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北京交大人用行動,溫暖了剛過去的那個冬天

三月春風起,芳華次第開

交大er的新學期都已漸漸步入正軌

早已過去的那個寒假

你是宅在家裡還是出去浪浪浪?

而這些交大人,用他們的行動

給出了寒假最暖的打開方式

談起MA,便有春風起

2018年1月份,懷揣著熱情與夢想,來自亞太地區16個國家的一百多名青年人,通過APYE(亞太青年交流計劃)相識,走出國門、聚到一起,他們嘗試跳出自己的舒適圈,不再侷限於自己的小世界,抱著渴望挖掘自己潛能、拓展國際視野的心態,去泰國瞭解和實踐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戰略。交大電信學院大二的學生雷蕾就是其中的一員,她為我們講述了這個冬天,她與APYE的故事。

這些北京交大人用行動,溫暖了剛過去的那個冬天

雷蕾告訴我們,此行總結起來就是——“去農村做調查,然後去聯合國亞太總部報告”,一句看似簡單的話,做起來卻不容易。

她在泰國當地的鄉村進行了為期一週的深入調研,語言溝通上的障礙,潮溼氣候中滋生的蚊蟲,當地不那麼現代化的住宿條件……她與來自不同國家的代表針對實地調查中發現的問題,結合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提出解決措施,為確定一個完美的方案討論甚至爭論到深夜是常有的事。陌生的環境加上並不輕鬆的任務,兩週的實踐,儘管偶爾苦不堪言,但她都樂在其中——“因為我們在做對社會、對貧困地區發展有意義的事”。

這些北京交大人用行動,溫暖了剛過去的那個冬天

比起在泰國鄉村生活沒有熱水洗澡沒有空調的“苦日子”,讓雷蕾印象更加深刻的是寄宿家庭主人的熱情,是其他國家的小夥伴帶給她的感動。“寄宿家庭的媽媽總是問我餓不餓,每天接送我們去集合的地點。他們一家人給我種了一棵樹,還掛了一塊牌子,上面寫著我的名字。”

參加APYE,她收穫了一群可愛的國際友人——愛叫自己“妹妹”的菲律賓小姐姐、熱情地幫大家拍照的巴基斯坦小哥哥……臨別時,來自不同國家的代表互送禮物,徹夜暢談,許下有一天去彼此國家看看的約定。這裡對每一種文化都是包容的、理解的、尊重的,這些人不僅僅代表著自己的國家,更代表著充滿責任感和社會擔當的青年一代。他們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而走到一起,為了世界的未來而磨礪著自己,鍛鍊著自己。

這些北京交大人用行動,溫暖了剛過去的那個冬天

一個有意義的活動,能讓參與者受益,也能讓他們的力量直接或間接的幫助到其他人。這個冬天對於雷蕾,結果不重要,目的也不重要。值得珍惜的是,她走出國門,與來自不同國家的同齡人聚在一起,以及那些在深夜時思維碰撞產生的火花。那份熱忱,星火燎原,未來可期。

代言紅果園,感恩母校行

“學弟學妹好,我就讀於北京交通大學......”

那年銀杏漸黃,同學們收拾行囊,第一次離開家鄉;轉眼冬去春又來,一群交大人做了充足準備,通過寒假招生宣傳活動,再次走進高中校園,感恩母校,宣傳交大。

11月初報名啟動,共有來自全校範圍內共計2141名本、碩、博學生報名,涵蓋全部專業,遍佈30個省份共23個實踐團……交大人的寒假招生實踐走過的第六個年頭,宣傳更加全面,物資更加豐富,準備更加用心:陝西實踐團的特色電臺廣播,山西、山東實踐團的交大版歌曲改編,福建實踐團的禮品贈送,還有內蒙古、貴州、青新寧、黑吉遼......他們賦予了寒招更多的可能。

“我們來自五湖四海,相遇紅果園,我們此番歸去,把交大帶回家”。

這些北京交大人用行動,溫暖了剛過去的那個冬天

從團長到一個普普通通的實踐團成員,從經驗豐富的博士生、碩士生到剛入大學校園不久的大一萌新,學習PS,做視頻......朋友圈變成為我交打call的現場,平時偶爾會發發小牢騷,可是此刻交大卻是每個人心目中最好的大學模樣。

