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古国——英国,经历夏商周,后被楚国同化,英布的诞生地

英国是淮河中游的一个偃姓古国,与同为偃姓的六(lù)国比邻而居。英国为皋陶后裔之国,据《史记·夏本纪》记载:“

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受政焉,而皋陶卒,封皋陶之后于英、六。”司马迁说英国和六国的先祖皋陶有功于天下,大禹本想禅位给他,不料皋陶先他而去。大禹为追念其功德,封其后裔到英、六为诸侯国。可见英六两国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夏朝之前,英国故地在今安徽六安霍山县及湖北英山县一带。

淮南古国——英国,经历夏商周,后被楚国同化,英布的诞生地

英国“英”字的来历有学者认为跟“花”有关。“英”字从“央”,“央”的甲骨文其实是“带着枷锁的罪犯”,造字本义为“一群人将一个带着枷锁的罪犯围在中间看热闹”,所以《说文解字》说:“央,中央也。”“央”字加“草”,代指“花朵中间的部分”,即“花蕊”,后引申为“精华”。先秦古国以花花草草为国名的不在少数,不排除英国也是由此而来。

淮南古国——英国,经历夏商周,后被楚国同化,英布的诞生地

周代英国在史籍中的记载极少,惟有几处零星的登场也往往跟六国相提并论,除了英六两国来自同一个祖先外,地缘政治的利害因素使得它们的命运紧密相连。犹其到了春秋初期,楚国东扩的进程日益加快,淮河中游一带的诸侯国危如累卵,最后迫于楚国淫威,沦为楚之附庸。《史记·楚世家》对它的记载极为简略:“(成王)二十二年,伐黄,二十六年,灭英。”楚成王二十六年为公元前645年,看看地图,我们可以知道,黄国在英国的西北部,黄国(见黄国篇)灭于公元前648年,英国亡于公元前645年,前后只相差三四年,说明楚国东进北伐的脚步同时并行,英国也成了春秋早中期淮河中游一带最早灭亡的国家。

淮南古国——英国,经历夏商周,后被楚国同化,英布的诞生地

据《左传·僖公十七年》记载:“春,齐人为徐伐英氏,以报娄林之役也。”娄林,即今天的安徽泗县东北部一带,公元前645年,楚国和徐国在这个地方大干了一场,当时跟随楚国一起打徐国的还有英氏,结果徐国大败。这里的意思是,公元前643年春,齐恒公帮助徐国讨伐英氏,以报两年前发生的楚徐娄林之战。原来当时徐国是齐国的同盟国,依靠同盟国的拥戴稳坐霸主的齐桓公自然得为徐国出头,那么曾经作为楚国附属国的英国也自然首当其冲要替楚国挨刀子了。不过《左传》记载为“英氏”,而非“英”,那是因为这个时候英国已被楚国灭亡,英人已归为楚人,“英氏”只是代指楚国城邑(英国故地)的英国国人。

淮南古国——英国,经历夏商周,后被楚国同化,英布的诞生地

很显然,英国亡国后,并未像其它诸侯国一样国人被迫或自发迁散各地,而是继续留在故址,治理英地。从这一点来看,楚国灭英国实为收服。纵观楚国在整个春秋的统一进程史,我们可以发现,楚国想要灭亡哪个国家往往先采用羁縻怀柔之术,迫使异族慢慢同化,再行兼并之实,这样可以避免许多的反抗和背叛。英归楚地后,楚国便在英国故地设邑,仍旧由英国贵族统治。英国国人自称英氏,后形成英姓,秦末汉初名将、九江王及淮南王——英布便是英国后裔。

更多历史方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