展》,安志敏

“1.磁山遺址的文化內涵和特點與仰韶文化後崗類型的關係較為密切。(下略)

裴李崗文化、磁山文化與紅山文化、夏家店下層文化

2.與紅山文化的關係。磁山遺址與紅山文化的關係十分密切,從陶器的器形、紋飾和石器等方面,兩者極為相似。如筒狀陶盂、圜底缽、最大腹徑偏下的深腹罐、侈口罐,陶器底部有壓印紋,常見的弧線篦點紋,以及舌狀石鏟等都很接近。這充分說明,位於我國東北的紅山文化,在許多方面繼承了中原地區的磁山文化。”————《河北武安磁山遺址》,河北省文管處、邯鄲市文物保管所

二、紅山文化

紅山文化考古區陶製女人頭像復原:

裴李崗文化、磁山文化與紅山文化、夏家店下層文化

1)牛河梁遺址男女兩性的患齲率、齲齒率沒有明顯的性別差異; 2)他們的患齲率和齲齒率有隨年齡增長逐步增高的趨勢; 3)上頜的齲齒罹患率高於下頜; 4)齲齒的發生主要集中在臼齒,且以咬合面部位為主; 5)他們的患齲率和齲齒率均較低。牛河梁紅山文化人群相對偏低的齲齒率可能暗示出他們的經濟生活方式還處在以採集狩獵為主體的模式中,農耕經濟可能處於較低層次的狀態。

“四 篦紋的起源與傳播路線問題 縱觀篦紋的時空分佈,可以清楚地看出裴李崗文化是篦紋的發源地,其時代約在距今8500年。...篦點‘之’字紋和線狀‘之’字紋以及篦劃紋 在遼河上游和遼河地區最為發達。在出土的陶器中多裝飾有以這三種紋飾所組成的複合圖案。其豎行、橫行弧線篦點‘之’字紋,有的與裴李崗文化如出一轍,其時代比裴李崗晚1000年,這充分說明它們是通過磁山、上宅等文化的影響而發展起來的。”————《篦紋的起源與傳播》,趙世綱

“在遺傳結構研究方面,...系統發育與多維度分析表明牛河梁紅山文化居民與

東亞人群特別是中國漢族人群有最近的遺傳距離,二者之間有最近的母系遺傳關

系。”————《遼西地區先秦時期居民的體質人類學與分子考古學研究》,吉林大學,趙欣

三、夏家店下層文化

夏家店下層文化已屬於一種精耕細作的農業類型,與遼西區新石器時代諸考古學文化相比已發生了顯著變化。結合糧食顆粒和動物骨骼的鑑定與分析,可以認定大山前夏家店下層文化聚落的經濟形態是以粟作農業經濟為主,以家畜飼養業作為重要的輔助性取食手段,狩獵所起的作用已十分有限。這種經濟形態與同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諸考古學文化亦十分相似。而較今優越的自然環境,成為支持粟作農業與家畜飼養業快速發展的有利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