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歐洲是個統一的國家,世界將會怎樣?

MDS博少


應該是說,自神聖羅馬帝國以後😁歐洲無一直都想重新統一。無論是拿破崙,還是一戰,還有希特勒。再就是斯大林。他們無一不是希望再次用武力希望神聖羅馬帝國重現。但可惜他們都失敗了。現在的歐盟就是用另外一種方式再重新走向統一。但這個願望註定無法實現。只要美國強大並且反對,就無法實現。即便沒有美國,只要俄羅斯在,歐洲也是無法統一和聯合的。



一個最完美的歐洲合眾國是這樣的,他的首都是布魯塞爾。他的總統是意大利人(虛無元首)總理是德國人。文化是法國人。體系是英國人的。軍事是德國人的,一切都交給瑞士人去處理,這是天堂的歐洲合眾國。如果總統是瑞士人,總理是意大利人。文化是英國人。軍事是意大利人。一切都交給法國人去處理,那就是地獄的歐洲合眾國。但無論是天堂還是地獄必須讓俄羅斯人走開。


歐洲的統一,對世界的影響應該不大,現在歐盟也是以一個聲音講話,但力度和影響力不大。美國自然比不上。俄羅斯也不如。甚至還不如兔子的話語權。

一個超級大國統一個必須有一個主體民族,俄羅斯的俄羅斯族,美國雖然比較特辣,但也是一英語人和西班牙愛爾蘭後裔民族為主體,兔子自然不必說。而歐洲8億人口中單一民族沒有一個超過2億以上的。這顯然在國家認同上,民族凝聚力上無法實現整合。歐洲的統一,官方語言一定是英語,但你無法阻止意大利語,俄語,德語,甚至新西蘭語的存在,你能想象不讓法國人說法語的情景嗎。而語言的統一是國家基礎。


在政治上,如果歐盟實現了統一,整個歐亞大陸就會形成歐洲,中東,東亞,兔子四分分天下!基本上美國就不需要在歐洲駐軍了。如果歐洲要實現統一的以後,美國繼續駐軍,要麼歐洲合眾國是個傻子,要麼美國就是個傻子。基礎就是美國不在歐洲駐兵,或在中亞生事。這樣子世界上的局勢就變成了美國,歐洲,兔子,東亞,兔子趨勢地緣政治。

歐洲註定無法統一,永遠。即便是沒有美國,只俄羅斯存在,俄羅斯需要的是俄羅斯的歐洲,孤立而不許獨大的英國也不允許歐洲的統一。他註定是一個夢想。一個偉大而不切實際的夢想。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世界會照樣旋轉不停,並不會停下來或者加快變慢!

玩笑了,作為世界上面積倒數第二的大洲,歐洲的國家確實超乎尋常的密集,而且在世界歷史上先後誕生了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等世界性帝國。雖然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歐洲各國元氣大傷,冷戰後俄羅斯也從超級大國神壇上跌落。但是歐洲的經濟實力和政治影響力依然很強,在國際事務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那麼,如果上天給歐洲一個契機,將星羅棋佈的歐洲各國統一成一個國家,那麼會對世界產生什麼影響呢?靜夜史認為:

影響會非常大!會改變世界政治經濟的格局。

為什麼這麼說呢?

1、成為新的超級大國

因為歐洲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是最早對外開拓殖民地大肆掠奪,最早開始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地區,因為起步早,制度相對成熟,因此歐洲國家的經濟基礎非常雄厚,今天額很多歐洲國家,特別是西歐國家,基本都是發達國家,這些要歸功於先期的資本積累。

在今天的國家經濟實力前,歐洲曾經的世界性帝國包括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以及俄羅斯分列第4、5、7、8、12和第14位。而世界上GDP規模超過10000億美元的國家總共有15個,歐洲就佔據了6個,可以說實力非常強悍了。

我們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如果歐洲成為一個國家,勢必要比今天的歐盟還要大,因為俄羅斯等東歐國家全部加入,那麼歐洲的經濟實力一定會超越世界經濟霸主美國。

經濟更強意味著歐洲能有資本成為新的超級大國!

