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你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你就先做那样的人!

李镇西:你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你就先做那样的人!

【李镇西专栏】

李镇西:你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你就先做那样的人!

本文为李镇西校长原创,首发李镇西校长个人微信公众号“镇西茶馆-ID:zhenxichaguan”,校长传媒获得授权发布

今天上午,以“回望20年,重新审视爱”为主题的《爱心与教育》(20周年纪念版)首发式如期在成都新华文轩书店举行。

参加首发式的,除了本地读者,还有专程从重庆、广东、浙江、河南、泸州等地赶来的读者,江浙的一位读者告诉我,因为台风影响高铁,他不得不改坐飞机赶来。当然,最让我高兴的是,我看到了《爱心与教育》首任编辑郭孝平老师和书中故事的主人公伍建、周慧、宁玮、黄金涛和王铜。

李镇西:你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你就先做那样的人!

在即兴发言中,我感谢先后两任责任编辑——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的郭孝平老师和漓江出版社的文龙玉老师,感谢20年来一直热心支持我的广大读者。然后我向大家一一介绍了伍建、周慧、宁玮、黄金涛和王铜,他们从书中的故事中走出,来到了读者中间。

李镇西:你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你就先做那样的人!

伍建谈了他曾经当代课教师的经历,他曾经当了五年代课教师,“虽然教育技巧谈不上,但李老师怎么爱我,我就怎么爱学生;李老师怎么教我,我就怎么教学生。”后来他所教的班级创造了迄今为止还没有被学校打破的教学成绩记录。周慧现在在德国一所大学教书,她也谈了教育对人命运的改变,教育不能没有爱,还强调了教育要培养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的公民。宁玮结合自己几十年的打工经历,谈了在传递爱的时候,自己也会收获爱。黄金涛谈了他现在管理一个科研团队,“好多理念都源于当年李老师的教育理念”。王铜谈到他从美国回来后,感到中国普通老百姓中其实还是蕴藏着许多爱,我们要把这种爱汇集起来。

李镇西:你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你就先做那样的人!

我给大家做了一个家庭教育的讲座。我强调了以下观点——

学校教育非常重要,但无论多么重要,都只是家长教育的重要补充。

孩子首先是家庭教育的“产品”

每个孩子的优点都是其父母素养的折射。

甚至可以说,孩子的一切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

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

你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你就先做那样的人!

要赢得孩子的信任。

当孩子给你说悄悄话的时候,你的教育就开始走向成功了。

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把自己变成孩子。

如果你没有读书的习惯,你就没有任何理由要求孩子读书。

……

李镇西:你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你就先做那样的人!

首发式结束后,许多读者排队和我签名、合影。说实话,虽然这种场面我已经经历了很多次,但每次遇到签名和合影的读者我都很感动,都当成“第一次”。

李镇西:你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你就先做那样的人!

李镇西:你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你就先做那样的人!

因为书买完了,有读者问我:当当网上是否可以买到签名本?我问了出版社的同志,回复说可以的,其他网站也会有。不过签名本可能要下周才会有。总之,在网上买是可以的。

但今天有一个遗憾,有一位女教师请我给她写一句话,我当时一时想不起写什么,就说等一等。但后来我找不到这位老师了,也许她生气了,也许是她要赶时间回去而提前走了。总之,我心里很过意不去。我在这里向她表示歉意,不知道她是否能看到这篇文章。

2018年7月23日

精选留言:

@兜兜

李老师!您这句话说的太对了!昨天我表弟收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的父母就是您所说的那样,想让孩子成为哪样的人,就先做那样的人!他们家里一整面书柜,都是父母读了以后觉得很好,然后买回来给我弟,陪他一起读的,他爸想让他练习游泳和乒乓球,于是自己先去学习游泳和乒乓球!妈妈要他练字,于是自己也买来毛笔开始写!他们家过年时候的对联,就是自己想出来自己再写的,他父母也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我们都以为他今年高考结束了,该玩了!结果人家这个假期去准备考雅思托福什么的了,因为他妈妈说以后在大学要是有交换生项目,他提前准备这些证的话,选上的几率要比没有证大一些,除此之外,他们一家三口还在自学高数!一家三口啊!因为他爸说,以后在大学高数非常难,提前自学一下免得到时候学不懂!我是真心的很佩服这样的家长!也在努力成为这样的家长!

@碧水蓝天:

我昨天有幸参加了李老师的首发式(第一张照片上有我,并认识了书中的几位主人公,还和李老师的好朋友田哥合了影。我1999开始读《爱心与教育》及其系列著作,李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对我产生了重要影响。

@真水无香:

李老师总能从生活小事中找到值得写的素材,教育无小事。

@富江:

每个孩子的优点都是其父母素养的折射。

@在路上:

很敬佩李老师的坚持,坚持每天或多或少的写点,坚持笔耕不断,积少成多!

