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为什么能战胜朱允炆?

beyondwusheng


明朝16位皇帝中,有两个极其悲剧的人物,一个是明朝末代皇帝崇祯朱由检,这个皇帝丢掉了大明江山,国破家亡;另一位就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被四叔朱棣抢去自己的朝廷,家破人亡。崇祯猜忌好杀,建文帝宽仁偏听,但还是有相同之处,二位都是糊涂虫。朱允炆生于1377年,这时候爷爷朱元璋建立明朝已经9年,是朱元璋大儿子朱标的二儿子(朱标的大儿子去世后朱允炆成为长子)。朱标在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登基后即被立为皇太子,但是朱标在1392年去世了,而朱元璋直到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才驾崩,朱标当了24年太子,还是没能熬到当皇帝。皇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没有立其他儿子(朱元璋共有26个儿子,去世时还有20几个儿子在世)为新的皇太子,而是选择了朱标16岁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享年70岁,同年6月30日,21岁的朱允炆登基当上了皇帝,以明年(1399年)为建文元年。

看明史,我有几件事想不通,其中这里就遇到两件,一是朱元璋在太子朱标死后,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其他儿子而是传给孙子,这有违父死子继的大原则啊;二是爷爷朱元璋的年号是洪武,孙子朱允炆即位后年号改为建文,你洪武我建文,看似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实际上是和爷爷朱元璋公然唱反调,这时为什么?而且建文帝在一些具体政策上也开始修改洪武皇帝朱元璋的做法。

要说洪武皇帝朱元璋的治国之道,的确过于刚猛,官员工资低的可怜,而对官员的管束却是史无前例的严厉,权责利严重脱节。朱元璋时代,贪污杀头的起刑点是60两白银,如果按照购买力折算的话,相当于如今1200元人民币。从地方县、府到中央六部和中书省,只要是贪污,不管涉及谁,决不心慈手软,一查到底。这样的酷刑治贪下,大批官员被杀被关,以至到后来无官员可用,洪武皇帝朱元璋恩准一些罪责较轻的官员从监狱出来上班,但是上班期间必须戴枷锁。在这个大背景下,官场是风声鹤唳,许多人不愿意当官。苏州才子姚润、王谟因征诏不至,被朱元璋斩首、抄家;江西广信府贵溪县儒士夏伯启叔侄把左手大指剁去,不肯出山做官,被朱元璋“枭令,籍没其家”。政治生态到了这样严峻的程度,真是官不聊生。

1398年朱元璋死后,官员们着实窃喜了一阵,不知道有没有人放鞭炮。正好又是饱读儒家经典的朱允炆当新君,盼星星盼月亮,这下太好了,所以连新君的年号都被这些文官迫不及待地忽悠成了“建文”。别小看年号,年号就是旗帜,旗帜就是方向,就是新君治国理政的基调。从洪武到建文这个弯拐的的确有点大,有点明目张胆的味道。

建文帝朱允炆不但打出与祖父朱元璋洪武年号格格不入的“建文”年号,在实践上也对朱元璋的既定政策大幅度改革。朱允炆即位后一年内,将叔叔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岷王朱楩(朱镕基的先祖)削掉,特别是湘王朱柏,因受不了侮辱,举家自焚而亡。事情闹到这个地步,真是有点过了,毕竟是自己的亲叔叔,人家又没有谋反。这在皇族内部引起轩然大波,形势由官不聊生转为王不聊生。燕王朱棣成了下一个目标。

当时朱元璋分封了9个儿子守卫北方边境,每个儿子都有几万不等的兵马,其中最有才干的就是四叔朱棣和十七叔朱权(八大山人的先祖)。朱棣没有坐以待毙,经过精心准备,1399年拉出了“清君侧”的大旗,开始武装对抗中央。