2、削弱美國的世界影響力

有了更強的經濟實力,歐國的世界影響力一定直逼美國。

一個國家的影響力不僅僅要靠強大的經濟實力,還要靠政治影響力、軍事實力、文化軟實力

在政治影響力上:

今天的歐洲,一共有英國、法國和俄羅斯三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如果歐國成立,那麼歐國將重回蘇聯時期的“一國三票”制度,在國際事務上的話語權無疑更大。

因為俄羅斯是地跨歐亞的國家,所以如果俄羅斯統一於歐國之中,那麼歐洲的東部界線將不再是烏拉爾山脈,而是遙遠的楚科奇半島。屆時,歐國的疆域面積將遠遠超過世界所有國家。因為歐國的疆域西有大西洋,南有地中海、北有北冰洋、東有太平洋,歐國的地緣優勢將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無法比擬的。

歐國將可以利用地緣優勢參與到非洲、中東、中亞、東亞、美洲等事物中,對國家產生巨大的影響力。特別是對北極地區的影響力,將深刻影響國際政治版圖。

軍事實力上:

雖然英國、法國和俄羅斯都是擁核國家,但是要論核彈的數量,英法都輸了。如果歐國統一,那麼俄羅斯的核武庫加上英法等國的核彈數量,整個歐國的核武庫將是世界上最可怕的軍事存在。

因為佔據了地緣優勢,歐國可以對亞歐大陸任何一點施加壓力,進行軍事上的影響。屆時美國在太平洋以及中東地區的勢力將會受到歐國的擠壓直至美國退出!

文化軟實力上:

今天的歐洲,是世界上基督教的主要分佈區,西歐地區主要是天主教和信教,而俄羅斯等東歐國家則是東正教。

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歐洲也成為世界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其中希臘文明是古代歐洲的代表文明。其後歐洲陸續出現了古希臘和羅馬文明、基督教—猶太教文明、日耳曼文明等,而在北歐地區有海盜文明,東歐還有斯拉夫文明等。

多樣性的文明使得歐國有更多發展的可能!而經過整合後的歐國文明將是世界最璀璨的文明存在,屆時將對美國文化造成巨大沖擊!

可以說,一個統一的歐洲不僅僅是很多歐洲人的願望,更是很多歷史大神的終極夢想。從羅馬帝國到法蘭克王國再到神聖羅馬帝國,歐洲的領袖們一直在為歐洲的統一而努力!

但很遺憾,所有的努力都失敗了,包括拿破崙和希特勒這樣的狂人都折戟在俄羅斯。足以說明:在歐洲,分裂比統一更容易!

  • 正因為歐洲經濟高度發達,所以各國之間誰也不服誰,這些西歐各國也不想加入大家庭為落後的東歐地區輸血!

  • 歐洲各國尤其是英法俄等國政治地位較高,而德國經濟實力最強,這勢必導致各國之間難以調和的矛盾。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如果歐洲統一成歐國,首都定在哪裡?

  • 英法和俄羅斯都擁有核武器,抱團可以取得1+1>2的效果。但是,正是因為大家都有核武器,所以誰也奈何不了誰,不能輕啟戰端?但是和平統一又遙遙無期!
  • 最後的文化問題更嚴重,雖然可以百家爭鳴,但是因為長期以來文化迥異的發展軌跡,導致東歐和西歐幾乎就是水火不容,20多年前的冷戰正是東西歐的對抗!
  • 最後,歐洲統一首先衝擊的就是美國的霸主地位,所以美國是絕不會坐視歐洲統一的!剩下的大國如中日更不會坐視歐洲統一!在大國心中,一個分裂的歐洲符合所有國家的利益!

所以,統一是很多歐洲人的夢,但是,僅僅只是個夢!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歐洲如果統一成為一個國家,那麼在世界舞臺上的位置將僅次於美國,成為另一個重心,而且會成為美國有力的競爭對手。

沒有哪一片分裂的領土能夠依靠和平的手段逐步統一,儘管今天的歐盟正在努力將分裂的歐洲聯合起來,但是與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所起到的作用相去甚遠。

