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人物」壮烈激怀!定远这支民间抗日武装曾数次与日军殊死搏斗!

「定远人物」壮烈激怀!定远这支民间抗日武装曾数次与日军殊死搏斗!

「定远人物」壮烈激怀!定远这支民间抗日武装曾数次与日军殊死搏斗!

孙大架举旗抗日

抗日战争初期,在定远县城的西南方,有一支自发组织近千人的群众抗日武装。他们多次迎战下乡抢劫的日本侵略军,毙伤日寇多人,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这支队伍的首领,就是早庙乡大户孙村的孙克有,人们都亲热地称他孙大架。

1938年1月定远县城沦陷,接着西卅里店、永康镇以及公路沿线较大的集镇相继被日军占领。国民党军队如惊弓之鸟,节节败退,躲进大别山后,无士气再战。时东进抗日的新四军第四支纵尚未到达皖东,因此,驻定城及其周围较大集镇的日军,虽人数不多,但气焰器张,手段残暴,他们肆意烧杀抢掠,人民群众时刻在死亡线上挣扎。日军的暴行激起孙大架的满腔仇恨,他日夜奔走于张桥、高塘、站岗和吴圩等地,联络保家组织“红枪会”,决定联手抗击日寇,并公推孙大架为总首领。孙大架为人耿直,主持公道,深受大家的信任和拥戴,只要是孙大架决定了的事,大家一致赞成并听从并指挥。红枪会是保家防匪的群众组织,大多数会员使用的是红缨枪,故取名红枪会。虽有部分土制火炮和少量国产七九式步松。但难与拥有精良武器装备的日军相匹敌,孙大架决定各庄各户集资购买枪弹,先后几次派人到来安县的水口和江浦等地购买日本产三八式鞥30余支钢枪,增强了战斗力。

1938年2月上旬的一天。驻定城的日军经严桥到高塘、早庙一带抢劫财物,强奸妇女,无恶不作,孙大架决定组织红枪会员在陶铺沿公路两侧设伏,袭击回城的鬼子。午后,日军携带抢来的财物、食品,稀稀拉拉,毫无戒备沿公路向定城进行,刚进入伏击圈,先是第一线的钢枪队一齐向敌开火,接着持大刀长矛的三百多名红枪会员从公路两侧扑向敌人,日军见红枪会人多势众,纷纷丢下抢来的财物,狼狈逃窜,红枪会员随后紧追,直到城南门。这次战斗,虽未击毙敌军,但狠刹了日军的威风。2月14日(元宵节)上午,驻定城的日军倾巢出动,分乘四、五部汽车和马再次到高塘一线“扫荡”。由于日军来得突然,多数百姓未及逃脱,日寇在高塘铺以北一带公路两侧不远的村庄大肆抢掠,百姓陷人水火之中,孙大架闻讯后,分头通知公路沿线的红枪会员火速到距定城五公里的严桥一带集结,一小时后,五百多名会员陆续到齐,他们先毁坏这里的公路桥,使日军的汽车无法通过,尔后分别埋伏在公路近旁的村庄、河沟和坟地。太阳偏西,敌人的车队向定城方向运行,当进至距严桥约一华里处,红枪会所有的步枪、火枪一齐向站在汽车上的日军射击,由于目标集中,顿时死伤十余人,敌人架起机枪疯狂还击,由于日军在明处,红枪会在暗处,敌人的火力虽猛,都是没有目标的扫射。在被动挨打的情况下,日军不得不驱车败逃,当发现桥被破坏时,立即施放烟幕弹,掩护抢修断桥,红枪会又是一阵枪弹,敌军又有十余人伤亡,日军修复桥后,仓皇逃命。此战,不仅打死打伤日军20余人,还缴获大洋马一匹和许多军用物资。从此,驻定城的日军,直到撤退前再也不敢到城西南一带作恶了,孙大架两次打败日军,威名大震,传遍了全县的四面八方。

1938年6月2日(端午节)的上午,集结于定城的近百名日本侵略军,撤离县城向西南方向进行,出城25华里到达兴隆集,遭当地百余名红枪会的阻击,红枪会只有十余支七九步枪,难以阻止日军,分批撤走了。日军又前进六华里到达陈集东北距大户孙四华里的黄李村(今属耿巷乡)。该村前路边有一棵高大的银杏树,枝叶茂盛,浓荫覆盖。这年多日无雨,河塘干涸,骄阳似火,天气炎热,敌人不成队形,陆续汇集在银杏树下乘凉。兴隆集的抗日枪声传到大户孙,孙大架一边通知大户孙、朱家圩和芮庄的红枪会员集合迎敌,同时约周围各村的红枪会员迅速赶到黄李村增援。晌午,孙大架亲率一百余名红枪会员跑步赶到黄李村东南方不足百米的这一口大塘坝下。红枪会与敌人相隔两口连在一起干涸的大塘,共有三条埂。日军则伏在西北侧另一口大塘埂下敌我相距八十余米,对峙片刻,红枪会大喊一声,杀呀!以仅有的五支步枪和十支火枪在前开路,向日军发起攻击,当越过第一条塘埂抵达第二条塘埂距敌不到四十米远时,日军的轻重机枪一齐开火,由于敌人的火力密集,大多数会员被压在大塘坝下无法抬头,冲在前面的有二十余人伤亡。正在危急关头,增援的五百余名红枪会员赶到阵地,双方展开激烈的对射,战斗持续到黄昏,日军不敢夜间作战,遂向陈集方向撤走了。红枪会员忙于抢救伤员收殓烈士的遗体,未去追击敌人。此战,日寇虽有少数人负伤,但红枪会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孙太奇、孙太正等十一人阵亡,他们中大的只有43岁,小的仅为19岁。噩耗传来,万众悲痛,数千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英烈们的追掉大会。灵堂内有这样一幅挽联:七二革命烈土热血未乾,帝满即将推倒,十一民族英雄精神不死,倭寇决可荡平。它代表了亿万中华儿女不畏强暴,为反对外族入侵,维护民族尊严誓死抗敌的决心和信心。

孙太奇等十一位抗日英烈离开我们虽已半个多世纪,但他们的英雄事迹和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马焕龙、王灿植、朱开惠、刘广和调查整理)

「定远人物」壮烈激怀!定远这支民间抗日武装曾数次与日军殊死搏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