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号称有八大金刚,都是一些谁呢?谁最厉害?

孤剑游侠208267179


混乱的民国,你方唱罢我登场,上至统治数省的大军阀,下之土匪头子,都将重要的部下组成各种“组合”,如五虎将、八大金刚、十三太保等等。作为国民党中央军的首领和名义上统一全国的国民政府领袖,蒋介石也不例外,他麾下就有赫赫有名的八大金刚。



这八大金刚分别为:何应钦、陈诚、顾祝同、蒋鼎文、刘峙、张治中、陈继承。众所周知,蒋介石是在担任黄埔军校校长后,才真正有了自己的亲信班底,而后迅速崛起。这八大金刚,也正是从黄埔军校时就开始追随蒋介石,成为蒋介石最信任的大将。


何应钦

依靠黄埔军校起家的蒋介石,一直将黄埔军校视为自己的“命根子”,尤其在军事领域,几乎蒋介石所有的亲信大将都出自黄埔军校。除了绝对领袖蒋介石,赫赫有名的国民党黄埔系的二号人物,则是曾经在黄埔军校担任总教官的何应钦。

何应钦长期在蒋介石的麾下担任军方的二号人物。虽然很少带兵打仗,但在国民政府中央一直手握重权,先后担任了陆海空三军总参谋长,军政部长等要职,极受蒋介石的信任。



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何应钦,自然也有“坐二望一”的想法。尤其在西安事变中,由于何应钦坚持武力解决西安事变,引起了蒋介石的不满和忌惮,开始扶持陈诚取代何应钦。不过,何应钦在国民党内依然有很大的实力和势力。随国民党败退台湾后,一直到1987年,何应钦方才去世,高寿达97岁。


陈诚

自八大金刚之首的何应钦被蒋介石忌惮和不满之后,陈诚就越发受到了蒋介石的信任。而陈诚从黄埔军校开始追随蒋介石后,始终对蒋介石忠心耿耿。其麾下的派系“土木系”,也成为国民党中央军中实力最为强大的三大派系之一。

虽然有赫赫有名的土木系,但陈诚的主要才华并不在军事,而在政治方面。而且陈诚也是国民党众多纸醉金迷的高官之中,极少数依然能够洁身自好的人。同时,陈诚从没有取代蒋介石的野心,因此,陈诚一直极受蒋介石信任。败退台湾之后,陈诚依然是国民党元老中少数几个手握重权的高官。国民党内甚至有“中正一日不可无辞修”的说法。



顾祝同

顾祝同在国民党内属于位高权重,但名声不显的人。如果不是因为他直接指挥发动了臭名昭著的“皖南事变”,消灭了新四军总部,顾祝同的名声甚至会更小。


虽然因为皖南事变,顾祝同几乎千夫所指,但也因此更加受到了蒋介石的信任,顾祝同在国民党内先后担任陆军总司令、国防参谋总长、国防部长等职。他与何应钦同年去世,也高寿九十四岁。

刘峙

刘峙,最有名的还是在淮海战役中“猪将军”的外号。用国民党大将的话说,“徐州是南京的门户,是战略要地,本该是派一员虎将镇守,最差也应该有一只看门狗,如今却派一头猪,徐州眼看不保”。而这头“猪”,指的就是时任徐州“剿总”司令的刘峙。


虽然淮海战役的失败刘峙难辞其咎,但将其全部归咎于刘峙,显然也并不公平。事实上,刘峙的外号也不仅仅是“猪将军”一个,在其军事生涯前期,还有“福将”、“常胜将军”的美名,可见刘峙并非毫无军事才能。淮海战役失败后,刘峙彻底失去了蒋介石的信任,还成为了替罪羊,因此晚年十分落魄。

张治中

如果在国民党要员大将中,选择人品最佳的人,我想张治中应该能名列其中。张治中在国民党内一直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也因此十分受蒋介石的信任。而且,张治中还是国民党诸多大将中唯一一个没有与共产党打过仗的人。




对于张治中的评价,我认为周恩来总理的评价最为中肯:“这个人很复杂,又很简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是一个爱国主义者”。由于一直倡导和平,反对内战,张治中也被称为和平将军。


钱大钧

众所周知,蒋介石有一个最信任的民国版“军机处”——侍从室,而能够担任蒋委员长侍从室主任的,当然是最受蒋介石信任的人。钱大钧就曾长期担任蒋介石的侍从室主任,而且,还曾挂名为军统局局长。也可见钱大钧在国民党内的地位。