如果歐洲統一為一個國家,這個國家幾乎佔據整個歐洲(俄羅斯的歐洲部分除外),原先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英法將成為巨大的歐洲國家的一員,說話的分量也更重。除了英法兩國,德國雖然是戰敗國,但是是發達國家中的重要一員,在國際事務中向來有很大的發言權,我們經常可以在新聞上見到的G8峰會,其會員包括美德英法意加日和後來加入的俄羅斯,可以看到,八國當中四國是歐洲國家,這也側面驗證了歐洲的實力。


軍事方面,歐洲的英法兩國本身就是擁有核武器的國家,而且是合法擁有,常規武器方面,歐洲同樣厲害,颱風戰鬥機遠銷各國,統一的歐洲將有能力面對來自俄羅斯的威脅。

科技方面,歐美歷來是諾貝爾獎的大戶,科技研發能力超出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尤其是瑞士的醫藥公司,德國的機械加工,這些在世界鼎鼎大名,統一之後,歐洲各國的技術可以融合貫通,強化科技和工業生產能力。

歐洲統一將會變得更加強大,所以無論是盟友美國還是俄羅斯,他們都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的出現。


綠色落日


統一歐洲的想法過去只是哲學家和空想家們的夢想。偉大的法國文學家雨果在1849年說:

“遲早有一天,這個歐洲大陸的所有國家將會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建立情同手足的兄弟關係。遲早有一天,除了思想鬥爭。不會有任何其他戰場。遲早有一天,子彈和炸彈會被選票所代替。”

曾經的拿破崙和希特勒都為統一歐洲付諸過實踐,但都未能成功。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歐洲,變得滿目瘡痍,失去了其世界中心地位。


冷戰時期,西歐國家在馬歇爾計劃的援助下,逐漸恢復發展,但它的地位已經不能和戰前相比。此時世界格局由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所支配。


在此背景下,西歐國家為了自強,開始聯合起來,由最初的歐洲煤鋼共同體,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在冷戰結束後,歐盟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實力與美國匹敵的政治經濟集團。


但歐盟畢竟是一個聯盟組織,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歐盟內部矛盾重重,各國有著自己的利益訴求,內部分歧大,很難團結各國意見。而且歐盟也沒有囊括所有歐洲國家,歐洲地區大大小小分佈著幾十個國家,大部分都是不同民族的國家,再加上歐盟與俄羅斯及其獨聯體國家的關係與歷史恩怨等。所以,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看,歐洲不可能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

過去幾年的歐洲面臨著多重憂患,主權債務危機、恐怖主義、移民問題等等。尤其是前兩年的英國脫歐公投,一時間掀起了多米諾骨牌效應,歐盟內部各國出現了效仿英國脫歐公投的風潮!歐盟存在分崩離析的風險。強大、團結的歐盟更符合中國的利益,歐盟是世界上重要的一極,歐盟倒了,美國就更為所欲為了。



所以,對於樓主所提的:如果歐洲是個統一的國家,世界將會怎樣?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看,至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歐洲都不可能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即使未來歐洲統一了,那也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屆時的世界會發展成什麼樣,有誰知道呢?


錦繡中源


如果歐洲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那麼這個世界的格局將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會因此而形成三大集團,歐洲,美國和中國。這個真的是不敢想的事情,如果歐洲統一真變為現實的話,那麼歐洲國的首都會是在哪裡呢?

歐洲聯盟,簡稱歐盟,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是由歐洲共同體發展而來的,創始成員國有6個,分別為德國、法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該聯盟現擁有28個會員國,正式官方語言有24種。歐洲土地上的戰爭帶來的破壞,讓許多人開始支持某些形式的歐洲統合,知名人士有威廉·賓(William Penn)、Abbot Charles de\n Saint-Pierre、維克多·雨果、Richard \nCoudenhove-Kalergi和朱塞佩·馬志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大量的傷亡使得這些想法在西歐逐漸茁壯,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歐各國才開始採取實際手段。但在地處東歐和北亞的俄羅斯,或許是堅持其共產主義的政治思想,戰爭所帶來的破壞並未帶起與西歐各國同樣的看法。

倫敦,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國的首都,歐洲最大的城市。與美國紐約並列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與美國紐約、中國香港並稱為“紐倫港”。

巴黎是法蘭西共和國的首都,法國最大城市,歐洲第二大城市,法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商業中心。巴黎是世界五大國際大都市之一,其餘分別為紐約、倫敦、東京和香港