@游山玩水 :

祝贺李老师“回望20年,重新审视爱”为主题的《爱心与教育》(20周年纪念版)首发式隆重举行并大获成功!为李老师的爱心教育点赞,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点赞!

@九丘:

我最真实的想法就是想起了尼采的一句话:“我之所以那么聪明,只因我不把时间浪费在不必要的人和事上。”

@雯荠:

老师,首先祝贺您昨天的发布会圆满成功!老师的文章和照片收藏了。哈哈,您说的最对。您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先做什么人。无论您对自己的孩子,还是学生您都做到了。您是我永远的学习榜样。我也要在以后的岁月里对孩子,对学生言传身教。这个暑假阅读谈心,游历。

贺新郎· 大暑

最爱此时间。暑假来,书房静坐,漫翻书卷。芬芳且伴弟子来,间有小友笑颜。听蝉鸣,夏日正炎。无悔此生为教员,尽挥洒这幸福千般。大暑日,天湛蓝。 想念谁谁来陪伴,翻旧照,尚忆当年,如在眼前。师生是后天宿缘,情意无限年年。犹记得,那时稚真,吾对育人常忐忑,而你们,历练吾坦然。此时醉,是“初恋”。

这是我昨天正在阅读时毕业20年了,1998到今年。我的两个学生来看我,我有感而发的。其中一个是从石家庄回来办事,另一个女学生还带着她11个月的孩子来了,可好玩了。也稍微慰藉我没有亲眼看到老师现场讲话的遗憾。好了,有些小激动。语无伦次。

@知耻者勇:

李老师一语道破教育天机!我现在一直在和家长们共同做这件事!"要孩子们做的,我们大人先做到"特别是好多家长们从中得到了教育的真谛,当他们真诚地改变自己和孩子们的交流方式,改变自己的性格、行为习惯的时候,孩子们就跟着悄悄在改变!我和好多家长们都有共同的感受,我们非常感谢孩子们,因为有了想让他们更好的心愿,才有了提升自己道德学问的动力,正己才能化人!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真的是在和孩子们共同成长!感恩李老师!感恩家长!感恩孩子们!你们是我成长的动力源泉!

@小王子:

非常认同李老师的家庭教育观点。不要指望孩子们完成自己遗憾的想法(任务),而要不断给自己充电,让自己和孩子都更好的去适应社会。己所不能,勿求于子。

@木兰-静默:

这句话说的真好: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自己先成为那样的人!前段时间我在看林崇德的《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看过之后,我才懂得一个人整个成长阶段需要发展的能力,也发现自己很多方面是欠缺的。比如要求有一个终身学习能力,这时我也开始静下心来学习,不能停留在原地只教学生,不给自己充电!想让学生有终身成长思维,必须自己先做到!

@雨中阳光:

孩子首先是家庭教育的“产品”——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乡村学校,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绝大多数是"放养式",面对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与家长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曾经我存着埋怨家长的不配合而准备放弃的时候,我认识了李老师的茶馆,是您的文章与书籍给我重新用"感染"的方法带动家长与孩子一起成长。经过2018年春季学期一学期的努力,已经有约三成的家长与孩子与我有了共同成长的意识。感谢李老师对我教育路上的指引!

@雲水禅心:

虽然是一名没有编制的代课老师,但是给学生的爱没有因为身份的卑微而缺少。“用爱心浇灌学生健康成长”,就是从教多年来的深刻体会。李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会继续陪伴我前行!能拥有一本李老师的签名书,该多好啊!

@百合:

“学校教育非常重要,但无论多么重要,都只是家长教育的重要补充。

每个孩子的优点都是其父母素养的折射。

甚至可以说,孩子的一切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

你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你就先做那样的人!”

说到了我心里!

@You sunny edu:

教师是否能率先垂范,古今都是一种衡量一个教师是否优秀的尺度。溶解在“知行合一”被广泛被接受和认可的认知历史长河,成了文化基因。甚至升华为教育思维性纲领。进而成为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本来的核心是文化信仰的选择和形成,是互动的过程,更多的是率先示范的转变。

@画样:

李老师,今天想让您写一句话的是我同学,我们刚从西师毕业,九月份就要走上教师岗了,您不必感到抱歉的,本来就是额外的请求了,她也没有生气,得到您的签名我们真的特别的开心,谢谢李老师!

@作者回复:

代我转告她,下次相见我给她写写一段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