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吉水:文章节义之邦,人文渊源之地

江西吉水:文章节义之邦,人文渊源之地

吉水县城西工业区鸟瞰图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自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影响可谓非常深远。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在封建王朝下,几乎所有文人都把考状元作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些千古名言不知激励多少学子卧薪尝胆、悬梁刺股、死钻八股、勇跳龙门。

江西吉水:文章节义之邦,人文渊源之地

关于状元,江西人不应该陌生。自古以来,江西读书风气极盛,“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根据《江西省人物志》等书统计,江西历代有姓名可查的状元56人(其中武状元7人),榜眼45人,探花40人,进士1万余人。科举考试选拔出了欧阳修、文天祥等一大批江南才俊。其中,全国状元分布最密集的县——吉安府吉水县(今江西省吉安市辖县),十里之内出过5个状元,这也造就了庐陵(吉安府)“隔河两宰相,十里五状元”的美誉。

江西吉水:文章节义之邦,人文渊源之地

早在5000多年前,吉水县在新石器时代就有 先民在境内聚居。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剪灭六国,建立秦朝后,吉水县属九江郡庐陵县。三国时期,吉水县属于东吴。公元前291年,吉水属江州庐陵郡之石阳、吉阳县。隋唐时期,经济重心日益南移。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庐陵郡复改吉州,吉水属之。北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吉州改称吉州庐陵郡兼军事,吉水属之。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江西行省改为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布政司之下设道,吉安府属湖西道,吉水县属之。

江西吉水:文章节义之邦,人文渊源之地

吉水县城

在明朝这一历史阶段,不仅吉水县,整个江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都得到显著提升。在《江西状元谱》一书中,明代的吴伯宗在乡试获得解元,在殿试中又高中状元。而整个明代产生了90名状元(不包括武状元),江西就有19名。在此基础上,《江西状元谱》对文状元分布的地区作了详细分析,并列出了出状元最多的地方就是吉安市,占全省状元中的45.2%。“其中吉水县在明代就出了5名状元。这就是民间传说的‘隔河两宰相,十里五状元’的来由。”

江西吉水:文章节义之邦,人文渊源之地

最后,总的来说,吉水县自隋朝建县以来有1400年左右。该地区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自古就是“文章节义之邦,人文渊源之地”。其中,南宋诗人杨万里,民族英雄文天祥,《永乐大典》总篡解缙,嘉靖状元、地理学家罗洪先,《中华大字典》和《辞海》主编徐元诰等,均是吉水县人。此外,庐陵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赣文化的重要支柱,而吉水县则是庐陵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