羅馬為意大利首都,是全世界天主教會的中心,也是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是古羅馬和世界燦爛文化的發祥地,已有2500餘年歷史,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羅馬帝國的發祥地,因建城歷史悠久而被暱稱為“永恆之城”。

伊斯坦布爾是土耳其經濟、文化、金融、新聞、貿易、交通中心,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繁華的國際大都市之一。公元330年改建為東羅馬帝國首都,改名為君士坦丁堡,別稱新羅馬。現在已成為地跨歐、亞兩洲的現代化城市。

莫斯科是俄羅斯聯邦首都,也是是俄羅斯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交通中心以及最大的綜合性城市,是一座國際化大都市。莫斯科是俄羅斯乃至歐亞大陸上極其重要的交通樞紐,也是俄羅斯重要的工業製造業中心、科技、教育中心。

布魯塞爾是比利時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歐洲聯盟的主要行政機構所在地,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總部駐地,有歐洲的首都之稱,另外也是200多個國際行政中心及超過1000個官方團體的日常會議舉辦城市。

柏林,是德國首都、最大的城市,政治、經濟中心。柏林位於東西歐交通要道,無論是從文化、政治、傳媒還是科學上講都稱的上是世界級城市。柏林扮演了一個歐洲大陸上航空與鐵路交通樞紐的角色,同時它也是全球焦點城市之一。

伯爾尼是歐洲永久中立國瑞士的聯邦政府所在地,位於瑞士伯爾尼高地,是僅次於蘇黎世、日內瓦和巴塞爾的第四大城市,伯爾尼州的首府。


滾動的風景


關於歐洲統一的嘗試在歷史上是曾存在過的,但都只是在某些方面實現了局部的區域統一,迄今為止還從沒能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領域將全歐洲納入一個統一的體系之中:

第一次統一歐洲的嘗試是由羅馬帝國進行的,但嚴格意義上這次嘗試與其說是統一歐洲的嘗試,倒不如說是統一地中海的嘗試——羅馬帝國即使在最鼎盛時期也未能控制中歐的德意志、東歐的俄羅斯以及北歐的斯堪的那維亞等地,倒是成功控制了地中海沿岸的小亞細亞半島、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等地。羅馬帝國只是實現了南歐、西歐和東南歐的局部區域的統一,中歐、東歐和北歐從來不在羅馬帝國的控制之下。

統一歐洲的第二次嘗試是由查理曼帝國進行的:羅馬帝國解體後歐洲陷入四分五裂的封建割據狀態,一時間歐洲出現了一大堆王國、公國、侯國等等,嚴格意義上統治這些國家的國王、大公、侯爵都只能算是割據一方的諸侯,而能成功壓制這些諸侯的才有資格被加冕為皇帝,而由皇帝直接統治的國家被稱之為帝國。而在羅馬帝國解體後第一個被尊奉為羅馬人皇帝的就是查理曼大帝(如今的紅桃K撲克牌上印的就是他),他成功構建起一個帝國——將今天的德意志、法蘭西、意大利以及周邊的荷蘭、比利時、瑞士等國統一在了一起,但嚴格意義上這不僅距離統一歐洲尚遠,甚至還不及之前的西羅馬帝國(儘管多出了德意志地區,但失去了不列顛島和伊比利亞半島)。

843年查理曼帝國分裂後儘管繼承德意志地區的神聖羅馬帝國在名義上是歐洲封建領主的共主,但實際上這個帝國既不神聖,也不羅馬,甚至壓根就不配稱之為一個帝國。1806年這個早已腐朽沒落的帝國被拿破崙所滅。而新興的拿破崙帝國其實分為三個層次:首先是由拿破崙本人直接統治的法國比今天的法國多出了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德國萊茵河左岸地區、意大利北部和中部、西班牙北部以及克羅地亞。與此同時拿破崙身兼意大利國王、萊茵同盟的保護人和瑞士聯邦的仲裁者,他還任命自己的親屬和部下分別擔任歐洲各國的國王:他的哥哥約瑟夫是那不勒斯國王,後轉任西班牙國王,妹夫繆拉繼任那不勒斯國王,弟弟耶羅姆是位於德意志境內的威斯特伐利亞王國的國王。位於東歐的波蘭也在法國的策動下從沙俄的統治下獨立出來併成立了附屬於法國的華沙大公國。在法國本土和附屬國之外,還有構成拿破崙帝國的第三個層次——被迫和拿破崙簽訂和約而成為法國同盟國的奧地利、普魯士、丹麥、挪威等國。