钱大钧是国民党典型的高官,带兵能力和执政水平未必差,才能也绝非没有,但是也时刻忘不了纸醉金迷的享受。尤其在抗战胜利后,被任命为上海市长的钱大钧变“接收”为“劫收”,大肆搜刮民财,使得国民党尽失人心。晚年的钱大钧在台湾参与体育事业,颇有建树。




蒋鼎文

1944年,已经穷途末路的日本,为解救孤悬中南半岛的日本孤军,孤注一掷的展开了打通所谓“大陆交通线”的豫湘桂战役。在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一片大好之时,国民党却一溃千里。败得最惨的,还要数国民党的第一战区,几十万大军几乎一触即溃。时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的蒋鼎文当然难辞其咎,被迫引咎辞职。后蒋鼎文转而开始作生意,还颇为成功。


陈继承

陈继诚是国民党八大金刚中名气最小,权力最小,地位最小,更没有什么出众功绩的人,给人的感觉,他很难与八大金刚中的其余七人相提并论,颇有滥竽充数之感。


陈继成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曾在黄埔军校担任教战术教官。陈继盛担任的最大官职,应该是解放战争期间华北剿匪总司令部第一副总司令。可惜却由于和总司令傅作义的矛盾而被蒋介石调离。后陈继承随国民党败退台湾,1971年去世。


鸢飞九天2018


蒋介石部下的“八大金刚”指的是以下8人——何应钦、钱大钧、刘峙、顾祝同、陈诚、张治中、陈继承、蒋鼎文。其中,有两个留日士官生(何应钦、钱大钧),一个来自行伍(蒋鼎文),5个来自保定军校(刘峙、顾祝同、陈诚、张治中、陈继承),可见“保定派”是主体。

“八大金刚”中,刘峙和蒋鼎文可谓高开低走。两人在中原大战时风光无限,战功显赫,但可能是因为军事理念落后,在后来的抗日战场和内战战场,都显得力不从心。

张治中非常出色,但长沙一把大火也许彻底烧毁了他的自信和能力。

顾祝同为人宽厚,待人以诚,用兵不温不火,深得蒋介石信任。

陈继承只是一个战将,独当一面的能力稍弱。

钱大钧在中原大战后甚少领兵,转为蒋介石的侍从室主任和侍卫长,后来的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代理主任,更多的是在蒋介石身边工作。

这样算下来,“八大金刚”中最出色的就剩下两个——何应钦和陈诚。

先来说何应钦。

何应钦的生平和履历,大家可以百度,笔者就不啰嗦了。他生于贵州,是黄埔军校的总教官和总教育长。相比蒋介石的严厉,他更宽厚,和老蒋刚好形成互补,因此得到了一个美名——“何婆婆”。大家可不能小看这个“何婆婆”,在国民党中,尤其在黄埔学生心目中,除了蒋校长以外,就属“何婆婆”势力大,基本是蒋校长之下的黄埔第二人。

这位“何婆婆”也不是善茬,在北伐和西安事变的时候,曾给蒋校长“下药”,企图置蒋校长于死地,自己取代之,可惜都以失败告终。老蒋明知“何婆婆”很多时候并不是和自己一条心,但由于何的威望以及在黄埔的影响力,也拿他没啥办法,恨他,可也要用他。

何应钦历任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军政部部长。1934年授陆军一级上将军衔,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总司令、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国防部长,行政院长,最终于1987年10月在台北寿终正寝。何应钦和蒋介石合作、斗争了一辈子,最终平安离世,不得不说这位“何婆婆”真不是一般人。

再来说陈诚。

他是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人。他的情况更特殊,按道理来说,不该得到老蒋器重——陈诚的领路人是老蒋最恨的死敌之一、黄埔教育长邓演达。在黄埔军校,几乎没人敢与蒋介石分庭抗礼,但邓演达可以。陈诚是邓的心腹,又是邓一手带进黄埔的,蒋介石怎么会用对手的人?

