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大普奔,宣城將迎遠大前程!

喜大普奔,宣城將迎遠大前程!

宣城人總有一種江南情懷,一直沉浸在江南省的榮耀裡沒有走出來。所以談起宣城,動輒江南通都大邑、李白七遊、文房四寶。甚至別人戲謔的稱南京為徽京的時候有的老鄉還眼巴巴跑去上杆子:是滴,是滴,我們跟南京親,跟合肥不親,跟南京過去是一個省,南京才是我們的省會,大有把南京當作皖南耶路撒冷的姿態,其實這是不對的。

只談歷史不談當下就是耍流氓,建國早期東北一度貴為共和國長子,可如今經濟低迷,人口流失,甚至出現了“投資不過山海關”的戲言。個人覺得對於我們宣城來說,歷史光環,風景名勝,筆墨紙硯,只能當作點綴和麵子。真正的裡子,要吃飽飯還得靠製造業。

喜大普奔,宣城將迎遠大前程!

我有一個習慣,就是沒事會逛一逛合工大宣城校區的貼吧,看看這些在宣城就讀的天之驕子們會如何看待這個城市。

過去,這些學子們對於宣城,出現頻率最高的幾個標籤如下:

  1. 城市節奏慢,適合養老

  2. 環境很好,pm2.5指數低

  3. 將來肯定不會留在宣城

從以上幾個標籤可以看出來,宣城並沒有吸引“牛頭衝男子職業技術學院”學子(這個名稱的由來是工大學子用來調侃以及自黑校區選址和女生數量過於稀少)的土壤,對於工大學子而言,宣城只是一個旅途,而非終點站。所謂的城市節奏緩慢、環境很好。本質上更多的反應了宣城過去作為一個地級市缺乏城市競爭力,以及留住高端人才甚至勞工的能力!

喜大普奔,宣城將迎遠大前程!

之所以形成缺乏城市競爭力、經濟水平不高的現象,原因是多種多樣的。

1.歷史問題,太平天國時期,皖南很長一段時間是太平天國和清政府的主戰場。根據曹樹基所著的《中國人口史》,可以看出安徽損失人口比例將近一半。人口損失數量達到1700萬,在受災七省中為最高。尤其是徽州至寧國府,從此一蹶不振,再無當年風采。

喜大普奔,宣城將迎遠大前程!

2.宣城本身起步太晚,晚到千禧年才建立地級市。而反觀隔壁的三線翹楚蕪湖,只能感嘆一句寶寶好受傷。

3.人才流失嚴重,這點我在宣城房價即將破萬,皆大歡喜的背後是難以承擔的後果!中提過,臨近蘇浙富豪圈,既是優勢,也是劣勢。劣勢體現在人才/勞工外流,陷入“虹吸效應”。本應該吃到的人口紅利,卻白白流入他人田。

4.過去對下屬的縣市掌控力不足,不多談。


那麼,回到標題,喜大普奔,宣城將迎遠大前程。喜從何來,選大前程都哪裡呢?

答案就在這個鏈接裡面:http://www.zgxcsw.gov.cn/content/detail/5aeabc4e5d6dc796227b2d8f.html(中共宣城市委 宣城市人民政府

關於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這份意見的內容主旨為推動落實“五大發展行動計劃”,加快打造現代化“四個特色之城”,促進宣城經濟高質量發展。

裡面各項細則如果要一一解讀會過於長篇大論,本篇單拎裡面其中一點說一下,實施意見裡面說道:

4.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制定實施《宣城市“宛陵聚才行動”若干政策》,每年籌建1000套以上的人才公寓,力爭5年吸引5萬名大學生和技能人才在宣城就業創業。貫徹支持技工大省建設若干政策,出臺技能型人才培養計劃,推進市技能人才高地建設。

建設技工大省,大規模培養技能型人才,無疑是為承接蘇浙產業做準備。我們這有足夠的優勢,一是人口大省,勞動力資源豐富。二來就和蘇浙是鄰居,物流成本劣勢不大。

很多人認為資本是逐利的,更傾向於東部產業會向東南亞轉移,很難向中西部轉移,這點我並不認可。即使東南亞要吃,也只能吃到對於勞動力素質無要求的服裝等產業。而得不到真正的相關配套產業和對於勞工有素質要求的產業。所以我們這無疑是承接蘇浙產業轉移的最佳選擇,而且安徽人口排名第八,既可以是生產地,也可以是消費市場。

相信不久的將來,宣城將會有各種類型的產業園拔地而起,無數流失的人才重新回來!

喜大普奔,宣城將迎遠大前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