1807年拿破崙和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締結《提爾西特條約》,根據這一條約沙俄也曾一度被法國納入到自己的反英同盟體系。這一時期拿破崙幾乎已統一了整個歐洲大陸,不過這種統一是極不穩固的:沙俄、普魯士、奧地利這些被迫締結和約的同盟國本身就在法國和英國構建的反法同盟之間搖擺不定;即使是由拿破崙的親屬和部下治理的附屬國其實也並非完全聽命於拿破崙——這些被拿破崙分封的家人和部屬在就任國王后都必須或多或少維護一下本國的利益,而他們各自的利益有時是和拿破崙構建統一的歐洲體系的目標背道而馳的。

1806年拿破崙頒佈《柏林敕令》:禁止與他結盟的或附屬於他的歐洲任何地區輸入英國貨物。次年他根據《提爾西特條約》命令俄國和普魯士加入“大陸體系”。幾個月後曾經與英國一道加入“反法同盟”的俄羅斯、普魯士和奧地利等國相繼向英國宣戰。拿破崙還要求當時作為中立國的葡萄牙加入到自己封鎖英國的大陸體系中,但一直唯英國馬首是瞻的葡萄牙拒絕服從命令。為了懲治葡萄牙,進而控制整個歐洲海岸線,完善大陸體系,拿破崙率軍越過比利牛斯山,發動了征服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戰爭。這場戰爭使得法國陷入了一場永無休止的戰爭泥沼——英勇無畏的西班牙人民拖住了拿破崙30萬精銳部隊。與此同時英國決定不惜一切代價穩住其歐洲大陸最後的這座橋頭堡,不斷增兵援助葡萄牙軍隊和西班牙反法游擊隊。

1811年俄國退出大陸體系,重新恢復英俄商貿關係。對此拿破崙的回應是發動1812年的侵俄戰爭,儘管一開始法軍勢如破竹,但俄羅斯廣袤的國土消解了法軍的進攻勢頭。俄軍以堅壁清野的戰術不斷消耗法軍的有生力量,最終拿破崙在俄國一無所獲,法軍的後勤補給越來越難以為繼,無可奈何的拿破崙不得不撤出俄國,俄軍乘機追擊法軍。至此拿破崙帝國由盛轉衰。1813年10月法軍在萊比錫會戰中戰敗。第二年4月拿破崙宣佈退位,拿破崙帝國這個曾將整個歐洲大陸置於統一的大陸體系下的強勢帝國覆滅了。儘管此後拿破崙曾一度從流放地逃出並建立百日王朝,但他統一歐洲的理想已無法實現了——1815年6月18日拿破崙又於滑鐵盧會戰敗於英國和普魯士聯軍之手。6月22日拿破崙第二次退位。10月他被流放到英國在南大西洋中的領地聖赫勒島。

繼拿破崙之後第四次試圖統一歐洲的嘗試是由希特勒統治的納粹德國進行的,儘管這是一種野蠻殘暴的反人類侵略行徑,但不可否認的是希特勒的確是以統一歐洲為自己的奮鬥目標的。最鼎盛時期德意志第三帝國佔領了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希臘、保加利亞、羅馬尼亞、芬蘭,蘇聯西部也有大量領土淪陷於德軍的鐵蹄之下。當然這次統一歐洲的嘗試隨著德國的戰敗以失敗告終。

第五次試圖統一歐洲的嘗試不再採用此前的武力征服模式,而是試圖由歐洲各國構建一個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的政治經濟體系,這一嘗試的結果就是歐盟的出現:1955年6月1日以法國和當時的西德領頭,意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加盟的形式創建了歐洲共同體。1991年12月歐洲共同體馬斯特裡赫特首腦會議通過《歐洲聯盟條約》,通稱《馬斯特裡赫特條約》。1993年11月1日《馬斯特裡赫特條約》正式生效,從此歐共體正式升級為歐盟,由於此時國際上美蘇冷戰的格局已然終結,因此歐盟開始大力東擴: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前東歐陣營的國家相繼加入歐盟。照此趨勢發展下去歐盟是否有可能統一整個歐洲呢?

