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易同源之中藥方劑學易象

醫易同源之中藥方劑學易象

醫易同源之中藥方劑學易象

小柴胡湯,中醫方劑,出自《傷寒論》,為和解劑,具有和解少陽之功效。

以下是部分說明書:

組成:柴胡12克、黃芩9克、人參6克、半夏(洗)9克、甘草(炙)5克、生薑(切)9克、大棗(擘)4枚。

功用:和解少陽。現代用於感冒,瘧疾等屬於邪踞少陽,膽胃不和者

主治:傷寒少陽證。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乾,目眩;婦人傷寒,熱入血室;瘧疾、黃疸與內傷雜病而見少陽證者。

上文的“主治”中出現一個詞彙“往來寒熱”,這個詞彙用易象如何來表示呢?

首先得搞清楚何謂“往”,何謂“來”。《易經》中一般以下卦為近處,上卦為遠處,這樣就知道站在下卦的角度看,上卦為往,反之下卦為來。

至於“寒”跟“熱”呢,《說卦傳》中有“乾為天、為圓...為寒”,“離為火、為日、...為科上槁”。由此可見,乾卦可以為“寒”,離卦可以為“熱”,組合後就是天火同人或火天大有。

醫易同源之中藥方劑學易象

那麼到底用哪個卦呢?大有卦互中有兌卦、乾卦;而同人卦互中有乾卦、巽卦。《說卦傳》有“巽為風”,“巽,入也”。很明顯,同人卦中,結合“往來”,“寒熱”及“巽為入為風”的易象符合“往來寒熱”的象意。

自古醫易同源,學習中醫可以用來學習《易》,反之也可以學習中醫,在此不再舉例,僅供大家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