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吴三桂不献出山海关,清军还能入主中原吗

山海关,又称临闾关,是明朝后期东北关隘的重镇之一,山海关扼京师之咽喉,险峻雄伟,是中原之屏障,号称“天下第一关”,所谓是“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明朝末年,满清鞑子在东北崛起,对中原物产虎视眈眈,在这里,大明将士守土有责,浴血奋战,几十年来,清军都不能跨越关口一步,然而这一切,在1644年的4月22日嘎然而止,这一天,大汉奸吴三桂为报私仇,将万里长城的起点雄关献给了鞑子,从此,清军铁骑踏入中原,开始了近代中国的暗黑岁月。

假如吴三桂不献出山海关,清军还能入主中原吗

学者顾炎武曾言:“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更易神器,率兽食人,谓之亡天下。”李自成农民军攻破北京顶多算是历史上的改朝换代,亡国而已,而吴三桂献关,将社稷送给风俗、习惯、文化全不相同的满清异族是真正的亡天下。有史学家曾经提出过一个问题,假如吴三桂不献出山海关,清军还能进入中原吗?答案是肯定的,即便吴三桂不献出山海关,清兵照样能进入中原,在明朝灭亡前的十几年里,清兵多次绕道蒙古,从蓟州和密云一带进入长城,横扫北京附近和河北南部,每次都掠夺了大批物资和人口,原路返回。看到这里有人就说了,你看跟吴三桂没关系吧?有没有山海关,清军也不耽误过来抢劫啊,这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进入中原和入主中原是两码事,以前清军为什么来了就走,一是因为单凭十几万满清鞑子兵,入主中原只能是个梦,原因很简单,控制地区要分兵把守吧,要任命官僚进行税收吧,就仅这点人马,分分就没有了,所以八旗军只能打一枪换个地方,抢了就走。

假如吴三桂不献出山海关,清军还能入主中原吗

而吴三桂为首的投降汉奸们改变了形势,吴贼最可恶的地方不是献了山海关,而是主动为满清鞑子充当了爪牙和帮凶,他们紧随鞑子的脚步,镇压农民军和南明反清势力,和吴三桂一样的汉奸还有洪承畴、范文程、宁完我等等。这些人的投诚,改变了满清和汉明的实力对比,以吴三桂为首的汉奸武装帮清兵分担了军事任务和压力。而洪承畴、范文程等人则给清廷制定了有别于农民军的政策,实行了维护官绅地主的措施,清廷宣布凡被农民军夺去的田产一律“归还本主”,甚至连“前朝勋戚赐田亦俱备照旧”。这些政策收拢了北方汉族官绅地主的心,他们转而支持满清。

假如吴三桂不献出山海关,清军还能入主中原吗

李自成的错误就在于没有忘记初心,心中依然把前明官绅当作敌人,所谓的“追赃助饷”就是这种心理在作怪,他们已经忘记了,此刻他们是这个国家的主人,不是以前的平民,他们心理上依然没有完成对身份的转换,所以没有试图争取官绅地主的支持,当时官绅势力已是社会上举足轻重的力量,左右着政权的稳定,没有结好官绅群体使大顺政权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

在此后的时光里,不仅仅是满清一族,整个中国都在“吴三桂的献关”这个节点开始了不同的命运,在汉奸的帮助下,满清成功地勾结上了北方汉族的官绅地主,窃取了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他们后期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文化灭绝政策,打断了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正常进程,在所谓的“康乾盛世”的后一百多年里,中国同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