陈诚能转运,靠的是东征。东征军不利之时,他凭借三发炮弹,击溃敌军,从此进入老蒋视线,开始了飞黄腾达的人生。若干年以后,当邓演达被捕时,陈诚以自己的全部功劳和当时的职位,向老蒋请求放老邓一马。老蒋没听,还是杀了邓演达,却没有为难陈诚,更没有怀疑他。可能在老蒋心里,像陈诚这样的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才是真正可以信任的人。

抗战时,陈诚出任湖北省主席兼任第六战区司令官,是少有的文武一肩挑的人。在任期间,由于他开会过多,有人用他的名字和字写了一个对联:陈腔滥调,诚哉斯言;“横批:”辞多不修“。陈诚知道后只是微微一笑:很好,很有才,以后我少说几句。陈诚主政期间,有功是大家的,有过自己背,这一点深得第六战区的将士和湖北省官员的信任。第六战区成为模范战区,湖北省成为模范省。

1947年8月,蒋介石又委任陈诚为东北行辕主任。不过这一次,陈诚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因为他遇到了林彪。连战连败后,他又得到一句嘲笑他的顺口溜:陈诚真能干,火车南站通北站。”(南、北站均在沈阳市内),以讽剌陈诚的窘境。东北的国大代表甚至在南京提出杀陈诚以谢国人,为了保护这名爱将,蒋介石不得不把陈诚调走。

陈诚的军事能力稍逊,但政治能力还是出色的。到了台湾以后,他先后被任命为台湾省主席兼台湾警备总司令。并两度被选为国民党副总裁,“行政院院长”。他以“行政院长”的身份推行土地改革,并在1952年底正式发表“耕者有其田”政策的主要内容,农民以合理补偿的方式获得地主的田。即通过国家主导的方式,以一种温和的补偿方式,将大量地主的土地分配到佃户手中,进而产生了大量的自耕农,并因此深得台湾人的信任。

1965年3月5日,年仅67岁的陈诚因肝癌在台北去世。他的一生是爱国的,也是清廉的。很多人觉得,如果陈诚长寿一些,或许台湾问题早就解决了。

1. 孙宅巍:《陈诚传》

2. 熊宗仁:《何应钦全传》

3. “许述工作室”核心成员查佳峰主答


脑洞大开的历史


所谓八大金刚,是指何应钦、顾祝同、钱大钧、蒋鼎文、陈诚、陈继承、刘峙、张治中等八人。他们都是从广州黄埔军校教官出身而起家的。在蒋介石军事集团中掌握兵权的,后来大都是八大金刚门下黄埔第一、二、三、四期的学生。

至于说谁最厉害,倒不如说谁最能干吧。我认为陈诚最能干。他从1918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起,开始了终其一生的戎马生涯。由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副师长、师长,而至军长、集团军总司令、战区司令长官、政治部长、军政部长、参谋总长,国民党政权撤退台湾后,更位至“行政院长”、“副总统”、副总裁。

其他七人,除了张治中留在大陆,成为北京座上宾外,何应钦、顾祝同、钱大钧、蒋鼎文、陈继承、刘峙等人悉数去了台湾,无一不是英雄迟暮,仅担任一些“战略顾问”之类的虚职,基本上退出历史舞台。

陈诚性格和作风上比较踏实、清廉和雷厉风行,主要特点可以用六个字概括,即“反共、忠蒋、爱国”。比起另外七位金刚,陈诚无疑是追随蒋介石最久,最为忠诚又最受信任的得力助手。坊间传说蒋介石曾经说过“中正不可一日无辞修”,虽然找不到原始出处,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确实如此。

周恩来在1936年对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指出,陈诚是蒋介石“最能干的指挥之一”,是“较好的战术家”,是“好的实干家”。无独有偶,苏联军事总顾问崔可夫在1941年同样赞赏“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是国民党最优秀的将领之一”。

1965年3月,陈诚因肝癌病逝于台北,鲜为人知的是,他的临终遗言已经只字不谈“反共”,只说“希望同志们一心一德,在总裁领导之下,完成国民革命大业。不要消极,地不分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全国军民,共此患难。党存俱乐存,务求内部团结,前途大有可为”。是年7月,周恩来到上海欢迎李宗仁归来,在候机室谈及台湾问题时充分肯定“陈辞修是爱国的人”。


冯杰


蒋介石的八大金刚,是蒋介石从成为国民党领导人后最为倚重的八位嫡系心腹,何应钦、顾祝同、钱大钧、蒋鼎文、陈诚、陈继承、刘峙、张治中,他们共同的标识是黄埔出身,此八人及他们的学生,构成了蒋介石的中央军的基本骨架,下面一一介绍:

何应钦:

贵州兴义人,当年与蒋同读于日本振武学校,比蒋低一级,算是蒋的学弟,黄埔时期又是黄埔副总教官,初期二人关系很铁,蒋也视何为绝对心腹,把他最宝贝的第一军军长这金宝座交给了何,官做大了,何应钦的野心也有了,后来李白冯联合反蒋,何误判蒋大势已去,态度暧昧,导致了蒋的第一次下课,蒋再度上台后撒了何的一切职务,后来虽再度复用,但关系已不如昔,西安事变,蒋被扣西安,何是最坚决的主战派,一副巴不得蒋成仁的姿态,更是寒了老蒋的心,此后逐渐被蒋边缘化,抗战期间任军事委员会参谋长,对抗战的整体谋划还是有较大功绩,1944年被陈诚夺去军政部长一职,仅任重庆行营主任一职,抗战结束后被派去美国一年多,彻底边缘化。

