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七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助力

8月20日,北京市交通委发布消息称, 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通州-大兴段)、京秦高速北京段于8月20日中午12时正式通车。 继京台高速通车后,北京市域内的最后两条高速“断头路”的打通,将丰富北京东部地区高速路网资源,有效缓解京哈高速、京平高速、京通快速路和六环路的交通压力,带动通州与廊坊北三县、天津武清区域发展,加快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2018年8月21日《北京商报》)

“大七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助力

一直以来,“断头路”都会给人们的出行带来种种不便,因此成为群众批评和网友吐槽的热点。 近日,北京市高速“断头路”全部打通,这一好消息让人们欣喜不已,网上也是点赞不断。 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即人们俗称的“大七环”,其中通州-大兴段为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G95)的组成部分。据报道, 通车后,国家和区域高速公路网进一步完善,为京津冀区域形成主要城市之间“1小时交通圈”、主要城市与周边卫星城市间“半小时生活圈”提供交通支撑,并对改善北京城市副中心周边路网结构和交通状况,疏解北京东六环车流压力和过境货运交通起到积极作用。

“大七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助力

“大七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助力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城市交通就好比人体的经脉,而断头路则是城市交通中的“痛”。 道路的顺畅与否,直接关系城市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影响着群众的幸福指数。 今年年初,河北省三河市委书记韩占山在河北省“两会”上抛出了“你能想到一条‘断头路’的修通,能够给京津冀三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多大的拉动吗?”这个问题。据介绍,韩占山书记所说的路原名叫密涿支线,是京哈高速公路的并行线,成为京秦高速公路的一部分。尽管这条路以“京”字开头,却向东连不上天津,向西进不了北京,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断头路”。

“大七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助力

不过,随着这条“断头路”的消除,京津冀三地产业协作有了更多的可能。 例如,燕达健康城成功入选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重点平台,被确定为北京养老政策外延试点,成为协同发展战略下“医养结合”样板;平谷、蓟州、三河等地正在加快建设“京津冀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等优质旅游资源。路通了,三地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合作将更加密切,京津冀协同发展也将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也让百姓的生活更加殷实、幸福。这个实例也从侧面反映出全线贯通的重大意义。

“大七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助力

随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深入推进,三地间立体化交通越来越发达和完善。年初,国家发改委、民航局发布《推进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实施意见》。根据实施意见,未来京津冀将形成一个世界级机场群。继2017年底北京市公共交通全面实现支持京津冀交通一卡通后,今年2月1日开始,北京进一步试点推行“京津冀手机互通卡”。这意味着,用户可凭借一部加载了互通卡的手机,就能乘坐北京公交、地铁以及京津冀等地指定的公共交通线路。

“大七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助力

现如今,“大七环”全线贯通,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又添新助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三个率先突破之一,为京津冀三地产业融和、生产要素流动创造了良好的交通条件,为协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有力的支撑。对于市民来说,往来三地将更加便捷,不论是办事还是旅游都更加方便、快捷和舒适,交通一体化的成果正越来越多的惠及三地人民。打通断头路,畅通城市网,人们的心情自然是美美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