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又要到捉知了的季節了,怎麼才能捉的多?

棒奔霸

過去農村最常見的就是知了,那時候孩子每到6月份的時候都會忙著捉知了,天天晚上拿著竹竿子打著手電筒去照知了。如果捉到的知了比較多,那就可以拿到飯店去賣,可以賣到一元一個,對於孩子們來說也算是一個不小的收穫了,但現在農村的知了已經越來越少了。


而在尋找的時候,一般要多留意白天那些地方知了的叫聲比較多,同時樹上的知了殼更多,這樣的地方可以捉到更多的知了。一般在下雨天的時候,或者雨後的傍晚,知了就開始慢慢爬出來,這時候捉到的知了是最多的。同時捉知了的時候一定不要等到天都黑了,那時候知了已經爬到很高的地方,所以在7點的時候去最好。

想要捉更多的知了,那就可以在樹上綁上膠帶,這樣的話知了就會因為樹太滑了而爬不上去。這樣的話知了只能爬到裡地面不遠的地方,而大家這時候就可以用手拿著,自然捉的就更多一些。同時知了也是一個洗光性的昆蟲,所以也可以在地面上點上一個火堆,這樣的話也會吸引知了。但現在農村的知了越來越少了,不像過去那麼好捉了。


農業補貼

知了~知了~♬ 它真滴知道了嗎?它一無所知,就知道喝樹汁!

知了的幼蟲我們這裡叫“節留龜”!(音譯)可油炸,噴香!還有專門收購滴,五六毛錢一個,賣給飯店得一塊一個!

想起我們小時候,六月份,,每逢雨天晚上,我們都會去逮它。吃過晚飯,在7點左右,村四周的樹林裡,燈火通明,燈光順樹杆搜索,“一個!”“又一個!”“這裡兩個來,一對!”----喜悅的喊聲此起彼伏。

要想收穫你得多辛苦,早去晚歸,還得捎著長杆子,碰到退了皮的知了,可捅下來,白嫩順滑的,很可愛,如果見到明天的太陽,它就發了黑了,皮也硬了,就有點柴了!這是晚上的工作。

知了有很多漏網之魚,不該叫這個,應該是漏逮之龜吧,那白天就該來粘它了。現在有種化學原料的粘稠物,我們那時候用滴是麵粉洗出來的,叫“麵筋”,可纏在長竹杆子上,只要你一不怕累,二不曬,三不怕脖子痛,四不怕眼睛痛,五不怕腿上雜草割滴痛,你一天粘個千八百滴不成問題,前提是你手不抖,眼不花,否則白搭!這是我們小時候的必備技術!

最厲害滴最無技術滴拿的最多滴,就是晚上火光,燈光的引誘了,利用知了的喜光性,在樹下點上一堆火,然後人四下分開,用力跺樹晃樹,驅使知了飛起,自頭火堆,然後收集即可。

有一年,因為太猛,我第二天腳都腫了,另一個傢伙崴了腳,躺床上三天木敢下地,向老師請假,說是幹農活導致滴!最後慌言被揭穿,讓老師罰抄課文十五遍,直到現在,那哥們對這篇課文還是倒背如流!哈哈!

現在,知了也少了,我們也老了,孩子們也木有這樣愛動彈滴了,一部手機,一塊電腦,禁固了多少的童年樂趣,又奪走了多少童年的天真?

孩子們,抬起頭來吧,世界真的很精彩!

你在逮知了時有何好笑的好玩的樂趣嗎?分享出來,拉拉我們童年的樂趣!


莊稼小醫生

現在農村又要到了捉知了猴的季節,怎麼才能捉的多?有什麼技巧?

知了猴一般夏末秋初季節是最多的時候,最近幾年農村的蟲子都快被吃了個遍,就差蒼蠅和蚊子了。知了猴這種營養價值極高的蟲子,現在受到越來越多的人追捧,這也讓很多農村人看到了商機。一個知了猴的價格可議賣到一元錢,很多農民每年在短短的1,2個月收入就可以上萬。

那麼怎麼抓知了猴,有什麼技巧呢?

這個必須得靠經驗來啊,否者是很難找到的,一般無論抓已經是成蟲的知了還是知了猴,都最好選擇晚上的時候抓最好,最省力。有時候一個晚上就能抓幾百只,幾百元就到手了。

一、成蟲的捕抓技巧。知了猴的成蟲,也就是我們說的知了,如果像我們以前小時候那樣一個一個的抓太費勁啦。想要大豐收,就要等到晚上,在一棵大樹底下,點燃一堆柴火,然後搖動大樹,這樣知了受到驚嚇,就會忘火堆旁邊飛,這個時候你要做的就是拿著帶子直接撿就是,是不是很輕鬆。

二、知了猴的捕抓技巧。同樣的選擇在晚上出動,一般在下雨之後的晚上,知了猴會從泥土中爬到樹上,然後變成成蟲。提前在樹幹上綁一圈透明膠,知了猴就會被粘住,這個時候拿著手電筒,在樹幹上尋找,絕對會有大收穫,還沒有成蟲的知了猴就被你抓到鍋裡油炸了,吃起來嘎嘣脆啊。

夏季也剛好是毒蟲出沒的季節,晚上毒蛇會出來乘涼和捕食,大家抓知了猴的時候千萬要小心,最好多幾個小夥伴一起更安全。

更多三農資訊,敬請關注[少三番],謝謝大家。


少三番

我們那裡很少捉知了,知了難捉,而且身體堅硬,捉來吃著口感非常不好。

我們到立秋前十幾天,都是大晚上捉的知了幼蟲,金蟬,我們那裡也叫做爬叉。金蟬幼蟲捉來之後,可以賣錢,一個能賣到0.5-1元,運氣好的話,一晚上能捉小半桶,能賣個一兩百塊呢!