何是蒋早年最倚重的嫡系心腹,八大金刚之首,其军事政治才能在八大金刚中也是翘楚。

顾祝同:

顾祝同与蒋同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小了蒋四届,后来顾于1922年投奔孙中山后与蒋介石,开始追随一生,黄埔期间顾为教授部中校战术教官,从北伐到中原大战,顾逐渐成为中央军的核心骨干,中原大战后调任警卫军长军长,成为蒋的皇家禁卫军总司令,西安事变中又是营救蒋的行动中向宋家兄妹大表中心,蒋对其更信任有加,抗战中是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后来又奉蒋之命筹划了皖南事变,国共内战期间为国防部参谋总长,后来随蒋去了台湾。八大金刚中,可以说顾是蒋最忠诚的一位良臣忠犬。

钱大钧:

钱大钧也是保定系,黄埔时期为兵器教官,1925年便是少将参谋,后来又任一军一师师长,又长期任蒋的侍卫室第一处主任,可谓嫡系中的嫡系,西安事变中钱大钧为保护蒋介石脱险被东北军枪击胸部重伤,1939年,却因为私分公款被政敌拿做,蒋不得已将其解职,49年才复用任川康滇黔四省联合"剿匪"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后随蒋去台湾。

钱大钧对蒋比较忠心,才能一般,没什么大的建树。

蒋鼎文:

蒋鼎文是蒋的浙江系,当年黄埔建校时,他不惜连降四级,从一名上校参谋到黄埔当上尉军事教官,黄埔系加浙江乡党的身份让他成为了蒋的嫡系,中原大战中蒋鼎文的表现比较出色,被称飞将军,也是蒋的五虎上将,西安事变中他随蒋在西安,被放回南京后又多次奔波两地,表现极为出色,可惜抗日期间可顾大发国难财,身为一战区司令长官只知敛财,不知抗敌,造成国军在豫湘桂战役中大溃败,再是心腹蒋也无法保他,被免职后再无所作为。

八金刚中蒋鼎文的军事政治才能属中下,不过是跟对了人。


陈诚:

陈诚也是浙江系加保定系,后来又在黄埔任教育系副官和炮兵科副官,自是蒋的心腹嫡系,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他是蒋的第一红人,人称号小委员长,其培养的军事将领人称土木系,蒋家王朝在大陆不保,蒋又派陈诚任台湾省主席,给自己铺后路。可以说从能力到影响力以及地蒋的忠诚度,陈诚其实算八大金刚的第一人。

陈继承:

陈继承江苏人,保定系,后在黄埔任教授部教官,前期较受蒋重用,1935年即授中将衔,西安事变也是蒋的追随者,不过从抗战开始,基本从事军事教育工作,曾经短暂当过华北剿总副司令,后来和傅作义矛盾较大,被调离,八大金刚中他的名头较小。

刘峙:

刘峙也是保定系,和陈继承是同期,也是黄埔战术教官,在东征北伐中原大战中表现十分优异,是蒋介石何应钦后的第三任第一军军长,为当时蒋介石的五虎将之首,1935年就任河北省主席陆军上将,成为封疆大吏,但抗战中却表现欠佳,人给了个长腿将军的不雅号。但其实八大金刚中,刘峙的军事能力最强。

张治中:

张治中也是保定系加黄埔教官出身,相比较其他七人,张治中算不上蒋介石的死忠,他有个外号叫和平将军,特别在对共产党人的态度上,他和蒋是有分歧的,他早期仕途较顺,1928年便任国军中央军校教育总长,第五军军长,但到了抗战时期,长沙一所莫名其妙的文夕大火烧掉了时任湖南省主席的乌纱帽,后来便与蒋渐行渐远,他是八大金刚中唯一一位投向人民阵营的。

答疑人:今日头条年度历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主编夜狼啸西风


夜狼文史工作室


顾祝同和何应钦、钱大钧、蒋鼎文、刘峙、陈继承、张治中、陈诚是老蒋的八大金刚...我今天主要来介绍下和平将军张治中。张算是为国公合作出力最大的国军要人,曾多次参加两党的会谈...但是而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等职。1 955年获一级解放勋章。 一九五二年,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国防研究小组组长。

