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棉人与古代柬埔寨4

高棉人与古代柬埔寨4

六、金边王朝(二)

(4)法属受保护国

19世纪,柬埔寨已是暹罗的附庸国,而柬埔寨的东方邻国越南阮朝在东柬埔寨的影响也与日俱增。在法国建立交趾支那(位于今越南南部)殖民地后,柬埔寨国王诺罗敦一世请求法国对柬埔寨进行保护,柬埔寨法国保护国成立。当时的交趾支那总督,皮埃尔-保罗·德·拉·格兰迪埃尔正着手扩大在全越南的影响力,并把柬埔寨作为交趾支那和暹罗之间的缓冲区。

1863年8月11日,诺罗敦一世与法国签订条约,承认法国对柬埔寨国的保护。根据条约规定,法国控制柬埔寨的外交和贸易权,并提供军事保护;柬埔寨的君主制被保留,柬埔寨的大权则落入常驻在金边的法国代表。在柬埔寨将部分领土割让给暹罗后,暹罗也承认了法国对柬埔寨的保护。

1887年,柬埔寨保护国加入法属印度支那,成为这个殖民地与保护国联邦的一部分。君主和法国代表对柬埔寨进行联合统治,其中法国代表拥有数位助理协助,这些助理常驻于各省的行政中心,例如马德望、乌栋、暹粒和菩萨市,法国代表则直接统治金边。

法国在柬埔寨建立统治后的第一个十年包含了众多的改革措施,例如减少君主的权力、废除奴隶制等。1884年,交趾支那总督查尔斯·安托万·弗朗索瓦·汤姆森派遣了一支小部队前往金边的王宫,试图推翻柬埔寨国王,使法国对全柬埔寨进行直接统治。这次行动实施后,柬埔寨国王的权力被大大减少。西伏塔,诺罗敦一世的同父兄弟,于1885年领导叛乱,企图推翻获法国支持的诺罗敦并夺得王位,诺罗敦被迫流亡到暹罗。法国军队很快平息了这场叛乱,但是在这场叛乱之后,法国代表很快将成为柬埔寨真正的“君主”。

1896年,法国与英国签订了一项协议,划分了双方在印度支那的势力范围,尤其是在暹罗的划分上。根据该协议,暹罗需将西柬埔寨归还给柬埔寨保护国。该协议同时承认了法国对越南、柬埔寨以及老挝的统治权。法国政府自此开始重新规划管理制度、发展殖民地经济,并引进法国的文化和语言来同化当地人。1897年,法国代表认为诺罗敦一世不再适合对柬埔寨进行统治,他向巴黎政府提出将国王的税收权、立法权甚至委任大臣的权力给予法国代表的要求。从此,柬埔寨的大部分权力都掌握在法国代表和殖民地官员的手中,国王名存实亡。殖民地政府官员大部分为法国人、华人和少数越南人。

1904年,诺罗敦去世后,法国政府没有将王位传给他的长子尤甘托,而是将其传给了诺罗敦的弟弟西索瓦,原因是尤甘托有强烈的民族主义和反法倾向。此后法国加强了对柬埔寨的控制,同时在1902年和1904年两次通过与暹罗签订条约扩大了保护国的领土。后来,法暹之间的领土争端导致了法国对桐艾府的军事占领,这次占领直到1907年,暹罗将争议领土割让给柬埔寨保护国为止。此后英国为保证其在印度支那的利益并遏制住法国的扩张举动,与暹罗建立了合作关系。此次扩张也是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最后一次扩张。

(5)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0年,法国沦陷后,日本入侵法属印度支那,将整个印度支那纳入其势力范围内。1940年12月,第二次泰法战争爆发,以日军调停、柬埔寨割让西柬埔寨给泰国告终。

日军以“亚洲人的亚洲”的口号获取了柬埔寨民族主义者的支持,虽然此时柬埔寨处于日本的势力范围,但是法国殖民政府并没有被取缔。柬埔寨境内接连爆发多次反法示威,但是其领导者大多被逮捕。其中《我们的城市》主编帕切·乔温被判终身监禁,山玉成则逃往东京。

