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生“二孩”,先解决生“二孩”的后顾之忧

人民日报发表了两篇文章,一是《让人们敢生愿生“二孩”》,二是《生娃是家事也是国事》,看来中央对人口断崖式减少的危机开始重视了,这是好事。但要落实生“二孩”,光停留在媒体宣传上是远远不够的,还需采取综合的措施,解除育龄夫妇生“二孩”的后顾之忧。

鼓励生“二孩”,先解决生“二孩”的后顾之忧

育龄夫妇有什么后顾之忧?笔者深切地感到生二孩的后顾之忧主要有两点:一是大多数育龄夫妇没有所在工作地的正式户籍,小孩入不了园,上不了学,要成为“留守儿童”;二是大多数育龄夫妇在民营和外资企业工作,工作不太稳定,生“二孩”担心丢了现有的工作。没了工作,饭都没有吃,谁还敢生二胎?在我们国家,捧铁饭碗的毕竟是少数,不足三成,多数人捧的是“快餐”饭碗,随时都可能丢掉的。经济生活的不稳定,是生二孩的最大心理阻碍。举个例子,广州的常住人口大约是2700万,户籍人口912万,非户籍人口(包括未登记的农民工和其他城市在广州打工的自由职业者)1800万,这1800非户籍人口,八成以上是年青人,属于生育阶段年龄,但无户籍,过着二等三等公民的生活,他们即使结了婚成了家生了一孩,也不敢再生二孩,因为还是两点担忧,上不了户入不了学,生了孩子怕丢了工作。所以,即使愿生也不敢生。这1800非户籍人口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不敢结婚,结不起婚的人。所以,离开这些实际困难因素,奢谈生二孩是空话,讲再多都没用。

鼓励生“二孩”,先解决生“二孩”的后顾之忧

鼓励生二孩,应少说空话,多办实事。解决他们的户籍,让他们的小孩能享受平等地入学待遇;政策保障他们不因生二孩丢了工作。只要解除了他们这两点后顾之忧,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愿意生二孩的。

鼓励生“二孩”,先解决生“二孩”的后顾之忧

广州能做到吗?按积分入户名额,广州今年是7000名额,大约需要两千多年时间才能让非户籍的1800万人入户,按每年30万人的综合入户指标,也需要六十年的时间才能全部入户。而人生只有一个六十年,所以,多数人是今生注定入不了广州户籍的,所以,多数人也注定不敢生“二孩”的。广州的父母官,你们能否不嫌弃外地来穗的孩子,给他们一纸户口,增加教育资源的投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你们能否在改革浪潮的推动下,顺应潮流,为他们办一件实事,办一件好事,为国家稳定人口做出自己的贡献?

鼓励生“二孩”,先解决生“二孩”的后顾之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