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彩幣」涉嫌集資詐騙,被深圳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光彩幣”涉嫌集資詐騙,被深圳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幣圈整肅正當時。

近日,數家號稱區塊鏈頭部自媒體被騰訊永久封號,北京朝陽區也明令禁止虛擬幣相關活動,種種跡象顯示,監管正在層層收緊。

高壓之下,不僅是ICO,利用虛擬幣進行傳銷、非法集資、詐騙的不法行為,無疑也會是執法機關重點打擊的對象。

數年之前,因與“炫富”網紅郭美美微博掐架聞名的中紅博愛董事長翁濤,日前被深圳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因其發行的虛擬幣“光彩幣”涉嫌集資詐騙。

硬幣君注意到,光彩幣明顯帶有“入門費、拉人頭、層級計酬”等傳銷特徵。

一定程度上,也正是這些濫竽充數的非法虛擬貨幣的存在,使得整個幣圈給外界以藏汙納垢,妖魔橫行的印象。

幣圈整肅正當時。

“光彩幣”涉嫌集資詐騙,被深圳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涉詐騙被起訴】

8月20日消息,深圳市人民檢察院官方微信發佈被害人權利義務告知書稱,犯罪嫌疑人翁濤等人涉嫌集資詐騙一案,已於近日由羅湖區人民檢察院報送本院審查起訴。

深圳市人民檢察院通報稱:

犯罪嫌疑人翁濤等人通過深圳光彩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向社會發行虛擬貨幣“光彩幣”,同時以傳銷的手段在全國範圍內發展光彩幣會員。後翁濤等人收購發行“福幣”的弗爾斯特控股有限公司,將原“光彩幣”、“福幣”兩種虛擬貨幣及會員合併,向社會推出“凱富K”積分,之後利用募集的資金收購河北攀寶沸石礦部分股權,通過積分兌換沸礦股權等方式繼續非法集資,後無法按時兌付投資者的投資款,給投資人造成巨大損失。

此翁濤,便是2011年與“炫富”網紅郭美美微博掐架的中紅博愛CEO。

2011年6月,郭美美網上炫富,並稱自己是中國紅十字會商業總經理,引起軒然大波。不久後,時任中紅博愛CEO的翁濤在微博上爆料稱郭美美是中紅博愛前董事王軍的女友。

雙方為此一度在微博上掐起來,但翁濤看似正義的舉動目的似乎並不單純,有網友質疑翁濤爆料只是為了爭奪中紅博愛的股權,更有傳其吸毒、包二奶。

翁濤回應稱,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確在上海第一看守所服過刑,但並不是為了爭奪股權,吸毒、包二奶也是子虛烏有。

可幾年之後,翁濤在2012年3月因涉嫌在其租住的酒店房間內多次容留他人吸食毒品被深圳警方刑拘,證明此前傳言並非空穴來風。

銷聲匿跡幾年後,翁濤2016年帶著深圳光彩集團迴歸大眾視野。

光彩集團對外宣稱是統戰部旗下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光彩會)直屬的投資銀行式的控股公司,為大型國企。併發行了光彩幣(GCB),在其構建的三大板塊(全球購、全球付、全球匯)中進行流通。

但事實上,光彩集團與光彩會毫無關係,更並非國企,該套路跟此前的中紅博愛頗為類似。

2016年5月18日,光彩會發表聲明稱,光彩事業是在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組織推動下,我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於1994年發起實施的一項社會扶貧事業。光彩會無任何直屬企業,從未與任何社團、企業合作開展過商業活動,光彩幣與光彩會不存在任何關係。

“光彩幣”涉嫌集資詐騙,被深圳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被光彩會打臉後,翁濤並沒有停止騙人的把戲,而是換個名字繼續實施。