翌年一月,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中央委员会委员,同月,兼选举法起草委员会委员、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二月,任一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十月,任民革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同月,任中苏友好协会西北分会副会长。一九五四年七月,任民革西北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八月任一届全国人大甘肃省代表;九月,任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十二月任二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一九五六年二月,连任民革中央委员;三月,任民革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翌年二月,任民革台湾和平解放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一九六五年一月,任三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一九六九年四月十日在北京去世,卒年七十九岁,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李三万的三万里


蒋介石有八大金刚,这八大金刚大部分都是清一色的黄埔军校毕业,蒋介石的学生,因为十分得蒋介石信任并且倚重。八大金刚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同时他们也是蒋家天下的支撑,是蒋介石独裁的倚仗,下面就一一介绍这八大金刚。


何应钦,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曾任国民政府委员,浙江省主席,在抗日战争期间担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司令,1948年任国防部长,1987年在病逝于台湾,享年98岁。

顾祝同,中华民国一级上将,保定军校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军长,第一军军长,第十六军总指挥,抗战期间担任第三战区副司令,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被提拔为陆军总司令,1987年病逝于台湾,享年94岁。


钱大均,国民党元老,黄埔军校早期教官,早年曾经反清抗袁,后来投靠蒋介石帐下效力,能力突出深得蒋介石倚重。1982年病逝于台湾,享年90岁。


蒋鼎文,1895年出生于浙江省,浙江讲武堂毕业。历任第四集团军司令,第十战区司令长官。1974年病逝于台湾,追加为中华民族陆军一级上将。

陈诚,中华民族一级上将,同样出生于浙江省,是蒋介石的得力助手,有着“小委员长”之称,曾当选中华民国副总统,1965年患肺癌去世,67岁。


陈继承,国民党陆军高级将领,保定军校毕业,他是早期黄埔军校的教官,同时也参与黄埔军校建立。1971年在台湾去世。


一个看历史的小矮人


蒋介石手下,有结义三兄弟,四大元老,五虎上将,八大金刚,如果三千黄埔军官,这些是蒋介石起家的主要资本。

蒋介石的八大金刚是何应钦、顾祝同、钱大钧、蒋鼎文、陈诚、刘峙、张治中、陈继承。他们都说创办黄埔时期就追随蒋介石,在蒋介石的事业中,起到了核心和骨干的作用。

1,何应钦。

何应钦是蒋介石的头号亲信。蒋介石说过,没有蒋介石就没有何应钦。黄埔军校创办时,何应钦担任了总教官,抗日战争中担任了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总司令、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后来,蒋介石又让他当了国防部长,行政院长。不过分的说,何应钦就是蒋介石的大管家。

但是何应钦对蒋介石并不是完全忠心耿耿。宁汉合流时,蒋介石受到桂系军阀攻击,何应钦没有支持蒋介石。蒋介石气愤的对关麟征等黄埔人说,何应钦要造反我,你们上山当土匪,我当土匪头子!

何应钦第二次伤害蒋介石,是西安事变。蒋介石被张学良囚禁,何应钦不顾蒋介石安危组织西征军讨伐张学良,要置蒋介石于死地并且取而代之。

也正因如此,何应钦在赴台后被解除权利,再也没有往日辉煌。

2,顾祝同。


顾祝同原属于许崇智的粤军,投靠蒋介石后担任过北伐军的师长军长。抗日战争期间,顾祝同担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是皖南事变屠杀新四军将士的罪魁祸首。

解放战争中,顾祝同长期在郑州指挥作战,全民进攻,重点进攻都被解放军粉碎。淮海战役,顾祝同把国民党所有的主力部队都送上绝路,这样的一个庸才,被蒋介石重用,不败才怪呢。

3,钱大钧。


钱大钧曾是黄埔教官,后来蒋介石侍从室主任,可别小看了这个委员长侍从室,它在蒋介石领导下完全成了小政府,行政院等机构全部被架空,钱大钧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4,陈诚。

这个人,更了不得,陈诚被称为“小委员长”,是蒋介石的影子,陈诚组织的土木系,也是国民党军队中的重要派系。陈诚这个人,心胸很狭窄,排斥异己之类的事情做的不少,逃往台湾后,陈诚成了蒋介石第一副手。

5,刘峙。

刘峙,北伐时是福将,中原大战的常胜将军,抗日战争是长腿将军,到了内战时,主持徐州,为蠢猪将军。刘志这样的人都能成了蒋介石的五虎上将,可见蒋介石多会用人。

淮海战役中,刘峙上有蒋介石和顾祝同,下有杜聿明,根本没机会只会战争,但最后必须找他当替罪羊,后来差点都没去成台湾,真是够惨。

6,张治中

张治中是老蒋嫡系中唯一没有和共产党打过仗的人,从这个角度来说,张治中从没有违背过孙中山的“三大政策”。1949年国共谈判,张治中率领谈判团队留在了北京,成了新中国的一员,是一个伟大的“和平将军”!

