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的孩子!金華男孩年僅16歲卻被清華大學無條件預錄取!

四年前,兒子小學畢業,究竟上哪所初中?這個問題困擾我很久。考慮再三,還是選擇了上本學區的學校——金華五中。

因為據說金華五中教師的整體水平挺好的(當時我對五中並無具體的認知);同時,我不希望郞思軻(我的孩子)在心靈成長的關鍵期離開父母;當然更重要的是跟五中的張震雷校長非常熟悉,他的教育思想與理念常常引起我的共鳴。

別人家的孩子!金華男孩年僅16歲卻被清華大學無條件預錄取!

郎思軻

金華五中2017屆907班畢業生,現就讀高一,因為成績突出,已被清華大學無條件預錄取。在金華五中就讀三年,他獲“走進美妙的數學花園”解題技能全國總決賽金牌、全國初中數學聯賽一等獎、全國華羅庚金盃數學邀請賽一等獎、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普及組一等獎等。

回顧兒子在五中的日子,曾經發生的具體事情已逐漸淡忘,但學校、校長、老師對我與孩子所說的一些話卻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做最好的自己”

這是金華五中對每個孩子說的第一句話。

上初中的第一天,我送兒子參加開學典禮,走到校門口,電子屏上的一句話讓我略有觸動:“做最好的自己,讓優秀成為習慣!”回家後又細細地琢磨了一番,不禁拍案叫好。

應試教育為什麼盛行?其根源就在於評價的機制。所謂的“高考(中考)面前人人平等”,倡導的是學生間橫向的比較,能否升學成為評價的唯一尺度。於是齊步走、一刀切的教學模式成為必然,題海戰術、機械訓練成為自然的選擇。

“做最好的自己”倡導的是縱向的比較,是學生自己與自己比,每天“進步一點點”,正所謂“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何愁學生不優秀

看似樸素的語言,背後是深刻的道理。

別人家的孩子!金華男孩年僅16歲卻被清華大學無條件預錄取!

△郞思軻和同學

“你不要按部就班地學”

這是班主任羅竹卿老師對我兒子說的一句話。

羅老師是名師,早出晚歸,把全部的時間與心血都奉獻給了學生。

她是一位嚴而有度、嚴而得法的老師。雖然對學生要求很嚴格甚至是嚴厲的,但奇怪的是學生並不討厭她,相反地,學生們都敬著她、愛著她,兒子郎思軻放學回家張口閉口都是“我們羅老師”。

第一學期期終考試之後,接到羅老師電話,讓我去她辦公室一趟,有事情跟我商量。當時,我心裡七上八下的,到底有什麼事啊?期終考試成績不好?在學校裡做了什麼壞事?

坐定後,羅老師把郎思軻好一通表揚!然後說:“照這樣保持下去,考上一中沒有問題。但我覺得郎思軻不能這樣學下去。他不能只為升學而學習,目標要定得更高一點。有些簡單的重複性的作業可以少做,騰出時間來做一些更有挑戰性的題目。還可以學到前面去,不要跟著全班按部就班地學習。”

啊呀,這不正是我期盼兒子能遇到的老師嗎?不以升學為唯一目標,著眼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接下來羅老師說的話就不僅僅是讓我慶幸,更多的是感激了。她已經為郎思軻設計了非常完整而具體的自學路徑與方案,具體到要買哪些參考書、要做哪些題目、分幾個階段、每個階段要達到什麼目標……而在她所列的書單中沒有一本是她所教英語學科的書,因為她覺得郎思軻的英語不需要課外花時間,只要隨堂聽課,適當做一些習題,中考時一定會好。果然郎思軻在沒有佔用任何課外時間的情況下參加中考,英語仍然取得117分的好成績。

在羅老師的眼中,每一位學生都是不一樣的,她為不同的學生設計了不同的學習方案。這樣做將增加多少管理難度和工作量啊?我想,這正是對“做最好的自己”這一理念的詮釋吧。

“我上課佈置的作業,你選著做”

五中有優秀的教師群體,給郎思軻上過課的有10多位老師,他們個性不同,風格各異,但有一點是共同的:他們的課堂都深深地吸引了他。

別人家的孩子!金華男孩年僅16歲卻被清華大學無條件預錄取!

△郞思軻在全國獲獎臺上

“初一數學王瓊老師,上課思路很清晰,一聽就懂,課堂作業讓我選著做,課外每週給我一張卷,那張捲上的題目有意思多了。”

“初二初三數學趙科躍老師設計的題目有意思,他是我目前為止遇到的最善於設計題目的老師。”

“英語羅竹卿老師作業總是那麼少,全班成績總是那麼好,神了!”

“語文徐竹青老師優美的語言,繪聲繪色的神態太吸引人了!”

“科學盛慶福老師,胡亞平老師神奇的實驗常出乎我們的意料。”

“社會滕靜媚老師用思維導圖梳理知識體系,創意無極限!”

“信息陳洪棋老師解決問題時常有奇思妙想,我怎麼就想不到呢?”

甚至,從小不愛運動的他對體育課也並不討厭,因為體育尹燕飛老師常常給予他特別的關注與鼓勵,還經常手把手地教他一些運動的技巧。

老師們為什麼這麼說、這麼做?我在揣摩,各科老師與羅老師一樣,在朝著一個目標努力:讓每個孩子的每一分鐘時間都用於做對他自己而言最有價值的事情。只有這樣,學生才可能“做最好的自己”,老師們是在用自己的行動踐行學校的教育理念。

“孩子的成長比學校名譽更重要!”

初三的時候,我瞞著校長和班主任去了解了幾所杭州知名高中的情況,產生了去杭州讀高中的念頭。

徵求班主任的意見,羅老師說:“好啊,我覺得挺好的。”我說,這樣的話您班裡上一中的人數很可能減少一個了。羅老師說:“沒關係的,教書嘛,對得起學生最重要。”又說:“張校把學校的聲譽看得比自己個人的聲譽更重,你最好徵得他的同意。”

別人家的孩子!金華男孩年僅16歲卻被清華大學無條件預錄取!

△郞思軻在領獎臺上

張校聽了我的想法之後,思考了一會說:“好的,我覺得合適,我支持你。”然後他又分析道:“一中不管從學校管理、教風學風還是教學質量來說,都是很好的,但郎思軻的情況我瞭解,競爭對手越強對他越有利。”在我表達了自己的顧慮之後,張校沉吟片刻說:“你說得對,我很在意考上一中的人數,任何一位初中校長都不可能不在意,它關乎學校的聲譽,但是孩子的成長比學校的聲譽更重要!”

轉眼間,兒子的初中生涯已經結束,順利地升入高中,並在高中階段表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回過頭去看,我慶幸於兒子與五中的相遇。

慶幸之餘,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在思考一個問題:五中,為什麼能夠卓越?因素一定是多元的,從學校、校長以及老師的所說所為,我似乎看到了部分的原因:“學生成長”至上的教育情懷、校長的先進理念、優秀的教師團隊、教師踐行先進理念的自覺行動。

別人家的孩子!金華男孩年僅16歲卻被清華大學無條件預錄取!

△郞思軻在五中的部分老師合影

在人生一個重要而特殊的時期遇見五中,是孩子一生的幸運!

別人家的孩子!金華男孩年僅16歲卻被清華大學無條件預錄取!

郎建勝,浙江省特級教師,浙師大特聘教授,郎思軻之父。

來源|金華日報 金華新聞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