看着“清君侧”是不是有点熟悉?这是西汉吴王刘濞的发明。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向汉景帝刘启上疏《削藩策》,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景帝于是下诏:削夺赵王的常山郡、胶西王的六个县、楚王的东海郡和薛郡、吴王的豫章郡和会稽郡。这还是削一点诸侯王的地盘,没有伤及诸侯王的根本,但还是引起了诸侯王的反抗,景帝下达削藩令十多天后,吴楚等七国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联兵反叛。袁盎向景帝献策说:吴楚叛乱目的在于杀晁错,恢复原来封地;只要斩晁错,恢复被削夺的封地,就可以消除叛乱。景帝决定牺牲晁错以换取诸侯退兵,晁错被腰斩于市。

晁错死后,校尉邓公从前线归来,向景帝刘启汇报军情,邓公告诉汉景帝,清君侧只是借口,诛杀晁错不会平息叛乱。景帝终于回过神来了,决定讨伐,不到3个月就取得了胜利。景帝对杀晁错后悔不已。

要知道,汉景帝刘启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吴王刘濞是刘邦二哥的儿子,从血缘上来说,吴王刘濞已无优势,即便是这样,汉景帝刘启在平定叛乱后,没有再推行削藩政策,景帝已经明白这个问题是历史形成的,仅靠武力难以达成良好效果,小平同志说过,有些事留待后人解决,后人比我们聪明,其实小平同志这句话的深意是有些事目前解决时机不成熟,等时机成熟再解决。直到汉景帝的儿子汉武帝刘彻搞“推恩令”,才彻底解决了西汉诸侯王尾大不掉的问题。

建文帝朱允炆要削的藩王是朱元璋的亲儿子,建文帝自己的亲叔叔。这些亲王在朝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朱棣,在朝中本身就享有很高的威望,又会带兵打战。再说,朱允炆登基之初,诸王并无谋反的举动。朱棣后来打出“清君侧”的旗号,说到底还是被逼的。鼓动建文帝削藩的主要是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卿黄子澄这两个亲信,这两个哥们估计是晁错灵魂附体,他们应该向建文帝重复了多次晁错的名言“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最后,促成建文帝下决心强力削藩。

有人说,建文帝在靖难之役中和前线将领说过,不要伤及燕王,使自己背负杀叔之名。笔者认为这个不可信,因为之前湘王朱柏已被逼的全家自焚,建文帝已有杀叔之名在身,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已有前科。

靖难之役的果大家都知道了,1402年,李景隆和谷王朱橞打开了南京城门,朱棣大军进入南京,朱允炆失败了,朱允炆火烧皇宫,生不见人,死见尸体,同情建文帝的人说是太监的尸体,说建文帝逃走了。笔者相信朱允炆死了,一是逃不出去,二是无活下去的勇气。可悲的是,建文帝的后人最终都没能躲过劫难,建文帝这支就消失了。

说到底,这场战争就是建文帝朱允炆和燕王朱棣的才智较量,建文帝这个毛小孩在四叔朱棣面前,连对手都算不上,一个乳臭未干,一个老谋深算;一个养尊处优,一个久经沙场。建文帝朱允炆失败的教训极其深刻:一是对当时的形势没有认真分析;二是对削藩无周密计划;三是对战事没有认真准备。朱允炆过分相信身边的大臣,相信朝廷的实力,具体手法上操之过急。看看后来的康熙皇帝削藩,准备多充分,处之多认真。再说,其时,朝廷会带兵打战的人已被朱元璋杀光了,没有人是朱棣的对手了。这样的形势下,忍一忍无疑是个好办法。因为朱棣是太祖朱元璋死后目在世最年长的亲儿子,朱棣在朝廷中获得不少人的同情和信任,不少将领后来投降了朱棣,向朱棣投降与向李自成投降、向多尔衮投降、向日本鬼子投降是不一样的,都是朱明王朝,性质是站队的问题,说是变节有点严重,朱棣的人马越来越多,朱允炆的人马越来越少。焉能不败?

也许就像晁错所说,不削迟早会反,但是为何不等敌人打响第一枪呢?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上不好吗?