【“虛擬幣”傳銷】

2016年5月17日,光彩集團官網貼出聲明,表示光彩事業控股(深圳)有限公司及其法人代表李聖明(又名李昊)所從事的經營活動與光彩集團無關。

據瞭解,光彩集團中負責技術開發的員工李聖明(又名李昊)因與翁濤意見不合,帶著“GCB”以及全球購、全球付、全球匯產品另起爐灶。

不久後,光彩集團就將“GCB”更名為“GCI”(中文名為寰宇訂製積分),不知是為了與出走的“GCB”予以區別,還是因為被光彩會揭穿,換個名字掩人耳目。

此後,光彩集團便以GCI進行宣傳,並公佈了GCI獎金制度的詳解,主要分靜態收入和動態收入兩類。

其中,靜態收入是等待會員搶購以及炒幣使幣的價值升高,並且會根據錢包幣的數量持有算力50%和推廣算力50%,增加持有幣的數量。

動態收入則是光彩幣的推薦獎、領導獎、見點獎。簡單說,就是購買到特定級別,並且拉來新人,當新人產生購買行為後,上線則可以獲得鉅額獎勵,拉的越多,獎勵越多。

這無不和“入門費、拉人頭、層級計酬”的傳銷極其類似,宣傳中還特意以比特幣作為類比,稱09年發行的比特幣初始價格是幾分錢一個,現在漲到幾千元一個。

有參與者表示,“光彩幣”的宣傳十分誘人,除在光彩全球付、光彩全球購、光彩全球匯三大平臺流通外,能在“上國際交易大盤”後上漲10至20倍。當初自己投入了近兩萬元,還發展了20名下線,“晉升”成為團隊領導人。

更名後不久,光彩集團又將“GCI”升級為“K積分”。

2016年9月18日,“凱富聯合集團國際戰略發佈會”在北京召開,翁濤推出了號稱“全球首家應用IKI秘鑰標識的穩健增值型加密數字資產”的“K積分(中文名寰球智能積分)”。

“光彩幣”涉嫌集資詐騙,被深圳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K積分”投資等級金額比原先的光彩幣最低6500元門檻更高,投資從1萬到20萬元,還有各種分紅獎用於刺激直接或間接滾動發展更多下線成員。

同時稱100%保本收益,無風險。除了高計酬拉人頭佣金外,還有服務獎1萬到10萬不等,管理獎3%-6%,做到累積業績還贈送加分紅1.5%。

這套典型的傳銷模式,此前在眾籌、外匯、P2P等等紅火概念上屢見不鮮,在比特幣火了之後,開始套上了虛擬幣的外衣。

【騙局終將揭穿】

一份2016年8月的宣傳資料中還能看到,“加入我們的團隊,每天可以獲得幾萬甚至幾十萬的收益,非常可觀。”無不彰顯“K積分”的財富效應。

不僅披上“虛擬幣”外衣,翁濤還通過拉知名人士站臺,注入資產概念,讓“K積分”看起來更加可信。

宣傳資料顯示,“K積分”由凱富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許智明、深圳光彩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聯席主席翁濤、中國聯合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江文填共同打造。

其中,許智明(銘)曾任光彩事業促進會副會長,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便投身光彩扶貧事業,有所成就,現為香港上市公司凱富能源(00007-HK)董事局主席。“K積分”還錄製了許智明在“凱富聯合集團國際戰略發佈會”上的講話視頻來對外宣傳。

但知情人士表示,許智明雖然確有到場,但其只是出於與翁濤三十年交情出席會議,不瞭解其中真相,並且全程未提及“K積分”的有關內容。

“光彩幣”涉嫌集資詐騙,被深圳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此外,為了讓“K積分”變得更有想象力,還宣稱公司將斥資185億在西柏坡打造中國最大佛都、投入30億開發重慶桃花島項目,並會將其注入價值250億的河北攀寶沸石礦。

據瞭解,“K積分”提到的河北攀寶沸石礦是河北攀寶沸石礦科技有限公司擁有的礦場約定權益,其控股母公司廣東凱富能源有限公司為凱富能源集團旗下公司。

翁濤確實曾經認購了凱富能源(00007-HK)的3000萬股股份,但凱富能源公告稱,翁濤持股早已拋售,翁濤不再是公司的股東或董事會成員。

今年1月,凱富能源又發佈聲明重申翁濤與公司沒有任何從屬或責任關係,而翁濤仍未支付餘下的大額約定股權交易款,極力撇清與其的關係。

此後,“K積分”又更名為“K資產”,聲稱“最快16個月獲得1倍投資回報”,翁濤還未收手。

“光彩幣”涉嫌集資詐騙,被深圳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直到去年5月,有參與者出現提現困難,騙局終於露出馬腳。此時翁濤還以“由於壹購物系統混入大量虛假賬號,涉及金額巨大”為由,撤銷老賬號提現。

用戶這才醒悟,所謂的“K資產”就是徹頭徹尾的傳銷騙局,而翁濤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子。

其實,像“光彩幣”的類似案例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此前的“普銀幣”騙取3億元,受害人超過3000人。

隨著區塊鏈概念逐漸走向大眾,騙子“與時俱進”穿上了“虛擬幣”外衣,而這種現象的存在,也讓幣圈被妖魔化。

快播王欣曾在法庭上說,技術本身並不可恥。區塊鏈也是一樣,可恥的是那些利用技術騙人,甚至只是披件外衣騙人的騙子。

這次監管趨嚴,對幣圈來說並不一定是壞事,只有把這些“老鼠屎”剃乾淨,整個行業才能健康的發展。

“光彩幣”涉嫌集資詐騙,被深圳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