7,蒋鼎文。

蒋鼎文是北伐战争中的飞将军,在抗日战争期间担任了战区司令级别的长官。豫湘桂大溃退让他身败名裂,从此淡出政界。

蒋鼎文和蒋介石共同点挺多,都是浙江人,都姓蒋,都喜欢嫖妓,都得过梅毒。

8,陈继承。


陈继承这个人,参与了很多重大事件,但很少有独立行动,也没有什么战功没有什么名气,是八大金刚中存在感最低的。


历史知事


在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之中,有八位出色的重要将领,这八位同是黄埔军校的教官出身,并称为八大金刚,是蒋介石十分信任的大将。早在黄埔军校时,他们就已经被蒋介石倚重,国民革命军建立之后,他们成为了中央军之中最早的一批军长或者师长,是老蒋手下兵力的核心人物。

何应钦在国民党之中是除了蒋介石之外最有实权的人。他先后担任了军政部长、国防部长、陆军总司令这些重要官职。但在后期和老蒋也产生了矛盾,曾多次倒蒋,不过蒋介石看中他的能力,一直将他留着。同时,因为何应钦和桂系走得太近,蒋介石对他也有防心。到了台湾之后,何应钦放下了权力,云淡风轻得度过自己的晚年。

陈诚,陆军一级上将,是蒋介石的心腹爱将。他一直忠心耿耿得为蒋介石做事,一生追随着蒋介石,蒋介石甚至有想过让他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在他和蒋经国之间举棋不定。不过还没等蒋介石最终决定好,陈诚就因为肝癌去世。蒋介石十分痛心,为他举办了隆重的葬礼。

顾祝同、刘峙和蒋鼎文都在军阀混战之中成绩优越,成为蒋介石前期掌握大权的助手。顾祝同在黄埔军校任战术教官,几十年对蒋介石忠心耿耿,抗日战争之中也是屡建奇功,一直得蒋介石重用。刘峙在黄埔军校担任军事教官,陆军一级上将,在后来的淮海战役之中打败而被蒋介石弃用。而蒋鼎文同样是因为豫湘桂战役的失利而被蒋介石免职,弃政从商成为了一个商人。

钱大钧和陈继承也是在早期为蒋介石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在后期无功无过,没有什么特别的作为,蒋介石渐渐也将他们抛之脑后,不再重用。

张治中是八大金刚之中的红色将领,他早年追随孙中山,在国民党的地位之中其实和蒋介石是平起平坐的。但是他在理念之上和蒋介石大相径庭,他一生对共产党十分亲近,对于内战是极力反对的。1949年6月他宣布脱离国民党,新中国建立之后他留在了北京。

总而言之,这八大金刚并非都是奇人,他们有的追随了老蒋一生,有的被他果断弃用,也有跟他政治观点不和而分道扬镳。如果说实力上最厉害的应该还是何应钦,而论忠心的话就是陈诚了。欢迎关注,祝你幸福。

以上


木剑温不胜


蒋介石获取的第一个重要职位是黄埔军校校长。他日后能独持权柄,将国民党的党、政、军大权一把抓,就是发迹于此。

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关于军校校长的人选,孙中山最先考虑的是辛亥元老程潜和粤军统帅许崇智。直到军校成立前夕,孙中山才正式任命蒋介石为黄埔军校校长,并兼粤军参谋长。孙中山自任校总理,是个荣誉职位,廖仲恺任党代表,是校本部的最高领导。经孙中山批准,军校大门上方装嵌着镌刻有“革命者”的匾额,门两侧嵌着一副令人振奋的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第一期学生共录取了500多人,广东人最多,其次为湖南人。黄埔第一期生文化程度参差不齐,高中毕业的约占三分之一。但学员们都有强烈的革命意识,政治素质较高。

黄埔一期生中人才辈出,将星闪耀,许多人得以青史留名——共产党这边有徐向前、左权、许继慎、李之龙、蒋先云、王尔琢、周士第、宣侠父等等 ;国民党有胡宗南、杜聿明、曾扩情、范汉杰、桂永清、关麟征、贺衷寒、黄维、郑洞国、李默庵、陈明仁、宋希濂......