首先我們要注意:政治意義上的歐洲和地理概念上的歐洲並不完全是一回事——事實上政治意義上的歐洲通常是不包括俄羅斯的,因為這個國家實在太大了——即使只算歐洲部分的面積差不多就和整個西歐加起來一樣大了,所以歐盟也不大可能吸納俄羅斯成為歐盟成員,否則究竟是俄羅斯加入了歐盟呢?還是歐盟被俄羅斯吞併了呢?所以即使歐盟一體化進程順利推進下去最多可能也就是建立了將俄羅斯排除在外的西歐國家聯合體,而要真正統一整個歐洲是不太現實的。如果退一步說有朝一日歐盟和俄羅斯真的統一了,請問俄羅斯的亞洲領土又怎麼算呢?況且歐盟內部也從不是鐵板一塊——內部的離心傾向始終存在:這點在英國表現得尤為明顯,畢竟長期以來英國具有相對獨立於歐洲大陸的政治經濟體系和歷史文化傳承,這種離心傾向發展的結果就是英國脫歐。事實上除了英國之外,歐盟的老成員國和東擴之後新加入的前東歐陣營國家之間也存在種種矛盾——儘管新加入的前東歐陣營國家近些年來的發展也很迅猛,但畢竟比起老牌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老成員國不願拿自己的錢接濟新小弟,而在公平公開的市場競爭中新小弟又幹不過老成員,這也使雙方的矛盾日積月累。

如果歐洲是個統一的國家,那麼將具有1016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和約7.4億的人口,與此同時還將具有幾乎是全世界最優秀的產業鏈。考慮到歐洲目前的英、法兩國都是有核國家以及德國發達的軍工產業,統一後的歐洲自然也會是一個軍事強國(如果俄羅斯也被吸納進大歐洲體系,那就更不用說了)。如果有朝一日整個歐洲當真統一起來,那麼世界必然出現美、中、歐三足鼎立的格局,不過就目前看來:這應該是很難實現的。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如果歐洲真實現統一的話,那將足以成為與美國媲美的一極力量,挑戰美國霸權。但是,歐洲實現真正的統一基本上不可能。路易十四、拿破崙和希特勒都曾想統一歐洲,但都落得慘敗的下場。如今的歐盟是最接近歐洲統一的政治實體。一些歐洲先賢們一直夢想建立歐洲合眾國(仿照美利堅合眾國),但目前的歐盟離歐洲合眾國的夢想還差很遠。

自1993年歐盟誕生以來,歐盟不僅實現了東擴(成員國增至28個),而且在經濟一體化和政治一體化上邁的步子越來越大,使得歐盟越來越像一個超國家行為體。但是,隨著成員國的增多,尤其是東歐窮國加入後,歐盟一體化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多,“多速歐洲”模式已成現實,讓本來實力就弱的東歐國家更加邊緣化。肇始於2009年的希臘歐債危機讓歐盟陷入空前困頓之中,而敘利亞內戰所引起的大規模難民危機則讓歐盟疲於應付。在此危機時刻,英國脫歐無疑讓歐盟的一體化進程雪上加霜。

當然,美國也是不希望歐盟成為真正的歐洲合眾國的。歐盟總體經濟實力比美國還強大,在科技上也可與美國有的一拼。如果再實現安全和軍事一體化,那將會嚴重挑戰美國的霸權地位。美國深知這一點,所以自歐盟創建之始便利用英國和北約限制歐盟安全和軍事一體化的進展。英國也確實很給力,相繼給歐盟安全和軍事一體化“使絆子”,讓歐盟成為了一個“跛腳的巨人”,安全和軍事一體化成為嚴重短板。英國的脫歐讓歐盟看到了推進歐盟安全和軍事一體化的契機。在痛定思痛之後,加之對特朗普的失望,歐盟自2016年以來,歐盟在推進安全和軍事一體化上大膽地邁出了更堅實的步伐。