1402年建文帝朱允炆失败身死后,年号被永乐皇帝朱棣取消,建文元年被改为洪武32年,以此类推。至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弘光帝给建文帝庙号惠宗,谥号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承认建文朱允炆的皇帝地位。到了大明朝完蛋的时候,才想起自己的先祖们做过了分,和“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一个道理,为什么不在活的好好的时候善良一点呢?

朱棣上台后就聪明多了,改年号为永乐,管他文还是武,先把生活质量提高一点,大家永远快乐,这多好。尽管,朱棣在实际上不是完全这样做的。





坐看东南了


道衍和尚劝朱棣起兵,朱棣说:“百姓都支持朝廷,怎么办?”道衍回答:“臣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道衍和尚这句话将朱棣最终得以得胜的本质道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所以朱棣的成功在天意,而不在民心。朱棣的”靖难之役”充满了太多的巧合和偶然,就《明实录》里记载得那三次大风,就无法给出合理解释。若不是记载在史书里,读者肯定要将之归为小说脑洞。以结果导向而言,我们除了把朱棣的成功归为天意外,无法给出合理解释。

其实历代王侯争霸统一天下,谁又能逃出民心呢?那么”靖难之役”里的民心在何处呢?民心是求“定”,要有饭吃,有衣穿,有人身安全。

”靖难之役”的本质是你们老朱家的家事。老百姓渴望和平。


所以无论南军和北军在什么情况下形成怎样的对峙,明朝的秩序根本没有乱。而南军更多的表现出来的是尽义务,求本分。所以朱允炆一句“勿使朕有杀叔之名!”朱棣的北军无论如何砍着自己的人头,南军也不敢动朱棣一根汗毛。

给一个造反者披上这样一层“防弹衣”,凸显出朱允炆政治上的幼稚。既然朱允炆将一起藩王造反案件当做家事处理。又能要做臣子的李景隆如何处理?如果不小心杀了朱棣,是死罪。不杀朱棣就等着被朱棣杀,朱棣要杀杀自己一人,但自己杀朱棣就是违背朱允炆,被杀的可能就是一家人。

而朱允炆的愚蠢正是道衍和尚嘴里的“天意”!


朱允炆政治上的幼稚不止于此,当着徐辉祖不用,启用李景隆,这或许因为亲戚关系,可以理解;让盛庸、铁铉不得伤害朱棣,这是妇人之仁;那么让庆成郡主当中间人和朱棣联络感情,那简直就叫愚蠢得可怕!

朱棣“靖难之路”能够走通,其实决定根本的不在军事上的杀伐,如果不是朱允炆的愚蠢,朱棣在刚刚起兵的路上,就已经被剿成渣了。

明明可以砍了朱棣,战争就可以结束了。可是朱允炆就是不让砍,那么究竟是谁要打仗?谁让这仗没有休止?大家都会想,似乎只有朱棣所谓”靖难成功”,当了皇帝这个仗才能结束!不然这个仗就会一直打到朱棣老死或病死,然而每次冲锋在前的朱棣,似乎离这种可能实在太远!

所以虽然挂着”起兵靖难”的名义,实际上和打仗根本没有太多必然联系,打仗打的只是表相,凶险根本不在于此!


在朱棣”靖难之役”的第4年,南京的人实在熬不住了,一帮死太监告诉朱棣:”速来,速来,南京城防空虚,皇位在这里等着你!”

而此刻已经打懵逼的朱棣还在傻了吧唧地啃济山东。那一刻朱棣都快哭了,我连山东都拿不下,这造反的活啥时候是个头啊?

而此刻道衍和尚及时来信大骂:”不要去攻打城池,应迅速直取京师。京师兵力单薄,一定能攻克。“朱棣这才恍然大悟,于是绕过山东,在淝水、灵璧连败南军,并渡江进入南京。朱橞和李景隆打开金川门,表示欢迎朱棣,终于靖难之役功成!