寒招雖已告一段落,可交大人的腳步從未停歇,今年九月,那些曾坐在講臺下專心聽著宣講的孩子經過高考的洗禮出現在北京交大的校園,一如每一代交大人,帶著熱情,懷揣夢想。

四年時光,我們一起走過春秋冬夏,有一個共同的家叫北京交大。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交大情。校園裡的玉蘭花又開了,百廿時光,一代代的人走入交大,卻沒有誰真正離開,

來到交大,聚是一團火,青春熾熱;走出交大,散做滿天星,星火不滅。

千里赴涼山,光影寫真情

一個人,一部相機,四五個小時的車程,在這個寒假,電氣學院大二的李志強用他自己的方式,聽見涼山的聲音。

“都說涼山很窮,可是大家誰也不知道這個地方到底有多麼窮,為什麼窮,我們不瞭解涼山。因為我家離涼山比較近,我就想去看看,用照片把這些人的真實生活記錄下來。”

李志強和他的照片都特別會講故事。關於涼山,他一邊描述一邊給我們看他所拍攝的照片——他的照片涵蓋了當地的自然環境、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習慣,都市社會發達的通訊網絡,在那裡難見蹤影……這是全村只有唯一一個大學生的地方,知識的缺乏讓一切看起來有些空洞和無助。

涼山比我們想象的更窮,但貧窮並不是這裡的全部

涼山人民是真摯火熱的,李志強在那裡的兩天,他們殺了一隻雞和一頭豬來招待。看到大城市的照片,孩子們會感嘆:“哇,這是真的嗎?”涼山的人們,生活貧窮,但精神絕不貧瘠,他們也在接納這個世界的善意,珍視這個世界的美好。

這些北京交大人用行動,溫暖了剛過去的那個冬天

這些北京交大人用行動,溫暖了剛過去的那個冬天

這些北京交大人用行動,溫暖了剛過去的那個冬天

這些北京交大人用行動,溫暖了剛過去的那個冬天

兩天時間裡,爬上接近九十度的“天梯”,一雙鞋子穿到辨不清顏色,用李志強自己開玩笑的話來說,“從北京二環有房的當代大學生到大山深處的落魄攝影師”,在李志強的心裡,他只是默默實踐了自己一直渴望做的、應該做的事情。

此次涼山之行,李志強的相機裡漂亮的自然風光很少,但他從另一個角度記錄了涼山的美。“美不只是漂亮,更需要的是內涵”,他把照片發到了朋友圈,並講述了自己在涼山看到的一切,那份真實觸動了很多人,甚至有人自發的捐贈了物資。

這些北京交大人用行動,溫暖了剛過去的那個冬天

這些北京交大人用行動,溫暖了剛過去的那個冬天

這些北京交大人用行動,溫暖了剛過去的那個冬天

這些北京交大人用行動,溫暖了剛過去的那個冬天

攝影講求真實是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一組好的作品是一種傳達而非證實。”

“可能因為我去涼山拍了一些照片,小孩子就多了一些衣服,一些文具,他們就可以穿的暖了,有書讀了。總有一些小的東西可以帶來大的改變。作為一個大學生,我應該通過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來幫助我的家鄉。

照片反映的是令人震撼的真實,而這次寒假的涼山之行,從李志強身上體現更多的,是責任與擔當,是一個當代青年的思考。寒窗苦讀十二載,我們才進入了大學校園;而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應該思考的不是社會能帶給我們什麼,而是我們能帶給社會什麼。

我們應該懷有熱忱,走出校園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如李志強所說:“現在我的照片能夠幫助的人只是一小部分,今後走出校園,還要用我的鏡頭見證更多山區的人們走出貧窮。”

他們是千千萬萬交大學子普通的一部分

這個寒假,他們卻做了不那麼普通的事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心懷天下,大道交通

在這些交大人的身上,流淌著“知行”的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