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沒有想像的那般美——西施的下落

西施,春秋戰國時期的越國浣紗女。西施作為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可想而之她有多漂亮。據說西施曾在溪邊浣紗的時候,遊過的魚兒被她的美貌所震驚,忘記了遊動,而沉了下去。這也是“沉魚”的由來。

作為一個浣紗女,一個豔絕於世的浣紗女,本來歷史的巨輪跟她沒有任何關係。但是歷史從來都比較青睞漂亮女子,只是被歷史青睞的漂亮女子下場似乎並不怎麼好。

歷史沒有想像的那般美——西施的下落

當時越國勾踐敗於吳國夫差,勾踐聽從范蠡的建議,假意投降夫差,並表示願意到吳國為奴三年以表誠意。吳王夫差對勾踐放下了戒心,為了進一步麻痺夫差,於是勾踐就命令范蠡在國內廣尋美女獻給吳王夫差。

於是西施這樣一個絕色美女可謂是上上之選。就這樣西施被帶進了王宮,開始了為時三年的培訓。三年後,一個肩負重任的女特工正式出籠。

女特工西施被當成禮品送到吳王夫差的面前,如此一個絕色美女,又能歌善舞,夫差很快就被西施迷得神魂顛倒,寵愛異常,為求美人一笑不惜大興土木,把江山扔到了一邊。十年後,崛起的越國終於滅了吳國。

歷史沒有想像的那般美——西施的下落

吳國被滅,西施也完成了她的歷史使命。從此西施從歷史裡面消失無蹤,無數人想探究她的蹤影,或者期望從歷史記錄中的字裡行間找出些許影子。最後集結到一起,發現西施的蹤影不外三種。

第一種,愧疚自縊。這種說法是說西施雖然幫助越國打敗吳國,但西施覺得自己害得吳國滅國,過不了心理那關,所以自縊。這種說法是很站不住腳的,西施被送到吳國前曾經在越宮訓練了三年,心理肯定是歷練中必須的,否則如何在敵國做特工,而西施又是一個優秀的特工,你又見過哪個優秀的特工如此心裡脆弱的?

歷史沒有想像的那般美——西施的下落

第二種,被范蠡帶走。這種說法比較被大眾接受,范蠡才子,西施佳人,才子配佳人,實在是一件最好不過的樣子。范蠡與西施如此美好的結局,使喜歡大團圓結局的中國老百姓津津樂道。只是歷史實在經不起推敲,史記清楚記載,范蠡離開越國後,帶領全家人來到齊地,“耕於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產,居無幾何,治產數十萬。”在這裡,沒有西施的任何影子,就算後來范蠡到陶經商,也依舊沒有西施的影子。其實更多的是人們同情西施的命運,受越國派遣到吳國,侍奉夫差,最後又慘遭不幸。於是就想象一個美麗的傳說。

第三種,被溺死。被溺死的說法是最站得住腳的,只是被誰溺死的說法就就眾說紛紜了,有范蠡淹死的,有吳人淹死的,有勾踐淹死的,有越後淹死的。反正就是溺死的,其中涉及的原因很多,有忠君,怕君主走夫差後路的,有為報國仇的,有覺得紅顏禍水的,有妒忌的。每一種說法都比較符合當時的環境。

歷史沒有想像的那般美——西施的下落

歷史從來都是這麼殘忍,沒有絲毫的浪漫。但同時,歷史又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現實是殘酷的,而理想卻可以消除這種殘酷。史實畢竟遠沒有傳說美麗動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