蒋介石就任校长后,竭力培植其个人势力,树立个人威信。当时的黄埔军校,两种思潮和势力的斗争是很激烈的,对青年学生的争夺也逐渐公开化。蒋介石成立了以他为会长的黄埔同学会,全体黄埔学生均为会员。规定一切会务都要听命于会长,下级必须无条件服从上级。蒋介石的力量和个人威权即源于此。

蒋介石竭力在学生中培养骨干,其麾下最著名的所谓黄埔 “八大金刚”分别是:

何应钦、顾祝同、钱大钧、陈诚、蒋鼎文、张治中、陈继承、刘峙。蒋通过率黄埔学生军平定广州商团叛乱、两次东征、征讨并平息杨希闵、刘振寰叛乱、南伐邓本殷、北伐中原等一系列军事行动,逐步夯实并垄断了国民党的党、政、军诸般大权,并于1927年4月18日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登上了彼时中国权力的巅峰。

蒋介石依靠黄埔嫡系,从此昂首迈上了中国政界的最高层。蒋介石手下的“八大金刚”都不是等闲之辈,要说谁最厉害,个人认为是人称“小委员长”的陈诚。

陈诚是蒋介石的浙江同乡 ,丽水青田人。他从保定军校炮科毕业后来到广州黄埔军校任教,当别人忙于搓麻将和泡妞时,年轻的陈诚却在挑灯夜读《三民主义》,蒋校长从此对这位小老乡刮目相看。

陈诚经过了20多个春秋的考验,对老蒋极度忠诚,他对老蒋极力推崇曾国藩首创的那套 “不怕死、不贪财、不恋女色、君子慎其独”心领神会,并勇于代蒋受过。有人说,假如蒋校长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的话,那么陈诚就是“贤哉回也(颜回,孔门七十二贤者之首)”了。即便是以反复无常著称的冯玉祥,也对陈辞修深表敬意,点赞他“谋国忠诚,殊堪嘉尚”。由此可见,陈诚有多厉害。

1925年2月,陈随黄埔学生军东征,攻惠州时,陈诚亲自操炮,三发炮弹,连连落在陈炯明的大本营中开花。人说陈诚“三炮起家”,即源于此。

北伐途中,29岁的陈诚升任少将师长,后积功被攫为中将司令。北伐4年,陈诚由一个小小的上尉一路扶摇直上至中将司令,也算是以坐火箭的速度上来的。

蒋、冯、阎中原大战时,陈诚屡建奇功,被升为18军军长兼11师师长,被人戏称为“童子军”长。

然而他在率军围剿井冈山苏区时却屡遭败绩,蒋介石大怒,给他降了一级,记大过一次。

不久,抗战爆发,陈诚再获重用,出任第3战区前敌总指挥,兼第5集团军总司令,负责指挥著名的淞沪会战。

淞沪抗战,陈诚表现的谋勇兼具,指挥的不错,中国军队打得也很壮烈。蒋介石不惜血本,尽遣精锐,好几支嫡系部队拼杀殆尽。在8年抗战中, 蒋氏爱将陈诚从不死保嫡系,而且敢于打硬仗,不惜所部伤亡惨重,仅凭这一点,就深得各路将领的敬佩。

淞沪恶战,中国军队坚持了3个月之久,与敌巨大杀伤,自身也牺牲惨烈、血流成河,但却粉碎了日军“3个月速亡中国”的嚣张之态。

在长期的军事、政治、派系斗争中,陈诚和蒋介石逐渐结成了一种相互扶持、相互依存的特殊关系。蒋欣赏陈的精明干练、简朴踏实的作风,当然最欣赏的还是他对自己的绝对忠诚与唯命是听。

陈诚崇拜蒋介石的一切,尤其对其领袖的特殊魅力五体投地。这也算惺惺相惜吧。


所以从抗战爆发以来,蒋介石先后把重要的战场、战区的军事指挥权、高级军官的培训以及三青团的领导大权,统统交给了陈诚。

蒋介石和陈诚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帅、将关系。陈追随蒋东征西讨,南伐北攻,立下了赫赫战功,并凭借蒋对自己的信任与赏识,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黄埔毕业生为核心的军事集团。这个集团以陈成为首,绝对效忠于蒋,黄埔系麾下的军队都是嫡系中的嫡系,精锐中的精锐,是蒋介石统治的基础和基本力量。国民党败退台湾后,陈诚被封为陆军一级上将,还当过台湾省主席、“副总统”等尊职,为台湾的“土地改革”做出过贡献,也为蒋经国的顺利接班铺平了道路。

陈诚是蒋系“八大金刚”之首,他被称为“小委员长”也不是浪得虚名,说他是黄埔“八金刚”中最厉害的一个,应该无人有异议吧?