知了的幼蟲,捉來之後,可以油炸,油煎,燒烤,還能包餃子。經過烹製之後,外焦裡嫩,去皮之後食用,非常的美味。營養豐富,是夏天不可多得的美食。

想要多捉金蟬,需要知道金蟬生長出土的地方。金蟬幼蟲生長髮育時間長,在地下吸食樹根生活,最低需要3年才會從土壤裡爬出來。所以,找金蟬的時候一定要到大樹林裡或者果園裡尋找,樹木和果樹生長時間越久的最好。而且地面要求雜草少,土壤溼潤,肥沃,用化肥少的地方。我們那裡河灘旁邊的樹林裡,生長時間長的果樹林還是比較多的。

知了一般在楊樹,桃樹,蘋果樹,梨樹,榆樹等樹木上鳴叫,所以尋找金蟬一定要到白天有知了鳴叫的樹下面,才可能多。我曾經在桃樹林裡,一晚上捉了小半桶的金蟬,有時一棵樹上爬了十幾只那麼多。

金蟬一般在傍晚天黑的時候從地下爬出來上樹,所以傍晚6-7點以後,就要出去抓金蟬了,一般不會爬的太高,比較好抓,出去太晚金蟬都爬老高了,甚至有的都已經孵化。而且雨後,土壤溼潤,金蟬出土也是比較早的,最好早點去。


鄉間一抹陽光

知了在我們老家叫幹嘰哩,有個大的也有個小的,我家在離村不遠的後山種有四五十棵板栗樹,這一季,從早上到太陽落山,都能聽到蟬鳴聲起伏不定。

以前鼻炎,身上出冷飯疙瘩(蕁麻疹),配上別的藥加蟬蛻煨水喝,我可沒少喝,至於吃,我們這裡也是最近幾年才開始興起來的。

每年的這一段時間,是蟬成蟲後爬到地面上的季節,所以捉蟬的人比蟬還要多。以前看過一本昆蟲記的書,裡面就有蟬這種小昆蟲。


蟬在地下渡過了長達一年的漫長黑暗史,它曾想光明磊落的在人間渡過一月的短暫時光,不料想才爬出地面就變成了人們舌尖上的美食。

捉蟬是件快樂的事,如果你沒有密集恐懼症的話,的確可以參與。朗朗晴空之下,太陽漸斜,燈火次第點亮,此時,大約八九點鐘,捉蟬別動隊就可以開始行動了。

前幾天,我隨小夥伴們到板栗山上去捉過一次,我們拿著飲料瓶和手電筒,有的頭上還戴著頭燈,可以說是滿載而歸。


剛爬出地面的蟬不會飛,它要進行它的最後一次蛻變,脫掉又笨又髒的盔甲,剛褪殼的蟬有點綠,手一接觸它就發出低沉的聲音。

這個時段的蟬最好捉,隨手就可以抹到瓶子裡,蟬鳴,人們的歡呼聲,趁著涼涼的夏夜,甭提多好玩。

有的蟬早一點蛻變的一接觸到空氣,身體就慢慢變硬,象此類的蟬就會飛,這樣的蟬不易捕捉,我們就用一個大的帶有白熾燈光的充電電筒放在固定的位置。


然後打開,燈光朝下。我們都知道,蟲子有趨光性,它一旦被人驚到,就會朝有光的方向飛,那麼,安排一人在此守株待兔也可以大獲全勝哦。

還有一個就是提前在樹杆上貼上膠帶,當蟬爬到上面就被粘住了。但這一套只能在自家的樹上實施。捉了蟬後人們都忙著回家,誰還願意打掃戰場,次日不被主人罵死才怪。

捉到的蟬把翅膀掐斷,放在盆裡象一隻巨蠅,又在蠕動又在叫,場景著實讓人恐怖,可放油鍋裡一炸,撒上鹽巴,就成了人間美味。


說實話,雖然知了營養豐富,而我卻重在參與,不敢下口。想到初唐虞世南託物喻意的小詩——蟬,“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詩意是那麼的絕美,而現在卻成了人們的盤中餐。


