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於道,心存敬畏

守正於道,心存敬畏

“天地有定律,四季有成規,萬物有法則。人要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規則、敬畏因果,敬畏德行。以道做事,敬天愛人。”

——吳逸芝

科技和經濟的迅速發展,讓人類開始不知道天高地厚,沒有節制地開採大自然的資源,大量屠殺地球上的其他生靈,人類丟掉了對大自然的敬畏心,也已忘記了萬物皆有靈的慈悲。

人類對真、善、美失去的敬畏心,讓整個社會的底線不斷被突破。對文化的漠視,對善良的鄙夷,對道德的踐踏。換成了對明星的熱捧,對名利的宣揚和對權力的崇拜。

1

整個人類社會的數典忘祖,帶來的是更多個體的夜郎自大,為了達到目的,可以犧牲一切,違背良心。用財富來衡量一切價值,用名利來計算一切情感。

這些年,從“地溝油”到“毒奶粉”,從“小悅悅”到“扶不起”,從“海天盛筵”到“小官巨腐”,從“紅黃藍虐童”再到“假疫苗”.......各行各業、各個階層充斥著道德敗壞的亂像,追根究底,就是缺乏敬畏之心,什麼都不怕。不怕因果輪迴循環,不怕“舉頭三尺有神明”。

人呀,不能什麼都不怕,總得怕點什麼。

古人言:“凡善怕者,心身有所正,言有所規,糾有所止,偶有逾矩,安不出大格。”心存敬畏,才會有所忌諱,行為才能有所止。在當今社會錯綜複雜形勢下,面對紛繁世事,面對自己內心,每個人只有心懷敬畏,才能知方圓,自覺約束自己,守得住底線,踏實做事,行事通達。

守正於道,心存敬畏

2

心存敬畏,做事才能有所成。

說一個叫梓慶的有名木匠,鬼斧神工,所做的猛獸看起來活靈活現。後來被傳喚到國君那,問他其中的訣竅。梓慶答到:“我其實並沒有什麼訣竅。如果非要說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或許就是我在做任何一個架子前都要進行齋戒。是為了讓自己的心靜下來。齋戒第三天,我可以做到‘忘利’,把謀求功利的念頭全都扔掉;到了第五天,我可以‘忘名’,別人誇讚我也好、詆譭我也罷,我都不再在乎了;第七天的時候,我才能達到‘忘我’的境地,這時候我才會帶著斧頭進山。進山以後,因為心很沉靜,那些木頭哪一根天生長得就像野獸,我一眼就看得到,把這樣的木頭砍回來,隨手一加工,它就會成為大家看到的樣子。所以,以天合天或許就是我的訣竅吧。”

梓慶極有儀式感的齋戒過程,則表達著對事物天性“尊敬”、對所做事業“恭敬”和對自然規律“敬畏”之心。因為心存敬畏,所以能沉心靜氣,守心如一,凝神聚力,達到事業的至精境界。

3

我們都是一身皮囊,唯有心懷敬畏,此心光明,踐行真、善、美,才能心生靈性,生髮智慧。

漢唐傳承秉承“以道做事,敬天愛人”的企業精神,我們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規則、敬畏因果。我們相信日新月異的現代醫美科技融合中國千年文化必定能夠造福中國女性,讓所有女性靈韻綻放。我們嚴格把控醫療安全,精益求精技法,相信安全自然的顯現求美者的美,才是企業的長久之道。我們竭力服務,只為追求讓顧客尊享舒適溫暖的求美體驗。我們誠實守信,誓在引領美業以道做事,規避美業亂像,不正之風。漢唐傳承攜手眾多美業同仁,致力於中國女性的美麗幸福生活,守正於道,真心通天,讓中國美成為世界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