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龍: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

四月底,因公從新疆飛回東北,剛一抵達齊齊哈爾市,就被當地人推薦了扎龍。扎龍在滿語裡是生活在沼澤裡的人,在蒙語裡是飼養牛羊的圈。來齊齊哈爾必到扎龍,不僅是因為它有21萬公頃位於亞洲第一的溼地景觀,最重要的是去看鶴。

扎龍: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

扎龍國家溼地自然保護區距離齊齊哈爾市東南三十公里處,河流遍佈、葦草叢生,像是松嫩平原上的肺頁,吐納呼吸,提供水汽和氧分。而在中國人的傳統文化裡,自《詩經》伊始,鶴都是清奇、雅緻、忠貞的文化符號,主祥和吉慶之象徵,閒雲野鶴是中國文人趨之嚮往的終極精神境界。

我對扎龍丹頂鶴的印象卻是帶著悲傷的。在1980年代末,那個叫徐秀娟的女孩為了尋找未歸的丹頂鶴幼鳥,因疲勞過度,淹沒在沼澤裡。像是一場無法逃避的宿命,30年後,她的弟弟步入了同樣的命運。這片溼地在我印象裡潛藏著潮溼泥濘的危險。

一望無際的蘆葦河灘展現在眼前時,美麗遼闊的風景中,仍會讓人唏噓年輕的生命隨著鶴唳風聲遠逝了。

扎龍: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

扎龍村歷史悠久,開埠於清初康熙年間,已有300多年曆史,生活在這裡的村民大多是滿族人。1979年經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成為扎龍自然保護區。這裡的春天較晚,雖然已近四月底,除了保護區內的幾株迎春開了之外,一切都顯得蕭索。溼地內的蘆葦全部是齊刷刷的茬子。因為這些蘆葦的歸屬權還屬於生活在此地的滿族居民,每年冬天,當溼地內的沼澤冰層厚度達到5米左右時,滿族人就會把收割機開進來收割蘆葦。現代社會里,蘆葦的作用已經狹窄化,大部分用來做紙張。1980年代以前,蘆葦是當地滿族居民生活賴以生存的必需品,蓋房子、做炕蓆、扎筐子等等,用處特別多。現在只有少許一部分被留下來用於工藝品製作,如景區內的蘆葦衛生間和涼亭,與周圍的景色融合後,顯得十分質樸。

扎龍: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

微風輕拂,沼澤還結著冰,殘荷倒映,禪意深深。四月裡遊客較少,三三兩兩的野鴨子和灰雁肆意地從頭頂飛過,呈現出一種天人合一的曠達心境。為了避免遊客誤入沼澤地,在溼地之上修建了一條條人工木棧道。在木棧道上還沒走幾步耳邊響起了鶴的叫聲,高亢又嘹亮。找了半天才看到旁邊的蘆葦蕩子裡有一對正在孵蛋的雙鶴。成年的鶴一般都是兩兩行動,它們是一夫一妻終身制,而公鶴在母鶴孵蛋期間會肩負起壘窩、覓食、守護妻兒的家庭責任。當母鶴需要外出時,公鶴也會接下孵蛋的任務,直到母鶴歸來。鶴界,絕對沒有渣男,它們都是顧家又忠貞的典範。

扎龍: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

據扎龍自然保護區內的工作人員介紹,扎龍丹頂鶴的繁育模式已經是世界級領先水平,採用半野化式,雖然人工技術參與繁殖,但是鶴的生活習性依然保持野性,生存率和適應性很高。扎龍自然保護區的技術人員們每年都要赴世界各地開展關於丹頂鶴繁殖與保護的學術交流會。