泥糖小丫

在我們大中原,知了猴出殼了都叫”馬知妞”。從地上爬出來後,沒出殼前都叫“爬叉“。爬叉也就是我們這裡說的知了猴。

知了猴特別在下雨天的晚上,爬出來的最多,基本是在大楊樹林這樣的樹下。在夏秋季節,每到晚上,抓知了猴的還真不少。都是頭上戴個電燈,提個小水桶。


根據這個情況,每到下午把常出知了猴的地上撥上一定的水,讓樹根部發虛發軟,到晚上知了猴爬出來的特別多。只有能讓知了猴從土中爬出來,也是捉知了猴最佳的技巧。


農村農民工萬歲

一般知了猴出來的時間多為晚上7-8點,所以在這個時間點去抓是最合適的。


技巧也很簡單,找樹多的地方就可以了,比如公路邊,或者小樹林。一般楊樹下知了猴最多。如果想找地方抓,最好白天先踩點,看看周邊環境,知了叫聲響亮的地方一定知了猴就多。

夏季蚊蟲多,最好穿長袖的衣服和長褲。從網上買一個頭燈最方面,這樣可以空出兩隻手,提個小桶就行了。


抓知了猴不要去草太茂盛的地方,幾個人結伴更好,公路上人多,更安全一些。


抓回來後不要放著,直接扔到水裡,可以用刷子簡單刷刷。洗乾淨後換水,加點鹽泡著。如果不在水裡泡著的話,第二天往往因為變身失敗而死掉,並且會有黑水,就不好吃了。


早晨從水裡撈出,瀝乾。鍋裡倒油,燒熱後下鍋炸至金黃,就可以開吃了。


高蛋白,營養好,環保無汙染,夏季的美味。


加百利點靠木

問題:現在農村又到了捉知了猴的季節,怎麼樣才能多?有什麼技巧?

老張:樹上纏一圈膠帶!

知了猴是蟬的幼蟲,一般蟄伏於泥土之中,在天熱之後的夏季夜晚會從泥土之中跑出來爬到樹上,一直往上爬,然後蛻掉蟲殼,破繭成蟬,從此擁有一雙陰影的翅膀,遨遊於之間,攝取樹木精華而生。正是因為知了猴生於厚土、長於藍天,以樹木精華為食的特點,因此知了猴也是一種大補之物,民間自古以來都有捉知了猴吃的習慣。

因為知了猴喜歡在夜間從泥土中出來爬上樹,所以樹就成了知了猴想要飛昇上天的必經之路。因此很多人喜歡夜裡拿著手電筒去樹林間的樹幹上捉知了猴。在老張看來這個方法是最原始的了,而且效率不高,今天老張帶給大家一個以逸待勞的好方法。

在樹幹距離地面1.2-1.5米的距離纏上一圈塑料膠帶,膠帶寬度可以7-8釐米以上,儘量要把膠帶貼的光滑,尤其是不能有橫紋。這樣以來知了猴晚上想要爬上樹遇到膠帶,因為膠帶太光滑就會爬不上去,停留在膠帶的下方位置,第二天早上咱們只用去膠帶底下位置撿知了猴就可以了。



老張雖然說了這種方法,但是老張覺得這種方法太過於極端,可能會導致知了猴數量嚴重下降,所以大家在纏膠帶的時候可以留一部分樹,這樣子也不至於做的太絕。老張個人看法,不妥之處還請多多包涵!


老張談三農

農村又到捉知了猴的季節了,怎麼樣才能捉的知了猴更多這個問題?

我也來說說小時候捉知了猴的經過,知了猴在我們那邊也叫老猴,生長在樹的地底下,聽老人講知了猴幼蟲一般在地下生長兩到三年才能成熟,才能長成知了猴,然後從地底下慢慢的往上挖洞,挖到地面一公分左右就不再挖了,知了猴一般都是晚上爬出來,爬到樹上去脫殼,

就會變成知了了,在我們這邊也叫雞牛子,雞牛子也分公母,母的叫老啞不叫,公的就叫老響,公的一天到晚叫個不停,在夏天不分夜晚的叫都是很吵人的,

下面我就來說說怎麼樣才能多捉點知了猴?

知了猴最好捉的時候就是剛下過雨,它們會趁著地皮鬆軟,從下邊往上打洞,知了猴的洞口上面,只有綠豆粒這麼大,晚上天快黑的時候,用手電筒找一找是能看到的,可以在知了猴沒有出洞之前,用鏟子給它挖出來,捉知猴最直接的辦法,在樹底下有知了猴的地方,用鏟子離地面鏟到一公分後左右,它們在洞穴裡就會暴露出來,這樣捉的知了猴就會很多。

不知道我說的方法和朋友們的方法,是不是一樣?歡迎大家也來說說,捉知了猴的辦法吧!



家和興旺\n

“知了猴”、也就是蟬的前身,因為尚未破殼,又長相極像小猴子,因此稱之為“知了猴”!有藥用價值。

怎麼才能捉到更多的、有什麼技巧?這是兒時的玩藝。知了猴還未破殼成蟬之前是藏在土裡的,在破殼前需要爬上樹上變成蟬,一般都會在晚上破土而出爬上樹幹上。這時你可用手電去照就會很容易抓到!不用什麼技巧,因為牠這時很笨不會逃,可以手到拿來!



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