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说《我的爷爷刘宝林》抗战篇 第二章 抢亲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日寇进入湖北,迅速入侵全省共辖70个县和一个省辖市。

次年,毛嘴沦陷,划归潜江县深江区所辖。日军在毛嘴镇上安营扎寨后便开始胡作非为,使得镇上的老百姓民不聊生。

驻扎在毛嘴的日军头目名叫鸠山信二,此人阴险狡诈,手段残忍,从小就接受的是畸形的军国主义教育。其人生目标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实现所谓的“大东亚共荣”。

他们来到毛嘴镇上落脚后,由于不了解当地的情况,于是他们便找了一个叫韩皮的当地人给他们做翻译。韩皮是当地的一个小混混,成天不务正业,好逸恶劳,就等着天上掉馅饼。这样的人没有什么民族气节,有奶就是娘,日本人说可以让他吃香的喝辣的,他便立马点头哈腰的。

一日,日本士兵们奉鸠山的命令,分别到毛嘴所属的几个村子去扫荡,其中一伙日本兵刚到一个村口就听到放鞭炮和奏乐的声音。

日本人问韩皮:这是在干什么?

韩皮解释道:那是村里在办喜事啊!

日本人又问:那吹吹打打的是什么?

韩皮答道:那是当地的民间乐队在演奏七星点子{仙桃十样锦}啊!

七星点子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乐队统称,它由多种打击乐合奏,同时还有管弦乐掺杂其中。乐队中其他乐器都是由一个人独自演奏,唯有鼓却是由一个人背在背上,另一个人来敲。这一天背鼓的是一个叫狗子的年轻人,而敲鼓的则是他的师傅人称老周。

在了解到眼前正在办一场婚礼后,日本人便起了歹心想要抢走新娘。老周见势不妙,让狗子赶紧卸下身上的鼓,带着新郎新娘逃跑。

迎亲队伍里的人们都知道日本人不怀好意,纷纷挺身而出,齐心协力要保护一对新人周全。他们不顾个人安危,争先恐后的拿血肉之躯,去抵挡日本人的枪和刺刀。

最终,大部分人当场惨死,老周和几个乐队师傅被日军活捉。值得庆幸的是,在众人的掩护下,狗子带着新郎新娘总算逃过一劫。他们三人结伴一起往镇上逃,交谈中得知新郎叫彭云飞,新娘叫胡英。

与此同时,刘宝林的创业之路也逐渐走上正轨,当时卖卤鸡还不是门店经营,而是刘宝林在家里把鸡卤好了以后装在一个篮子里,并带着一把小刀和一个小砧板,走街串巷的叫卖。那时几乎没有人会一次买走整只鸡,都是看到刘宝林来了,觉得嘴馋便叫住他。然后买主会任意选择鸡身上的某一个部位,比如买主对刘宝林说:我要鸡翅膀!或者鸡大腿,鸡脖子,鸡胸脯,鸡后背什么的。刘宝林就会按买主的要求用小刀切下来,以这样的方式出售卤鸡。

渐渐地以良好的口碑积累人气,使知名度逐渐提升。后来甚至有人送了他一个绰号叫“卤宝林”随着这个绰号的传开,许多不认识的人都只知道了有个卖卤鸡的叫卤宝林,却不知道他的真名叫什么。

很快,卤宝林三个字也传到了驻扎在毛嘴的日本人耳朵里,鸠山也想尝尝毛嘴卤鸡的味道,于是派韩皮去找刘宝林。

一日清晨,刘宝林在家中还未出门,韩皮就带着几个日本人闯进刘家,大呼小叫的喊到:谁是卤宝林啊?快给我出来!

刘宝林见来人长得贼眉鼠眼,斜戴一顶军帽,口中有颗大金牙,衣衫不整,一副市井无赖的嘴脸,让人一看便心生不悦。

刘宝林问道:你们找我有什么事吗?

韩皮道:鸠山太君听说你做的卤鸡很好吃,太君他想尝尝,你赶紧去做一只吧!

刘宝林时常听闻也亲眼所见,小日本来到中国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如今却要他给日本人做卤鸡,他心里是一百个不愿意。但从小的遭遇让他学会了忍辱负重,他强装笑脸敷衍着韩皮,然后一个人到后面厨房去卤鸡。

刘宝林做卤鸡的厨房非常简陋,十平米左右的面积,大部分用来堆放柴火,中间放的是用砖块堆积起来的炉火灶,上面放着一口小砂锅。

当他把洗好的白条鸡下锅后,就想着怎么在卤鸡上做点手脚,好整一下小日本为中国人出出气。他左顾右盼,看见灶旁边放着一碗昨天剩下的米酒,便计上心来。他心想:卤鸡是咸的,而米酒却是甜的,这两者要是掺和在一起那肯定是特别的难吃!虽然我不能上战场,可我也要来一次“味觉上的抗战”

鸡卤熟后刘宝林问韩皮:你们要切哪里?

韩皮说:不要切,太君要全鸡!当韩皮把加了米酒的卤鸡带回去给鸠山尝过之后,鸠山的脸色一下就变了。

原创小说《我的爷爷刘宝林》抗战篇 第二章 抢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