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县多措并举助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

凤阳县多措并举助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

近年来,凤阳县始终坚持,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创新农村敬老院转型、深化县级养老服务中心改革、探索“互联网+智慧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等措施,助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主要做法有:

一、改造提升,转型发展农村敬老院

为扭转农村敬老院基础设施差、管理服务水平落后的局面,自2017年起,凤阳县启动农村敬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工作。努力通过提升改造,改善农村敬老院基础条件,拓展服务功能。该县根据各乡镇农村敬老院规模、区域、基础设施、管理水平等因素,按照乡镇自愿原则,分类分层次开展敬老院改造提升工作。乡镇人民政府作为敬老院改造提升责任主体,县级民政部门进行业务指导,资金来源为上级部门项目支持、县级福彩公益金及社会资金。

截至目前,全县已投入500余万元,完成总铺镇敬老院、小岗村敬老院的改造提升工作;大溪河镇敬老院正在进行改造提升施工;府城镇齐涧敬老院、卫前敬老院引入社会资金正在改造;大庙镇东陵敬老院正在挂网招标施工单位;刘府镇等几所敬老院正在进行改造提升图纸设计工作。

乡镇农村敬老院改造提升完成后,为拓展农村养老服务范围,我县及时将敬老院转型为乡镇养老服务中心,优先保障特困人员机构养老需求的情况下,剩余床位向社会老人开展服务。为确保养老服务质量不下降,对转型后的敬老院实施公建民营。2018年5月份,全县一期公建民营敬老院4所,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确定合法的、具备养老服务能力的企业进驻凤阳,目前已顺利进行了管理经营权的移交。在此基础上,即将开展二期、三期、四期公建民营招标工作,力争到2019年底完成全县农村敬老院转型工作。

二、深化改革,公建民营社会养老服务中心

2017年4月,凤阳县启动了县级社会养老服务中心工程建设,工期12个月,总投资3200余万元,占地面积13320平方米,建筑面积12900平方米,具体地址位于府城镇前门路中段北侧,十八里桥南路东侧(西邻府城法庭,东邻县残疾人康复中心)。

该县社会养老服务中心是按照国家县级“三类”标准进行设计、建设的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功能服务区设有公寓楼、护理楼、综合服务中心等,建成床位305张,床均面积达43㎡,服务对象为机构养老需求的社会老人。

为积极响应上级部门“放、管、服”机构深化改革工作,该县将县社会养老服务中心列入承接上级部门的机构深化改革范围,积极争取公建民营管理运营。经过申请,经县政府第25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采取“公建民营”模式进行管理运营。目前,全县正在开展公建民营公开招标工作。项目运营后,将引导中标单位开展“互联网+养老服务”示范工作,探索开展数字化管理,运用物联网技术,通过GPS定位、防跌倒、健康监测等可穿戴设备,使养老服务实现信息化、智能化,以保障养老服务高效、高质。

三、探索发展,“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按照中央、省、市要求,经报县政府第24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凤阳县民政局正在探索创新“互联网+智慧养老”模式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目前,《凤阳县政府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已印发,企业实体经营权招标工作正在公开实施。按照计划,该县率先在府城、临淮、经开区及小岗村先行开展试点工作。项目实施内容主要包括:县级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及村(社区)养老服务站(点)建设;居家养老互联网平台建设。项目运营后,依托互联网平台和“三级中心”,以现代通讯、智能呼叫、物联网及电子商务为技术支撑,以智能化呼叫服务及紧急支援为核心,为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紧急救援、生活照料、卫生健康、精神慰藉、家政、陪护、代购等智能化养老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