近幾年為了能旅遊創收,保護區內的養殖人員專門訓練了一對鶴夫妻,平日裡關在鐵絲編織的一棟房子大小的籠子裡,當有遊客到來的時候,養殖人員會把鶴放出來,鶴會在食物的引誘下做出各種動作,供遊客與鶴合影。與鶴合影其實有很大風險性,如果碰巧鶴心情不好,就會攻擊人,保護區內經常有工作人員被鶴啄傷。與鶴合影的環節很有市場,中國式旅行的到此一遊造就了這樣的旅遊項目,當鶴被引上臺階,站在石凳上搔首弄姿迎風起舞的時候,一旁的遊客抓緊時間站成一排集體合影,表情千姿百態。多數人對自然的美感不在於探索其天性,而是熱衷於馴服。我蹲在鶴夫妻旁邊找了半天角度終於把合影的人群給摒除了,沒有了人肉背景,舞動的公鶴是那麼美麗又超然。

扎龍: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

旅行家專欄>穆麗德爾的專欄>扎龍: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

扎龍: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

By穆麗德爾2018-05-18

馬蜂窩旅行家專欄出品 | 已有5145人閱讀

四月底,因公從新疆飛回東北,剛一抵達齊齊哈爾市,就被當地人推薦了扎龍。扎龍在滿語裡是生活在沼澤裡的人,在蒙語裡是飼養牛羊的圈。來齊齊哈爾必到扎龍,不僅是因為它有21萬公頃位於亞洲第一的溼地景觀,最重要的是去看鶴。

扎龍: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

扎龍國家溼地自然保護區距離齊齊哈爾市東南三十公里處,河流遍佈、葦草叢生,像是松嫩平原上的肺頁,吐納呼吸,提供水汽和氧分。而在中國人的傳統文化裡,自《詩經》伊始,鶴都是清奇、雅緻、忠貞的文化符號,主祥和吉慶之象徵,閒雲野鶴是中國文人趨之嚮往的終極精神境界。

扎龍: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

我對扎龍丹頂鶴的印象卻是帶著悲傷的。在1980年代末,那個叫徐秀娟的女孩為了尋找未歸的丹頂鶴幼鳥,因疲勞過度,淹沒在沼澤裡。像是一場無法逃避的宿命,30年後,她的弟弟步入了同樣的命運。這片溼地在我印象裡潛藏著潮溼泥濘的危險。

一望無際的蘆葦河灘展現在眼前時,美麗遼闊的風景中,仍會讓人唏噓年輕的生命隨著鶴唳風聲遠逝了。

扎龍: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

扎龍村歷史悠久,開埠於清初康熙年間,已有300多年曆史,生活在這裡的村民大多是滿族人。1979年經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成為扎龍自然保護區。這裡的春天較晚,雖然已近四月底,除了保護區內的幾株迎春開了之外,一切都顯得蕭索。溼地內的蘆葦全部是齊刷刷的茬子。因為這些蘆葦的歸屬權還屬於生活在此地的滿族居民,每年冬天,當溼地內的沼澤冰層厚度達到5米左右時,滿族人就會把收割機開進來收割蘆葦。現代社會里,蘆葦的作用已經狹窄化,大部分用來做紙張。1980年代以前,蘆葦是當地滿族居民生活賴以生存的必需品,蓋房子、做炕蓆、扎筐子等等,用處特別多。現在只有少許一部分被留下來用於工藝品製作,如景區內的蘆葦衛生間和涼亭,與周圍的景色融合後,顯得十分質樸。

扎龍: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

微風輕拂,沼澤還結著冰,殘荷倒映,禪意深深。四月裡遊客較少,三三兩兩的野鴨子和灰雁肆意地從頭頂飛過,呈現出一種天人合一的曠達心境。為了避免遊客誤入沼澤地,在溼地之上修建了一條條人工木棧道。在木棧道上還沒走幾步耳邊響起了鶴的叫聲,高亢又嘹亮。找了半天才看到旁邊的蘆葦蕩子裡有一對正在孵蛋的雙鶴。成年的鶴一般都是兩兩行動,它們是一夫一妻終身制,而公鶴在母鶴孵蛋期間會肩負起壘窩、覓食、守護妻兒的家庭責任。當母鶴需要外出時,公鶴也會接下孵蛋的任務,直到母鶴歸來。鶴界,絕對沒有渣男,它們都是顧家又忠貞的典範。