而再回头看看朱允炆,一把火烧了皇宫,失踪了,失踪了。。。


此刻,炒米想起了朱允炆曾经回答朱元璋时说:”我先要以德服人,以礼制人;道德和礼法都没有用的话,我就要削夺叔叔们的属地;如若还不行,就要改封到别处,防止拥兵自守;如果这样他们还不悔改,那我就只好与叔叔们兵戎相见了,那时候流血牺牲也在所难免了。”而现实中朱允炆也是这样做得,但是他又想感化朱棣又想剿灭朱棣,目的多了,就达不到效果了!


炒米视角


原因很多,但不是一个得民心者的天下就能说完的。况且得民心的不应该是建文帝么?哪位神仙知道燕王是谁?

从燕王来看,朱棣本身就英明神武,再加上手下朱能,张玉,邱福都是不世出的猛将。朱棣本身洪武十三年就藩,南征北战,手中有10万虎狼之师。徐皇后主内,帮助朱高炽守住了北平,朱棣才能借来了宁王的兵马。再加上姚广孝出谋划策,屡次看穿了方孝孺的计谋。

再看建文帝一方,实行文治,重用腐儒。刀枪入库,马放南山。黄子澄等都只是无能之辈,但是建文帝还最信任他们,实行了错误的削藩制度,导致塞王大半倒向燕王,或者各自观望不前。定都南京太偏南方,长时间的繁华已经使京城的官员充满了浮华。

内廷中的太监大多为建文帝所不喜,他们投靠了燕王朱棣,将最关键的南京空虚的情报告诉了燕王。

最后则是朱元璋利用蓝玉案大杀武将,导致最后能够拿到出手的只有一个耿炳文而已。而耿炳文战败之后黄子澄举荐了无能的李景隆,导致了几十万大军溃败。之后黄子澄还帮他做遮掩,继续让李景隆领兵,最后再次导致了失败。

换掉李景隆之后,盛庸,平安等确实挫败了朱棣,但是建文帝一条愚蠢的命令,不让他背上杀叔的罪名,几乎导致朱棣成为不死的人了,每一次朱棣都是殿后导致南军根本不敢放箭。另外最奇怪的就是永远都刮不完的那场邪风,每一次都是有利于朱棣的,不知道是史书的问题还是穿越者的问题。


历史土根爱好者


我个人认为可能是朱允炆重儒轻武在加上能力不足的原因,造成了武将离心离德,在加上重用李景隆这个亲戚,就更加的让人心丧失了。

为什么我会说朱允炆重儒轻武呢,从他上台后的政策就能看出来了。

1.重用方孝儒/齐泰这种只有文化没有军事能力的人,平心而论,假如一个没有官职的人突然坐上了高位,他能胜任吗?下面的人能服气吗?

2.改变了原来的制度,让文官压制武将,这能让武将心里舒服吗?

另外朱允文刚上台,根基不稳,对军事一无所知,在加上削藩政策不对,假如先削朱棣,那决不可能被朱棣推翻。所以朱允文被推翻真的是他自己能力的问题!


大自然之心


朱棣打败朱允炆和你所谓得得民心得天下没有关系!

对于普罗大众来说,那只是属于帝王家的家事!

朱棣为什么要反?一方面本身朱棣就有做皇帝得野心,另一个朱允炆的猪队友腐儒大臣,立足未稳,急于削藩,逼反了,可以说朱家内部几乎没有人愿意帮他,因为他损害了所有藩王宗族的利益!再说朱棣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本来就有军权,而且军中威望远远高于朱允炆,而且朱棣打着清君侧的名义


ppk965


智商的区别,好的君主智商高认命的属下都是人才,笨的君主认命的属下都是草包,朱允文认命的黄子澄齐泰方孝孺都是书呆子,属于背书者,治国平天下样样不行,他们只是沉浸在圣贤书的世界,圣人说的就是对的,圣人反对的就是错的,大道理夸夸其谈,具体事物一窍不通,反观朱棣身边的都是能人,朱棣成功就是人和。


A筱杰A


朱棣得到一个情报,朱允炆说过打仗时不要杀了朱棣,他不想背上一个杀舅舅的名声。朱棣知道这个情报后每次都身先士卒的冲锋,破军容易。朱允炆的心软间接导致了自己的失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