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牌系列酒暂停开票 保卫价格、渠道攻坚,汾酒要打响旺季发令枪

稳价保价,汾酒的“双响”保卫战与攻坚战。

汾牌系列酒暂停开票 保卫价格、渠道攻坚,汾酒要打响旺季发令枪

汾酒旗下汾牌系列酒自8月23日起暂停开票结算。通知显示,经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汾牌价格管理委员会研究决定,自2018年8月23日下午6时起,所有汾牌系列酒暂停开票结算,恢复开票结算时间另行通知。

该通知面向汾牌系列酒营销公司、汾青酒厂、白玉酒厂、宝泉涌公司、神泉涌公司及所属酒类销售子公司。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继年初山西杏花村汾牌系列酒营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汾牌系列酒营销公司”)成立后,汾酒在一系列上新品、提价、停止开票后的又一大动作,不止显示了汾酒淡季挺价的决心,结合其高增长业绩还可表明——汾酒的这针强心剂打得有点猛。

三大转型、动作频频,加码“汾酒速度”

时隔汾牌系列酒营销公司成立仅隔半年,从通知来看,此次暂停开票涉及所有汾酒系列酒,覆盖子酒厂范围广阔,可以视作“汾酒速度”加码的一大信号。

汾酒的2018毫不简单。略微梳理即可发现,自1月19日汾牌系列酒营销公司成立后,汾酒改革进一步深化。事实上,对于该公司的成立,业界相当关注,这意味着汾酒个性化产品资源将全面整合,进行统一管理和运作。

在该公司成立前,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运营汾酒、竹叶青、老白汾和玫瑰汾酒四大产品外,其他品牌由汾酒集团义泉涌、宝泉涌、神泉涌、汾青分厂运营。但营销公司的成立结束了汾酒多个品牌各自为王的时代,标志着以汾酒竹叶青系列、杏花村系列、汾牌等个性化系列为主线的三大营销体系正式形成。

彼时,汾酒股份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常建伟指出,在未来,汾酒个性化品牌要实现三大转型:由“多品汇量”向“精品聚焦”转型,由品牌“使用者”向品牌“建设者”转型,由市场“占有”向市场“开拓”转型。汾牌系列酒营销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李程锁表示,汾牌公司将通过整合实现汾酒个性化品牌营销、生产、价格、质量、品牌价值的“五个统一”;下大力气进行产品瘦身、品牌聚焦,实现“汾、杏、大清香”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强调宁肯牺牲销售收入,也要保护好“汾”字商标的品牌形象。

这些关键性方向为“汾酒速度”加码,整合的威力在集权后进一步发挥效应。3月21日,“青花汾酒50&青花汾酒中国装”上市发布,这两款市场价格分别为5999元/盒以及1399元/盒的产品,在品牌上冲刺高端,也为汾酒产品的整体运营拓宽了护城河。

5月,山西杏花村汾酒销售有限责任公司下发了《关于调整青花(20)价格体系及全控价模式的通知》、《关于青花(30)升级版产品价格体系的通知》,52度、42度青花(20)的团购指导价分别提升至418元、398元,升级版的青花(30)团购价53度、48度分别提升至558元、548元。

6月,青花汾酒从6月15日起全国范围内停止接单。与此同时,青花汾酒新一轮出厂价或将上涨的消息也同步传出。

同在6月,另一条淹没在众多酒业新闻中的提价消息是,山西杏花村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下发《关于对部分出口汾酒系列调价的通知》。调价后,2013年53度出口玻汾(500ml*12)的价格每箱定价为456元,折合每瓶38元;2014年53度出口玻汾(500ml*12)的价格每箱定价为408元,折合每瓶34元;2015年53度出口玻汾(500ml*12)的价格每箱定价为396元,折合每瓶33元;60度出口玻汾(500ml*12)的价格每箱定价为1296元,折合每瓶108元。

稳价保价,汾酒的“双响”保卫战与攻坚战

业界熟知的是,2018年是汾酒改革攻坚、市场攻坚的关键之年。汾酒也早在2017年就喊出要“力争提前实现百亿目标,重回白酒第一阵营”的决心,从众多动作中,不难看出的是,实现“汾酒速度”的同时,汾酒的自我革命、自我加压也在不断加码,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对经销商价格体系的梳理。

在汾牌系列酒营销公司成立之时,李程锁就表示,对经销商将以“保大、扶中、拉小”的原则来进行客户管理,将2018年产品数量控制在800个左右的同时,实现10亿元的销售目标。

其他高管也在不同公开场合表示了同样的态度。汾酒厂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汾酒销售公司、竹叶青酒营销公司总经理李俊在“青花汾酒50&青花汾酒中国装”上市时公开该系列的七大运作原则时,就提到“价格上行是大概率,提升服务是根本,提升经销商利润是目标”三大方面。

汾酒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张永踊也在2018中酒展市场论坛上表示,“汾酒这一年多以来发展速度这么快,经销商也比较满意,就在于价格体系稳中有升,营收增速、利润增速远超预期”,他提到汾酒实行了“价格保卫战”和“渠道攻坚战”,在全控价模式下的动价模式上实现了整个价格体系的稳中有升,并且增加了数百家经销商,还通过九州行活动在一年时间内增加了80000家终端。

这一惊人速度也反映出汾酒的价格体系与经销商维护得力,这为其开拓市场以及实现远大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