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合潮流還是選擇理智 評別克英朗大燈

現在10萬左右家用轎車的大燈光源配置,高配車型已經從氙氣逐步過渡到LED,低配車型依然是鹵素光源的天下,有人會因中控液晶屏尺寸大選擇高配車型,那你會因為熱度較高的LED大燈改變選車初衷了呢?

迎合潮流還是選擇理智 評別克英朗大燈

氙氣大燈和霧燈會消失嗎?

在前幾年如果一輛車配備LED大燈,還是挺有“面”的,當時很多高配車型大燈光源還是氙氣,LED光源的概念一被拋出,各車企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新興賣點,車企用新光源和傳統光源搭配實現不同車型高低配置差異,這也是一種營銷手段,刺激消費。當然,氙燈和LED的優劣勢在我們之前的大燈測試文章中詳細介紹過,但就目前看越來越多的車型將LED代替氙燈,似乎正代表著一種趨勢。

迎合潮流還是選擇理智 評別克英朗大燈

還有一個現象在某些車型中常見,就是全系不配備霧燈。現在國內部分新款車型效仿西方用車習慣,配備日間行車燈,只要汽車電源打開日間行車燈就自動點亮,但這點亮的日間行車燈並不能完全起到霧燈的作用,可能更多的初衷是節省成本吧。在這方面相關條例只是強制規定車輛必須安裝後霧燈,至於是否配備前霧燈就看車企的意願了。

迎合潮流還是選擇理智 評別克英朗大燈

帶透鏡的LED大燈表現怎麼樣

在我們之前測試的LED大燈文章中,已經多次介紹如果LED遠光不配備透鏡,光束約束效果變差,遠光炫光效果明顯,對向車道的人或駕駛員很可能會因炫光看不清路面,被遠光晃的感覺十分難受吧。2018款英朗全系大燈都配備透鏡,現在很多車型大燈外為了迎合整車設計,不在大燈內設計透鏡,導致遠光炫光明顯,這方面的不足在部分車型上都有體現。

迎合潮流還是選擇理智 評別克英朗大燈

看到這可能有些網友會想到,英朗的LED大燈會不會是鹵素大燈換個LED燈泡?有些購買鹵素大燈車型的車主到汽配城花幾百塊錢購買LED燈泡,代替原車的鹵素燈泡後就升級成“LED”大燈了,有這種想法的也是自然,但英朗的LED大燈配置跟汽配城低成本改裝的完全不一樣。

迎合潮流還是選擇理智 評別克英朗大燈

迎合潮流還是選擇理智 評別克英朗大燈

迎合潮流還是選擇理智 評別克英朗大燈

迎合潮流還是選擇理智 評別克英朗大燈

迎合潮流還是選擇理智 評別克英朗大燈

迎合潮流還是選擇理智 評別克英朗大燈

經過測試後發現,別克英朗的LED大燈表現似乎和它的設計本身有很大關係,同樣的光源遠光表現良好,近光表現一般,遠近光靠光型翻板切換實現。也就是說,英朗近光的光型的原始設計就是這樣的,另一部分原因跟這款大燈使用高清透鏡有關,導致部分測試區域沒有光線進入,接下來就要看看英朗的鹵素大燈表現如何了。

鹵素大燈 無亮點但夠用

鹵素大燈的外觀和LED大燈一樣,不仔細看幾乎無區別,鹵素大燈為單光源遠近光一體設計,日間行車燈依然是標配,大燈內側設計鹵素轉向燈。另外,別克英朗1.0T車型配備鹵素大燈,只有1.3T車型配備LED大燈。

迎合潮流還是選擇理智 評別克英朗大燈

迎合潮流還是選擇理智 評別克英朗大燈

迎合潮流還是選擇理智 評別克英朗大燈

回想LED大燈的測試成績,鹵素大燈的光型也和LED光型類似,光型切線落差大,導致車頭左側近處光照度較低。此外,導致左側無讀數的原因跟使用高清透鏡本身有關,高清透鏡會使光線明暗分界明顯,導致被照亮的地方很亮,照不到的地方很暗,並且這款車配備的高清透鏡聚光能力比麻面透鏡強,在車外明顯感覺鹵素燈光大多數是向車頭方向會聚,往兩側發散較少。那為何LED大燈在10米處左側橫向探測達到了4米呢?目前推斷透鏡、切線設計等條件相同,最後的原因可能就是與光源的發光強度有關了,我們猜測LED光源的發光強度高於鹵素光源。

迎合潮流還是選擇理智 評別克英朗大燈

迎合潮流還是選擇理智 評別克英朗大燈

雖然英朗LED大燈的遠光炫光在能接受的範圍內,瞬間點亮也不至於產生太刺眼的炫光,但通過對比後發現還是鹵素大燈的遠光更柔和一些,炫光更容易讓人接受。夜間開車,炫光這個事情確實是難以避免,更多的是靠駕駛員自身素質決定吧。

就目前看,LED大燈已經逐漸在10萬元家用轎車中普及,LED大燈已經不是新鮮技術,但部分車型為了控制成本,使用鹵素大燈也是自然。在測試英朗鹵素和LED大燈時也輪流駕駛兩臺車,在沒有路燈的道路上行駛,鹵素大燈的照明效果可以說是夠用,LED照明效果會優於鹵素但有限。

說到根本,這可能是受車輛的價格限制。類似英朗這級別的車型,性能均衡才是重要的,燈光方面採取中庸設計也是自然,鹵素大燈性能夠用,LED大燈表現中規中矩,是這類車型燈光方面的特點,所以在選車時不必糾結這兩種類型燈光到底選哪個,如果認為鹵素大燈的光照能力不夠用,可以考慮後期進行燈光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