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環境監測司負責人就兩項環境保護標準相關問題答記者問

生態環境部近日印發了《環境空氣 苯並[a]芘的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HJ 956-2018,以下簡稱HJ 956-2018)和《環境空氣 氟化物的測定 濾膜採樣/氟離子選擇電極法》(HJ 955-2018,以下簡稱HJ 955-2018)兩項環境保護標準,生態環境部環境監測司負責人就標準的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請您介紹一下這兩項標準制訂的主要背景。

答:HJ 956-2018是針對《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3095-2012,以下簡稱GB 3095-2012)中苯並[a]芘的配套分析方法——《環境空氣 苯並[a]芘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GB/T 15439-1995)進行的修訂。隨著監測技術水平的進步,原標準在樣品採集、樣品提取和檢測方法等方面顯示了諸多不足。例如,原標準限制使用大流量採樣器採集環境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提取方式限於乙腈超聲提取,檢測方法採用紫外檢測而沒有使用靈敏度和選擇性更好的熒光檢測方式,且原標準部分指標的確定不符合《環境監測 分析方法標準制修訂技術導則》(HJ 168-2010,以下簡稱HJ 168-2010)的相關要求。鑑於這些情況提出對原標準進行修訂。

HJ 955-2018是針對GB 3095-2012中氟化物配套方法《環境空氣 氟化物的測定 濾膜採樣氟離子選擇電極法》(HJ 480-2009)進行修訂。原標準在樣品採集、樣品製備、質控等環節顯示了諸多不足之處。例如,原標準對於小時均值監測和日均值監測均採用中流量採樣,流量過大;同時未針對雙層膜採集方式對採樣器的採樣頭結構、流量穩定性和採樣泵負壓能力等影響有效採樣的技術內容提出規範性的要求;缺少方法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的內容,難以有效的支撐GB 3095-2012對於氟化物監測的需求。鑑於以上情況提出對原標準進行修訂。

問:標準修訂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答:HJ 956-2018修訂了標準的適用範圍,除用於PM10中苯並[a]芘的測定外,所有顆粒物中的苯並[a]芘均可採用本方法監測分析;擴展了採樣方式,小流量採樣、中流量採樣和大流量採樣均可用於樣品的採集;增加了樣品製備方法,經典索氏提取、自動索氏提取、加壓流體萃取、超聲波提取等方式均可用於樣品提取;增加了不同種類的提取溶劑和樣品淨化方法;改用靈敏度和選擇性更好的熒光檢測器檢測;修訂了梯度洗脫分析條件、定量方法;增加了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條款。

HJ 955-2018修改了採樣流量;補充完善了儀器和設備中對採樣頭結構和採樣器性能的要求;簡化了標準曲線配置過程;增加了結果的表示、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廢物處理和資料性附錄等內容。

另外,為配套《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3095-2012)修改單(生態環境部公告 2018年 第29號)的實施,兩項標準中分析結果的表示均不再換算為標準狀態下的濃度,而與修改單要求保持一致。

問:新標準的先進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答:修訂後的HJ 956-2018在樣品採集、提取等方面給使用者更多的選擇,採樣方式與現行主要採樣方式保持一致,使一些更先進的提取、淨化技術和檢測技術得到應用,提高了樣品分析測定的抗干擾能力,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精密性也得到提高,標準的檢測限、精密度和準確度等指標符合相關標準要求,修訂後的標準技術方法和技術內容與相關國際標準方法接軌。

修訂後的HJ 955-2018在樣品採集時充分考慮了氟化物以氣態和顆粒態存在的情況,採用雙層濾膜採集樣品,確保監測的氟化物含量能如實反映環境空氣中總氟化物的水平;對影響有效採樣的技術內容,如採樣頭結構、流量穩定性和採樣泵負壓能力等在標準中給出了明確的要求,確保採樣的規範性;另外,採用國際方法中通用的離子選擇電極法測定,方法靈敏度高、檢出限低、操作簡單易掌握,確保該標準分析方法在全國範圍內具備良好的普適性;同時,提出了明確的質量保障和質量控制要求,確保方法使用中監測數據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