1945年,日军发动政变,殖民地政府的权力被取消,在获得日军的允许后,诺罗敦·西哈努克宣布柬埔寨独立。[7]日本承认柬埔寨独立,并在金边设立了领事馆。5月,山玉成返回柬埔寨,并被任命为外交大臣,尔后成为首相。

独立的“柬埔寨王国”一直持续到1945年10月,之后法属印度支那在柬埔寨重建统治。

(6)柬埔寨自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柬埔寨再次陷入混乱。夏尔·戴高乐的自由法国政府暂时对其行使权力,但是自由法国政府忙于本土战后的经济恢复,因此在此期间法属印度支那联邦的各保护国都获得了有限的自治权。法国政府推行新政策,增加了印度支那的民主化,从而获得了平民的支持。同时,柬埔寨在1945年的短暂独立也给了柬埔寨人信心。

在金边,诺罗敦·西哈努克作为最高领导人,试图削弱越南国民党和自由高棉等组织在柬埔寨的影响力。在1946年-1953年的柬埔寨动荡时期,西哈努克在政治生存方面显示了他非凡的资质,他对柬埔寨的统治直到1970年3月才告一段落。自由高棉是一个主要在泰柬边境活动的游击组织。该组织的武装人员主要包括左派人士、反君主制的民族主义者以及当地的各种土匪。

1946年,法国允许柬埔寨人组建政党,并举行选举决定宪法的起草。柬埔寨的两个大党都是由皇室人员领导的。柬埔寨民主党由西索瓦·尤塞翁领导,主张柬埔寨直接独立、推行民主改革。其支持者有教师、官员、宗教人士和一些政客。许多民主党员都同情自由高棉的游击者。柬埔寨自由党由诺罗敦·诺林德领导,是旧农村与地主势力的代表,倾向于与法国继续保持某种形式的殖民关系,主张渐进的民主改革。在1946年9月的议会选举中,民主党取得了67个席位中的50个。

拥有绝对优势的民主党开始仿照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宪法起草柬埔寨宪法。1947年5月6日,西哈努克国王正式宣布了新宪法的实行,柬埔寨保护国开始实行君主立宪制,这表明了西哈努克的权力将大不如前。

在1947年12月的选举中,民主党再次赢得了大部分的席位,但是党内的冲突日渐增加,此时建立者西索瓦·尤塞翁已经去世,而且没有任何一位明确的接班人。对于西哈努克,一个主要的问题是,是否接受在1948年,法国提出的对柬协议草案。该协议通过西哈努克与法国政府交换信件而达成,并于两个月后正式生效。该条约授予了柬埔寨更多的自由,被西哈努克称为“百分之五十的独立”,警察权和军事权仍在法国人手中。

西哈努克对此“百分之五十”状况无法满意。

(7)独立

1952年6月,西哈努克宣布解散内阁同时暂停实施宪法。在1952年-1953年中,西哈努克对柬埔寨实施直接统治。在大会解散后,他创建了一个助理委员会作为立法机关。

1953年3月,西哈努克前往法国,试图为柬埔寨争取独立。如果不尽快争取到独立的话,大权很可能落到自由高棉和山玉成手中。在谈判中,法国官员直接威胁西哈努克,声称要推翻其王位。此行似乎是失败的,但是在其回国途中,西哈努克对美国、加拿大和日本媒体诉说了柬埔寨的困境。他回国后,离宫发表了“在完全独立达成之前绝不返回首都金边”的宣言,使得全国范围内的反法示威运动达到高潮。

随着印度支那局势的恶化,1953年7月3日,法国不得不宣布给予印度支那三国充分的独立性。西哈努克坚持自己的要求:完全控制柬埔寨的国防、安保、法律和经济。8月底,法国将警察与司法人员交由柬埔寨管理;10月柬埔寨接管了柬埔寨军队。1953年11月9日,新生的柬埔寨王国成立,西哈努克也在国民的欢呼声中返回金边的王宫,被国民尊为“独立之父”。剩余的柬埔寨事务,也于1954年由柬埔寨王国全面接管。自此,柬埔寨保护国不复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