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为什么连穷人都没钱了?消费降级都成了敏感词,明明是事实

一直以来,中国穷人其实才是中国最会存钱的一群人,正是这些穷人的居民存款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了中国经济腾飞的重要力量。​

然而,在“六个钱包理论”面前,现在的情况却是不容乐观的,连中国的穷人(这里的穷人是相对概念)都开始没钱了,我觉得用穷人不如用工薪人群来形容更为合适,为什么这么讲?


一、居民收入增速抵不过GDP增速。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第二季度中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418961亿元,同比增长6.7%,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们来看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3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也就是说,收入增长其实已经赶不上GDP增长速度了

当居民收入增速赶不上GDP增速、税收增速时,这就表明:居民实际财富水平的增速已经落后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创造的财富并没有被存到居民的手中。


二、居民财富的大部分被房地产所覆盖。

根据西南财经大学发布的《中国工薪阶层信贷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家庭资产的73.6%为房产,其次为金融资产,占比为11.3%,工商业资产占比为6.6%。而在工薪家庭里,房产和金融资产占比较高,分别为78.2%和13.2%,工商业资产占比仅为0.9%。

相比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来说,中国工薪家庭的房产占比过重,主要是房子成为了主要的财产来源。


三、别嘴硬,现实存在“消费降级”。

最近一段时间,因为拼多多上市所引发的到底是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的争论将中国人的消费再度推上了风口浪尖。

从直观的数据来看,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5%,增速较4月回落0.9个百分点。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低于上半年9.4%的增速,社零总额的历史新低让人担忧;7月消费环比还在下降。

与此同时,在微观层面,代表中等收入人群消费指标的星巴克(中国)出现了9年以来的第一次营业额下降2%的现象,而在低端消费品市场,涪陵榨菜2018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与归母净利润高增长,同比增幅分别为34.11%和77.52%。方便面的市场也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增长,这些反向指标都在证明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中国人的消费能力在下沉,我们所说的消费降级有可能真的存在。


这三个问题,如果综合起来看,其得出的结论有可能非常吓人:

第一、中国居民收入的增幅其实并没有实现大幅度的增长,甚至无法跑赢中国经济的增速。

第二、过高的家庭杠杆,房地产占财富比重的过重,最终导致了中国人消费水平的下降。

尤其是2015年之后被迫以各种形式不断举债购房的年轻人,有可能是中国杠杆率最高的一群人,但是很不幸的是他们也是未来中国有可能最有消费能力的一群人,如果这群人都无力消费的时候,估计等待着我们的不仅仅是消费降级这么简单了。​

出路在哪里?我们该如何应对?值得深思。

「穷」为什么连穷人都没钱了?消费降级都成了敏感词,明明是事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