睿恪煦


世界老大的位置將要易主,多極化的可能性增加。歐洲國家特備是西歐都是發達的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實力雄厚,他們統一成一個國家之後,領土面積超過1000萬平方公里,人口接近8億,GDP接近19萬億美元,人均即將美國,軍事上有北約為後盾,自身的軍事實力在世界也屬頂尖。這樣的一個國家,在綜合實力上很可能超過美國,到時世界前三位很可能是:歐洲、美國和中國,加上日本和俄羅斯,那麼未來世界從三極向五極轉化額可能性就會增大,歐洲沒有美國那樣的單邊主義色彩,多極化最符合歐洲的利益, 有了歐洲對美國的制衡,單極化的可能性就會降低,我國“和而不同”的理念將會受到更多的理解。當然也不能完全排除歐洲取代美國後,也有可能走路線,徹底坐上老大的寶座。

世界上其他地區的一體化將會周到鼓舞,其他地區一體化進程將會加快。歐洲是世界上區域一體化的典範,走得最早、最快,當然也最先能反映出問題。所以世界其他地區都試圖從歐洲一體化尋找有用經驗。近年來一體化受到了巨大挑戰,人們對一體化的信心在動搖。如果歐洲成功走完一體化的最後步驟:政治上統一為一個國家,那麼對其他地區的一體化將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詹思丁


可以說歐洲的統一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從兩次世界大戰以及冷戰時期的表現就可以知道,所謂的統一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將只能是存在於假設之中。為什麼歐洲難以統一呢?

兩次世界大戰和後來的冷戰時代,歐洲外交的基本特點都是陣營對抗,陣營分立的情況下,歐洲統一當然無法實現,但兩次大戰的經歷和冷戰時期的困難處境卻激發了歐洲人實現歐洲統一的政治願望,歐洲共同體就是這種背景下形成的。冷戰結束後,東歐各國先後加入歐盟,歐洲一體化進程大大加速,在此時,美國扮演起了昔日英國的角色,成為歐洲外交中的“離岸平衡手”。

歐洲要實現政治統一,首先需要建立一個統帥各國的領導核心,英國、法國和德國被稱為歐盟的“三駕馬車”,也是歐洲統一領導核心的天然人選。可是,在對美國的態度上,這三個國家卻有很大差別,英國與美國一直保持著特殊關係,是歐盟國家中與美國關係最緊密的;法國對美國抱有很大的不信任感,法國戰後外交中的戴高樂主義就是強調法國是世界上的一個強國,必須保持獨立的外交政策;德國是歐盟中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雖然戰後很長一段時間裡保持低調,但近來卻表現出領導歐盟的意願,比如在解決烏東危機的過程中,德國就甩開美國,直接與俄羅斯進行對話。同時,德國也對美國插手歐洲事務有很強的反感情緒,2014年,德國驅逐美國間諜就是這種情緒的表現。


國家人文歷史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讓我們回憶一下最早歐盟的建立原因,其實為了建立歐洲一體化,歐洲聯盟,通過歐洲一體化建設,提高歐盟在世界經濟,政治,軍事,安全,外交等方面的國際影響力。取消了歐盟內部成員國的邊界問題,方便了人員、貨物、資金和服務在歐盟內部的流動,經濟增速曾一度達到3%。

以上是成立歐盟,讓歐盟近似等同於一個國家的積極影響,然而真要說歐洲真成為一個國家世界會怎麼樣,我認為積極的變化不大,甚至消極的影響會更多。

這就如同蘇聯曾一度強大,卻仍然逃不過解體的命運一樣,首先歐洲不同中國,我國雖然大,但我們都同屬華夏文明,歐洲光是西班牙,土耳其為代表的伊斯蘭文明,和英國和法國代表的基督教文明就完全處於對立,我們中國雖然每個省都有自己的文化,但卻殊途同歸,共同尊崇百家經典,另外雖然我國少數民族眾多,但幾千年的大一統思想薰陶下,我們都認同自己是華夏子孫,而歐洲卻有不同人種之分,並沒有統一的文化,民族認同感,就算真成為一個國家,我認為也會如同今天的歐盟,各地區如果和平發展,則其樂融融,一旦利益相沖,就會向英國脫歐一樣,各地區紛紛鬧著要獨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