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非全日制太坑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近來,聽到很多同學抱怨 “2018非全日制太坑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從教育部的政策來看,在法律上,非全日制,是與全日制擁有相同的含金量和認可度的。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實行相同的考試招生政策和培養標準,其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儘管有教育部正式公佈的政策保障,但是從日常實際來看,很多人還是覺得 “非全日制太坑了”,到底是為什麼呢?

首先,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學費較貴。

相比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的學費要貴一些,拿MBA舉例,非全日制MBA學費,要多上幾萬元,甚至更多,比如北京理工大學2019年MBA學費,全日制9.6萬,非全日制15.6萬(暫定),差距真是大啊!其它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專業,大概都是類似的情況。當然,也不排除個別學校和專業,二者學費一樣的情況。

其次,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的分數線完全一樣。

改革初期,很多人預測非全日制研究生,會單獨劃分數線,畢竟二者的考生還是差別比較大的。但實際上改革至今,每年的分數線,非全日制和全日制是完全一樣的,對於在職的考生,由於工作的原因,備考並不充分,很多人落榜。

同時,全日制考生,可以調劑到非全日制,但非全日制不可以調劑到全日制。很多考生感覺“不公平”。

再次,學費貴、分數線一致,但證書“不一樣”。

雖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都頒發碩士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但二者並不完全一樣,非全日制的證書上,會註明學習方式。很多同學認為,這可能會導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認可度大打折扣,對今後的就業、考公務員、評職稱等等有影響。

還有,一般情況下,多數學校,不為非全日制研究生,提供獎學金,也不提供宿舍。此外,很多同學也擔心非全日制研究生,不被企業認可。

總之,感覺“2018非全日制太坑了”,確實跟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特點和不足有關係,同時,剛剛改革沒幾年,第一批考生即將畢業,社會和企業的認可度還不太明朗。但不可否認的是非全日制研究生也有很多優勢,畢竟頒發雙證,畢業生更有工作能力和經驗。見仁見智,你怎麼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