扎龍: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

據扎龍自然保護區內的工作人員介紹,扎龍丹頂鶴的繁育模式已經是世界級領先水平,採用半野化式,雖然人工技術參與繁殖,但是鶴的生活習性依然保持野性,生存率和適應性很高。扎龍自然保護區的技術人員們每年都要赴世界各地開展關於丹頂鶴繁殖與保護的學術交流會。

近幾年為了能旅遊創收,保護區內的養殖人員專門訓練了一對鶴夫妻,平日裡關在鐵絲編織的一棟房子大小的籠子裡,當有遊客到來的時候,養殖人員會把鶴放出來,鶴會在食物的引誘下做出各種動作,供遊客與鶴合影。與鶴合影其實有很大風險性,如果碰巧鶴心情不好,就會攻擊人,保護區內經常有工作人員被鶴啄傷。與鶴合影的環節很有市場,中國式旅行的到此一遊造就了這樣的旅遊項目,當鶴被引上臺階,站在石凳上搔首弄姿迎風起舞的時候,一旁的遊客抓緊時間站成一排集體合影,表情千姿百態。多數人對自然的美感不在於探索其天性,而是熱衷於馴服。我蹲在鶴夫妻旁邊找了半天角度終於把合影的人群給摒除了,沒有了人肉背景,舞動的公鶴是那麼美麗又超然。

扎龍: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

扎龍保護區很大,設有區間車,但還是建議遊玩的人儘量步行,只有漫步其中的時候才會感悟它的美麗與遼闊。不過,步行的時候一定要做好防蚊蟲措施,因為被沼澤環繞,雖然是冬末春初,到處都是蚊子,稍微不注意,腳踝、脖子都被咬得又疼又癢。

扎龍: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

上午11點是放鶴時間, 10點半就會看到景區內的遊客開始騷動,長槍短炮集中趕往放鶴區。放鶴區位於沼澤深處,一個隆起的小山包處。放鶴前,會有養殖人員站在山頂揮旗,示意大家準備好快門。當揮旗完畢,一隻兩隻三隻開場舞之後……越來越多的丹頂鶴跑著飛著從山頂俯衝而來。當鶴群舞動著翅膀從頭頂呼嘯而過時,人們似乎被那一刻的翩躚身影驚住了,直到鶴影掠過,仍然緩不過神來。景區每天固定時間放養鶴,並不完全是為了取悅遊客,而是技術養殖的一個重要環節,據說也是為了保持鶴的野性。

扎龍: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

在天空盤旋了幾圈,它們紛紛落地在觀賞區腳下的小河岸邊,追著養殖人員要好吃的。鶴群大概已經非常熟悉養殖人員了,扔進沼澤裡的小魚被哄搶光後,膽大的鶴伸著脖子繼續向養殖人員示意。養殖人員嘴裡發出“嘚嘚嘚”的叫聲,所有的鶴都跟隨著跑過去,有的跑得慢,被另外的養殖人員用鞭子驅趕走。在新疆見慣了牧羊人,趕鶴人還是第一次見。鞭子只是為了嚇唬它們,被驅趕的鶴跳著腳躲避的樣子非常有喜感。

扎龍: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

攝影的人潮散去了,我坐在河邊望著閒散在山坡上的鶴群,世界一下子變得安靜。一隻鶴可以活80年,是與人類壽命最相近的鳥類,它們端莊、自由、忠貞、長壽,有著人類期待的所有的美好。所以,只有走進扎龍,親身與鶴相處,才會理解丹頂鶴女孩和她的弟弟,他們用自己的生命追隨的不僅僅是單純的鳥。希望他們的靈魂也幻化成一對丹頂鶴,棲息在這美麗的地方。

對美好的期許與守護,這大概也是人類被自然賦予的最壯麗的情懷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