【写作辛苦 严禁剽窃】【网络配图】


铁马冰河wu


蒋介石手下有无数徒子徒孙,最著名莫过“八大金刚”,8人都曾是黄埔军校教官,与蒋校长渊源深厚,因此深受蒋介石信任,堪称心腹中的心腹。这“八大金刚”分别是何应钦、陈诚、顾祝同、刘峙、张治中、钱大钧、蒋鼎文、陈继承,其中综合能力最强的是陈诚。

1、何应钦(1890年-1987年)

字敬之,贵州省兴义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早年留学日本,就读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回国后长期在军中任职,历任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军政部部长、中国远征军总司令、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等职务。抗战胜利后,任国防部长、行政院长。

何应钦军事经验丰富,代表中国接受日军投降是他一生的最大荣耀,但经济、政治方面的能力不如陈诚,并且在败退岛内后,受到蒋介石冷落,从此退出官场。

2、陈诚(1898年-1965年)

字辞修,浙江省青田县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早年在军中任职,历任军政部政务次长、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第十五集团军司令、总政治部部长等职,退居岛内后兼任“副总统”、“副总裁”、“行政院长”三大要职。

陈诚军事天赋和成就一般,却富有政治和经济才干,且情商很高,站位很正,是蒋介石最器重的心腹,内部称他是“蒋介石替身”、“第二号人物”、“小委员长”,特别是主政岛内事务期间,在民生、军事、经济各方面皆有政绩,岛内民众称其为“陈诚伯”。

3、顾祝同(1893年-1987年)

字墨三,江苏省涟水县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职业生涯主要在军中和任职,先后历任国民警卫军军长、四大中央执委、陆军总司令、国防部参谋总长。退居岛内后任代国防部长,“总统府”战略顾问等职,同时是“五虎上将”之一。

顾祝同对蒋介石忠贞不二,一生官运不衰,堪称政坛常青树,政治生涯和地位仅次于陈诚,还被蒋介石“临终托孤”,辅佐蒋经国。


4、刘峙(1892年-1971年)

字经扶,江西省吉安县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历任黄埔军校教官、抗战第一战区第二集团军司令、河南省主席等职。

刘峙有“四将”之“美称”,即北伐战争中的“福将”、中原大战中的“常胜将军”、抗战中的“长腿将军”和内战中的“猪将军”,反映出他在不同战争时期的不同表现。

5、张治中(1890年--1969年)

字文白,安徽省巢县人,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先后历任第五军军长、湖南省主席、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建国后历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张治中颇受蒋介石认可和重用,但他始终坚持两党和平共处,对中国和平统一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和平将军”、“红色将军”、“一个爱国主义者。”

6、钱大钧(1893年-1982年)

字慕尹,江苏吴县人,陆军中将加上将衔。早年参加反清倒袁,后来担任军事委员长侍从室主任、航空委员会主任、军统局局长、上海市长兼淞沪警备司令、总统府战略顾问等职。

钱大钧常年追随蒋介石,深受器重,他为人儒雅,胸无城府,颇有儒将气质,退居岛内后转向体育事业,贡献颇多。

7、蒋鼎文(1895年-1974年)

字铭三,浙江诸暨人,早年毕业于浙江陆军讲武堂,先后担任第4集团军总司令、西安行营主任和第十、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退居岛内后,曾任东南区点编委员会主任委员,总统府国策顾问等职,死后追晋陆军一级上将。

蒋鼎文既是蒋介石“五虎上将”之一,也是何应钦“四大金刚”之一,军阀混战中以“飞将军”名震一时,但1944年在豫中会战指挥失利,被迫引咎辞职,弃官经商。

8、陈继承(1893年-1971年)

江苏省靖江人,陆军中将,早年就读保定军校,先后历任洛阳卫戍司令、重庆卫戍副总司令、北平警备总司令、南京卫戍总司令、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等职。

陈继承长于教育、为人宽厚,在军中有“黄埔儒将”之称,是当时著名的军事教育家。

铁一样的事实雄辩地证明: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无论反动势力多么强大,无论拥有多少个金刚,只要是站在人民的对立面,谁也无法挽救他们最后失败的命运!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