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考研卻不知道如何下手?這些準備千萬要做好!

摘要:複習資料是考研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硬件,合適的複習資料會將考研人引上考研的高速公路。在考研中大家會涉及到許多資料,哪些是我們必須好好利用的呢?抓住重點,複習才能不跑偏。

對於考研,需要準備什麼資料?

哪些是必備的,哪些又是可用可不用的,下面華哥就來聊聊這個問題:

必買基礎資料

1.真題

考研有統考和自命題之分,統考的真題非常容易獲得,市面上的真題資料也比較多,自命題真題的獲取相對更難,少數院校專業的真題甚至都找不到。

真題是考研最為寶貴的資料,也被成為考研的“核武器”,統考真題可以讓我們深入研究出題方向、出題規律、考點分佈、正確答案的設置原則等等,而自命題真題同樣可以讓我們清楚地感知目標院校的出題風格以及複習重點,例如是主觀題為主還是客觀題為主,課本的哪些章節哪些知識點經常出題,把這些做到心中有數,就能在整個複習過程中保持一個正確的航向。

準備考研卻不知道如何下手?這些準備千萬要做好!

2.教材/全書

對於自命題的科目,教材是必須要使用的,部分學校也會給出推薦教材;也有部分學校不推薦複習教材,這類的可以利用搜索引擎進行搜索或是詢問考上的學長學姐,基本上都是能找到的。

對於統考科目,市面上會有很多機構/老師出的複習全書:

例如政治科目:不推薦使用大學的馬克思、毛中特、思修法基等書本,考研複習全書類的如精講精練、大綱解析則更為全面和具有針對性。

數學科目的大學教材是值得使用的,尤其是同濟版的高數,可以利用教材進行第一遍複習,數學也有使用率極高的複習全書,比如:李永樂版、張宇XX講,作為第二輪以及後續複習使用。

英語科目沒有完全針對性的教材以及全書,是閱讀、詞彙、寫作這樣分項的輔導用書,除了真題之外,詞彙書是使用率最高的。

3.練習題

對於很多科目而言,在進行了知識點複習之後,勢必需要進行練習鞏固,真題是最好的練習題,但真題數量畢竟有限,更多練習的需求則通過練習題來滿足。

例如我們所熟知的政治1000題、數學660題、英語閱讀150篇這類的等等。

準備考研卻不知道如何下手?這些準備千萬要做好!

可備也可不備個性化資料

1.“內部資料”

有些專業課“內部資料”,這個主要針對自命題科目的,一般是指這個學校專業本科生上課的課件、期中期末考試題等,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這類資料如果有時間能獲取的話,可以去爭取;如果時間來不及,也沒有影響。

當然對於20的同學而言,現在都是有時間的。但小夥伴們在選這類資料時,小心別被忽悠了,不是加了“內部”兩個字就真的是內部的了。

2.高分筆記

這裡說的筆記當然不是抄書的那種而是知識點和錯題的總結。

很多考上的前輩在推銷自己的資料時都會說,有了筆記就能快速把握重點,省時省力,讓你掌握先機。

不過,要知道筆記記錄的是一個人在看書做題過程中遇到知識盲點或誤區。

準備考研卻不知道如何下手?這些準備千萬要做好!

不必買的資料

1.劃出重點的專業課書本

很多同學擔心抓不住重點,於是選擇購買學長學姐勾出重點的專業課書本。其實大家對於考點的敏感性來自於大量題目的磨練以及知識的不斷累積。

可想而知,那些被熒光筆勾出在前輩眼裡自動放大的重點,對於初次翻看課本的小白來說可能並不能引起相應的重視。

而且,因為書已經被劃得面目全非,自己想再添加或者勾劃知識點就會有些困難。所以,還是自己親力親為吧,這個是不能偷懶的,自己親力走一遍,才能真正有收穫。

  2.重複性資料

尤其是公共課科目,市面上的資料可謂是琳琅滿目,很多同學生怕遺漏了什麼,就買了A機構的、B機構的、C老師的一大堆資料,這個是完全沒有必要的,考研複習在於效果,而不是表面上的量,以往的事實也表明多數資料書都沒有利用起來。

準備考研卻不知道如何下手?這些準備千萬要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